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三屆中國粉畫展作品展

第三屆中國粉畫展作品展

展覽名稱

第三屆中國粉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

2018年1月12日-1月20日

開幕時間

2018年1月12日(星期五)上午9∶30

展覽地點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1、2、3號展廳

(南京市建鄴區夢都大街50號)

序 言

2003年和2011年,中國美協和蘇州市政府先後共同舉辦了中國粉畫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大規模的展覽和第二屆中國粉畫展。時隔6年,為了檢閱中國粉畫發展的進程和現狀,總結創作得失之經驗,進一步推進中國粉畫藝術發展,中國美協與江蘇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舉辦了第三屆中國粉畫大展。

在本次展覽的作品當中,我們注意到,無論是從造型藝術與審美價值的特點方面,還是從題材的取向以及作者各自的藝術語言、形式技巧方面的認識,都呈現出近幾年中國粉畫在學術價值、創新活力、精神風貌以及藝術表現力等諸多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體現出中國粉畫創作發展動向以及探索實踐的前瞻性藝術面貌。繼往開來,希望粉畫藝術在江蘇的能夠持續繁榮發展,增強中國粉畫展品牌的影響力和輻射力,促進更多的優秀藝術家和作品湧現,共同努力使中國粉畫藝術躍上新的更高的台階。

衷心希望中國粉畫家們以19大報告精神為引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更加自覺地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努力探索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中國粉畫藝術,創作更多熔鑄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美術精品,為攀登美術創作高峰、繁榮發展美術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是以為序。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

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徐里

前 言

色粉畫是西洋重要畫種之一,大約有500年歷史。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們用石粉研磨成的顏料在洞穴中畫他們熟悉的動物、勞作等場景,留下了許多神秘而久遠的視覺記憶。人類作畫所使用的顏料中歷史最悠久的當數固體色粉材料,早期使用的白堊和紅堊可以說是色粉筆的雛形,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許多大師傳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用白堊或紅堊做的作品,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荷爾拜因等,用礦粉製成的色粉畫筆來畫他們的創作稿和習作,不過這時的色粉畫大都是單色的,類似素描,色彩相對單一。

到了十七世紀,色粉畫由於眾多畫家的實踐,逐漸從單色發展到多色,並運用色彩的關係來處理畫面。而後,由於色粉畫的材料日趨完備、技法亦臻成熟,色粉畫作為獨立畫種的地位在這一時期被確立,並迅速傳遍歐洲。十八世紀色粉畫的運用範圍進一步拓寬,使得這一時期的色粉畫空前繁榮,1780年在法國巴黎就有2500名左右的色粉畫家。1870年,「色粉筆畫會」在巴黎成立,隨著印象派繪畫的興起,色粉作為色彩畫的一種形式更受人們的關注。德加、馬奈、維亞爾、勞特累克、雷東等大師把色粉畫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畫種推向藝術的高峰,並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至今,色粉畫在歐美國家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形式之一。

1919年,中國畫家李超士結束在歐洲學習考察8年,回到上海舉辦歸國畫展,其中的色粉畫作品給上海畫家帶來全新的視角,引起美術界的轟動。上海是中國「西畫的搖籃」,對於西畫的播布有著適宜的文化土壤,在這種背景,色粉畫很快在上海流傳開來。加上李超士後續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開設色粉畫課,積極傳授和推廣色粉畫,帶動了一大批青年走進色粉畫藝術的世界,同時期顏文梁、徐悲鴻、潘玉良、司徒喬等都有精彩的色粉畫作品出現。

2003年首屆中國色粉畫展在蘇州舉辦,至此第三屆中國粉畫展的舉行,是中國美術家協會致力於發展和深化色粉畫在中國的傳播與交流,展示色粉畫藝術在中國的蓬勃發展,注重色粉畫語言的探討,倡導色粉畫藝術在新時代中傳播中國精神和優秀思想,體現色粉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此次展覽作品呈現出內容多樣,形式多樣,技法多樣,更有了許多年輕的面孔,使粉畫藝術人才倍出,面貌豐富多彩。隨著色粉畫的參與者的與日俱增,以及美術院校中色粉畫教學的參與和引導,促進中國色粉畫的進一步傳承、創新與發展。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主任 諸迪

2017年12月

部分入會資格作品賞析

衛今[江蘇] 道 120×160cm

尹朝陽[湖北] 大工廠——凝 122×180cm

王馳[江蘇] 靜靜的時光 115×77cm

馮衛軍[江蘇] 存在系列之三·孿生 180×135cm

馮鳴 張音華[浙江] 升井了 120×88cm

盧衛星[江蘇] 園夢·石語 50×106cm

史曉婷[江蘇] 城市美容師 105×80cm

葉馨[福建] 酉時獨坐 77×98cm

寧玉峰[吉林] 收網 54×74cm

任輝[安徽] 私語 110×90cm

劉文良[湖南] 人到中年·朋友 110×150cm

華文[江蘇] 山村諧音 78×110cm

孫文剛[北京] 修路工 148×100cm

朱順傳[江蘇] 夏境 120×90cm

部分入選作品賞析

於鳳海[遼寧] 脊樑 75×116cm

於向志[山東] 絲路風景 70×90cm

馬新平[湖北] 陽光正好——休閑 74×108cm

文新亞[北京] 陽光地帶 120×160cm

毛小鋒[陝西] 魚系列之光 52×73cm

王藝潺[山東] 意鄉 110×79cm

王聖松[河南] 醉書暢吟 160×120cm

王兆紅[江蘇] 匠·工坊 75×108cm

王屹[安徽] 拉卜楞寺之二 105×65cm

王建[雲南] 烏蒙磅礴 78×108cm

王賢培[江蘇] 曾經的輝煌 70×120cm

王捍中[上海] 雙燕 103×72cm

王愛俊[江蘇] 漁民系列之灘捕 160×130cm

王謨華[上海] 我的家 110×140cm

王輝宇[吉林] 右玉 70×100c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彩研究 的精彩文章:

瑞典畫家Carl Larsson復古插圖水彩欣賞
俄羅斯畫家Lozinski Gregory不透明水彩欣賞
陳君水彩畫作品欣賞
美國畫家Nita Engle水彩作品欣賞

TAG:水彩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