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朗危機背後還是民生危機

伊朗危機背後還是民生危機

中東風雲

以烏里瑪集團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為代表的保守勢力,和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保守派及改革派勢力相互博弈,雙方均反對遊行示威,卻又都希望利用中下階層的不滿向對方施壓,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社會危機。

據新華社德黑蘭2017年12月31日報道,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31日援引伊朗內政部長法茲利的話說,伊朗多地近日發生示威遊行,引發國際社會關注。

這場危機的背後,是伊朗保守派與改革派勢力激烈競爭、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體現,與中東伊斯蘭國家普遍推進的改革有重要聯繫。而經濟因素和青年群體因素,則是此次伊朗爆發危機的重要原因。

危機與民生有關

無法否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伊朗危機的關鍵還是民生問題。

多年來伊朗30%-40%收入依靠油氣出口。2014年底以來,國際油價大跌,對沙特和伊朗等海灣國家,造成了嚴重衝擊。對此,沙特推出「2030願景」,試圖通過工業化減少對油氣出口的依賴;伊朗魯哈尼總統則於2016年出台第六個「五年計劃」,試圖通過引進外資減少對油氣出口的依賴。

然而,2015年7月伊朗核協議達成以來,尤其是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後,美國不僅沒有減少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反而以伊朗開發彈道導彈為由,多次追加對伊朗制裁,加上伊朗捲入阿拉伯國家的衝突,導致魯哈尼政府向選民承諾的「保增長、改善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國民收入、脫貧」等宏偉藍圖遲遲未能實現。

截至2017年,伊朗失業率高達13%,部分食品價格上漲30%以上,中下階層貧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未得到根本改善。以烏里瑪集團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為代表的保守勢力,和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保守派及改革派勢力相互博弈,雙方均反對遊行示威,卻又都希望利用中下階層的不滿向對方施壓,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社會危機。

青年問題不容忽視

而此次伊朗危機背後,更不能忽視的則是青年問題。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將「宗教法學家」治國理念與共和制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伊斯蘭國家政治發展模式的重要案例。然而,伊朗目前人口8000多萬中,約70%的人口在30歲以下。青年群體成為人口主體,他們出生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之後,未經歷過20世紀70年代的伊朗革命乃至兩伊戰爭,甚至對伊朗主流社會價值存在不同看法。

當前,伊朗12-29歲青年失業率高達25.9%,女性失業率更是男性的2倍。部分參與遊行的青年人提出「伊朗第一」的口號,要求政府把國內經濟和社會問題放在首位,不贊成介入敘利亞、黎巴嫩、葉門和巴勒斯坦等阿拉伯事務、增加伊朗財政負擔。同時,他們要求男女平等,增強女性賦權,使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參與度更高。另外,他們也要求懲治腐敗。

伊朗青年群體大多對利益集團的固化現象深惡痛絕,要求政府通過改革促進社會階層的合理流動,敢於向特權階層和腐敗現象「亮劍」。

中東處於改革十字路口

毫無疑問,中東國家的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涉及既有利益集團和新利益集團之間的理念、權力和利益鬥爭。受國際低油價和國內青年人口暴增的影響,伊朗與沙特一樣,正處在改革的十字路口。

伊朗改革涉及經濟、政治、社會和外交等多個層面,成為保守派與改革派交鋒的焦點。魯哈尼宣布撤銷「強制佩戴頭巾」法令,引起宗教保守勢力的反對。美國、以色列、沙特和阿聯酋等國的經濟制裁、政治孤立和外交圍堵,以及伊朗構建什葉派統一戰線、支持真主黨、介入敘利亞內戰,增加了伊朗推進經濟改革的難度,使原本的經濟問題向政治、社會和外交等領域滲透。

不過,儘管當前伊朗多地發生遊行示威,但卻難以引發大範圍革命。保守派與改革派之間的矛盾尚未全面激化,合作與妥協仍是主流;遊行示威更多是一種草根式的自發運動,其首要關切是民生而不是政治。目前,伊朗的治理模式正在中東風起雲湧的改革進程中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

總之,由於伊朗經濟和社會矛盾積弊重重,伊朗青年群體對政府推動經濟改革、政治改良和社會變革的呼聲不斷高漲,伊朗社會的多元化趨勢日益明顯。不管這場危機如何解決,未來伊朗展示給世人的,將不再是「一個形象、一種聲音」,而將是更加多元化的伊朗。

孫德剛(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京通號」首班列車上座率五成
閱讀葉禮庭 在世界劇變中保持智慧的謙卑
駐港部隊副司令員廖正榮少將接任駐澳部隊司令員
3D:記者採訪天價停屍費被關進太平間 正副兩局長被撤職
《戀愛先生》舉行開播發布會 靳東遭遇「愛情難題」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