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閱讀葉禮庭 在世界劇變中保持智慧的謙卑

閱讀葉禮庭 在世界劇變中保持智慧的謙卑

葉禮庭(Michael Ignatieff,1947-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敏銳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之一,喬治·奧威爾獎、漢娜·阿倫特獎得主。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哈佛大學。於2009年-2011年間出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此前曾擔任戰地記者和政治評論員,出任多國政府顧問。著有《伯林傳》《火與燼》《戰士的榮耀》《陌生人的需求》。

《戰士的榮耀:民族戰爭與現代良知》

作者:(加)葉禮庭

譯者:成起宏

版本: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7年9月

《血緣與歸屬:探尋新民族主義之旅》

作者:(加)葉禮庭

譯者:成起宏

版本:三輝圖書/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7年8月

擁有哈佛大學歷史博士頭銜的葉禮庭對日期有特殊的記憶。與無數重要的歷史日期相比,2011年5月2日在他的記憶中地位特殊。那是他政治生命的忌日。那一天,加拿大五年之內的第三次大選成為歷史。自由黨失敗的程度出乎所有人意料:它不僅沒能取代高端的對手,還讓它獲得了前兩次大選求之不得的多數執政的絕對優勢;它自己卻被低端的對手取代,丟失了議會裡法定反對黨的位置,創下加拿大政治的歷史記錄;更為難堪的是,以自由黨領袖身份挑起這次大選的葉禮庭本人居然被自己的選區拋棄,失去了已經保持五年的議員資格,也因此失去了在加拿大政壇上的發言權。

這不是葉禮庭在加拿大政壇上第一次蒙羞。2006年大選前夕,這位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已經移居歐洲並一直活躍於國際舞台上的公共知識分子突然返回本土,大有要為自由黨「受命於危難之際」的聲勢。但出師不利,作為自由黨領袖位置呼聲最高的競爭者,他沒能實現已經近在咫尺的「領袖夢」。而他的失敗似乎早已預設在他本人探討現代民族主義的名著《血緣與歸屬》的標題里。

「血緣」與「歸屬」的悖論

為什麼要讀葉禮庭?

作為出生和成長於加拿大的第三代移民,葉禮庭與加拿大之間的「血緣」毋庸置疑,而作為一名長期生活在歐洲的國際知識精英,他的「歸屬」卻遭到加拿大選民質疑。兩次選舉,他的對手對他使用的都是同一種火藥,瞄準的也是同一個部位。可見即使在文化多元的加拿大,民族主義也同樣具有左右選民的魔力。

2011年的加拿大大選無疑是21世紀以來知識分子參與政治的最高案例,也因為葉禮庭的慘敗而獲得了哲學的意味。葉禮庭不是輸給了對手,而是輸給了我們所處的時代。他的慘敗是自由主義思想與這個時代關係的一個精準註腳。從這個意義上說,葉禮庭作為政治家的失敗增加了他作為思想家和著述者的魅力。這是閱讀葉禮庭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則是他作為知識分子的巨大成功。作為以賽亞·伯林欽定的傳記作者,他與自由主義思想的一代宗師有過長達十年的密切交往。同時,他長年奔忙於國際政治的前線,頻繁穿梭於大眾媒體的迷宮,作品既有學術價值和思想分量,又能激起讀者的好奇。

第三個理由是他與俄羅斯的「血緣」關係。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視20世紀為「極端時代」和「短的世紀」,起點是一戰爆發的1914年,終點是蘇聯解體的1991年。而一戰最重要的結果就是人類歷史上誕生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以這樣的標準,俄羅斯的奇特命運成了20世紀人類歷史的主要坐標,與俄羅斯的「血緣」關係也是現代政治學者的資源乃至資本。另外,祖輩的「難民」經歷是葉禮庭與俄羅斯的「血緣」關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難民」是20世紀人類歷史的關鍵詞,也是葉禮庭本人全部作品的關鍵詞。獲得過加拿大最高文學獎的《俄羅斯相冊》一書中,葉禮庭對自己與俄羅斯的「血緣」關係做過令人眼花繚亂的呈現。

探尋現代民族主義之源

怎麼讀葉禮庭?

同為現代民族主義的代表作,《血緣與歸屬》初版於1993年,《戰士的榮耀》初版於1998年。根據作者在《戰士的榮耀》一開始的交代,這本書是他1993年到1997年間在歐亞非三大洲民族主義衝突的重災區考察的基礎上完成的。也就是說,它應該作為續集,安排在《血緣與歸屬》之後去讀。

隨著民族主義衝突在世界範圍內全面升級,《戰士的榮耀》面對的是更加複雜的格局。比如,因為北約在1994年之後開始對波黑戰爭實施具體的軍事干預,西方國家在民族主義衝突中的身份和作用上升為國際政治學者思考的主要話題。這種思考很容易從自由主義的文學家底里找到淵源。因此,《黑暗的中心》成為《戰士的榮耀》簡短的序言里反覆重現的主題。康拉德在近百年之前通過文學作品完成了對西方殖民主義的批判。或者說《黑暗的中心》將所有形式的西方「干預」都推上了審判席,也為隨後自由主義關於國際政治的思考定下了基調。正因如此,讀完《血緣與歸屬》後,我們不應急於讀《戰士的榮耀》,而應先去讀(或重讀)康拉德的名著。又如,塞族政客通過大眾傳媒塑造塞族人「受害者」的形象,現代民族主義的營銷手段有很高的技術含量。《戰士的榮耀》審時度勢,開篇就聚焦於「電視的倫理」,其中諸多議論好像是對我們這個「視覺藝術」可以藉助民族主義的元素獲取暴利的時代的非議。

此外,兩部作品的初版時間都早於2001年9月11日,即早於標誌著民族主義向恐怖主義轉向的歷史轉折點。「911事件」徹底改變了國際政治的視野和規則,也自然成為「證偽」超前於它出版的那些涉及國際政治書籍的特定標準。葉禮庭的這兩部作品之所以能夠經受住這一檢驗,除了因為現代民族主義(興起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是貫穿911前後兩種歷史語境的話題之外,還因為它們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性質:

第一是在場性。葉禮庭雖然長期缺席自己祖國的日常生活,卻是國際政治舞台上明星級的在場者。尤其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幾乎出現在所有「黑暗的中心」,實時實地見證了現代民族主義的焦躁、偏執和殘暴。《血緣與歸屬》就是六段九十年代初期的在場經驗的呈現。《戰士的榮耀》中最有意思的也是直接呈現在場經驗的段落,比如第三章中作者隨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在非洲五天考察的日記。通過這些在場經驗,這兩部作品告訴我們,「極端」的20世紀並沒有在充滿樂觀情緒的1991年終結。

第二是預言性。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兩部初版於911之前的作品對911之後的國際政治有許多精準的預言。比如早在《血緣與歸屬》的序言部分,作者就已經注意到歐洲狹隘的民族主義正通過「民主的途徑」在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迅速擴張。現在,面對英國已經「公投」正式開啟脫歐的歷程、法國極右政黨曾經殺入上次大選「決賽」的天下,作者20多年前的憂患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驚嘆。在《戰士的榮耀》中,作者反覆談及現代社會的許多悖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球化帶來的同一和混亂並存的人類生活格局。這正好就是2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正在經歷的魔幻。

第三是文學性。葉禮庭的全部作品都用優雅的語言和考究的敘述寫成,具有濃烈的文學性。這兩部關於民族主義的作品也不例外。比如,其中的用詞和用典、每一章節開頭的句子和段落之間的承接、信手拈來卻又恰如其分的隱喻、充滿智慧和情懷的細節等等。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面對「混亂」的世界,葉禮庭在認知和行動上始終保持智慧的謙卑。比如在《戰士的榮耀》里,作者強調,只有認識到對民族主義衝突的任何「干預」實際上都無濟於事,國際社會才能為持久的和平「負責地」做一點有限的貢獻。還有,作者站在自由主義夯實的根基上,強調唯有通過「個人」的覺醒,人類的歷史才能夠徹底擺脫狹隘民族主義充滿暴力的噩夢。在這個迷信政治強權和文化霸權的時代,這種智慧的謙卑非常可貴。

《血緣與歸屬》與《戰士的榮耀》是一位知識分子在現代民族主義情緒急劇膨脹和現代民族主義衝突惡性泛濫的時代留下的「知行合一」的記錄。透過作者考究的語言和縝密的論述,讀者很容易從令作者擔憂的當時走近令自己不安的此刻。讀完這兩部作品,我們對「此刻」的時代當然會有更加全面透徹的認知。接下來的還是那個老問題:怎麼辦?按照葉禮庭的理論,這是需要每個個人通過具體行動來回答的問題。

薛憶溈(作家、文學評論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駐港部隊副司令員廖正榮少將接任駐澳部隊司令員
3D:記者採訪天價停屍費被關進太平間 正副兩局長被撤職
《戀愛先生》舉行開播發布會 靳東遭遇「愛情難題」
爆料特朗普新書提前開售
上海的垃圾被船一艘艘運至太湖傾倒,這事到底誰幹的?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