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南?葛覃》記憶里的陽春初夏

《周南?葛覃》記憶里的陽春初夏

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

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歸寧父母。

記憶里的陽春初夏

《葛覃》這首詩開篇描繪了一番「記憶里陽春初夏」的情景。「葛」在幽靜山谷中自然地蔓延生長,它的葉子也開始慢慢地生長變得茂盛。黃鸝鳥來往飛翔躍動在樹林灌木之間,它們的叫聲清脆悅耳,歡快動聽。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

成對的黃鸝在新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在青天上自由飛翔。

自然饋贈和勞作喜悅

古人對自然的情感非常深厚,他們身上所穿的衣服是來自自然的饋贈,取材自然,通過辛勤勞作製作而成。勞作的過程又使這樣的饋贈變得特別珍貴,穿上衣服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勞動的喜悅和成就感,因此也倍感珍惜和喜愛自己的勞作成果。

莫莫,成就者,其可採用之時。」—【漢】鄭玄《毛詩鄭箋》

莫莫,指植物成熟了,到了可以採摘利用的時候。

知其成之不易,所以心誠愛之。」—【宋】朱熹《詩集傳》

因為明白了勞作的不易,所以才會倍感珍惜和喜愛勞作的成果。

家庭的教養

「師氏」指古代家庭里隨婦女嫁到夫家,指導婦女日常生活禮儀的「保姆」。因為新婚的婦女在家庭生活和為人處事等很多方面缺乏經驗,所以就需要這樣一位貼身的老師來指導和帶領,幫助她成為合格的家庭婦女。詩歌中女子也是通過「師氏」來向丈夫公婆傳達自己要回娘家的想法。

詩歌里講到的「私」是指平時家裡自己穿的衣服,「衣」指的是在一些重要場合之下所穿的衣服。這也是古人所重視的教養和禮儀。在不同場合著裝是不同的,當要拜見長輩或者祭祀宗廟時一定要穿著端莊得體。

倒敘的筆法

詩歌運用了文學上倒敘的筆法,給讀者留下閱讀的懸念,引入入勝。通過開篇的回憶讓讀者首先體驗到歡樂的自然景象,再是描寫勞作的艱辛和愉悅,最後一段才寫出當下真正發生的「回娘家」事件。

因歸寧而浣衣,因浣衣而絺綌,因念絺綌而想葛之初生,至於刈濩。」—【清】方玉潤《詩經原始》

這位婦女因為要回娘家,所以要洗滌衣服,由洗滌衣服就聯想到自己曾經織布制衣的勞作過程,接著又進一步聯想到原野里蔓延生長的「葛」。

思考題

1. 《葛覃》描寫古人制衣的過程是如何的?制衣的種類又有哪些?

2. 詩歌中婦女回娘家前為什麼要先「言告師氏」?

3. 《葛覃》一詩運用了什麼文學筆法?又起到了怎樣的文學效果?

下期預告

《周南?卷耳》一往情深的思念

《卷耳》這首詩,通過換位思考和虛實結合的文學手法,表達了作者思念之情深,也教會了我們後人應該如何用文字淋漓盡致地表達「思念」,是當之無愧的「懷人詩」鼻祖。

文字:林棲

插畫:小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派 的精彩文章:

《周南?卷耳》一往情深的思念
《周南?關雎》(一)古人心中的理想愛情

TAG:量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