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各地都在攀比份子錢,怎麼珠三角就成了一股清流

各地都在攀比份子錢,怎麼珠三角就成了一股清流

份子錢本身不算陋習,但被異化的份子錢卻難免讓人「除之而後快」。要想擺脫這一桎梏,就得破除熟人社會的種種牽絆。

撰文 | 葉克飛

昨天,一篇關於份子錢的帖子刷了屏。當事人赴婚宴,給了100元份子錢,然後發現菜品豪華,心裡開始打鼓,擔心是不是給得太少。

跟帖留言很有意思,許多網友說100塊錢當然太少,我們這兒可都是一千兩千起。見到這樣的回復,我總會想起當年在大城市見到的計程車司機,他們喜歡一路介紹經過的樓盤,這個幾萬一平方,那個十萬一平方,端著「雖然我買不起但我所在城市真厲害」的架勢。

我實在不明白,這些他們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房子為什麼會讓他們如此自豪。

同理,一個地方的份子錢很高是特別光榮的事情嗎?

1

近年來討論份子錢的帖子不少,隨手一搜,便見到不少牢騷。比如有網友感慨:「我這黑龍江邊境小村,一抬腿就要到俄羅斯了。好朋友結婚要包1000元,同事要包500~1000元,可是我的工資也只夠給三個好朋友送紅包,心好累。」

在某些地方,操辦喜事者甚至會直接拿著單位花名冊來寫請帖,不管到底認不認識。在某些農村,因為婚喪嫁娶實在太多,連農活都耽誤了。

農村地區操辦喜事

之前有份《國人工資報告》,顯示中國人除了吃穿用學住行這六大開銷外,人情往來、請客送禮的開銷居然占工資的14.65%,其中相當比例是份子錢,比娛樂活動、醫療保健的花費佔比還要高。

份子錢最嚇人的據說是溫州,參加婚禮都是拿一沓鈔票前往,沒有幾千根本拿不出手。其所在的江浙滬地區,份子錢標準也普遍偏高,上海的行價是一千到三千,江蘇平均達到800元。

此外,華北地區也相當高,如山東基本是500元起。所謂吉祥數字也為許多地方所熱衷,如888和1314。

相比之下,廣東地區則被網友們視為一股清流。

有個帖子專門記錄了廣東網友對「一百元份子錢」的反應,有人萌萌噠,表示「我每次就給一百,難道錯了嗎」,也有一些廣東網友曬出本地習俗,表示一般都是一二百,多的也不過三五百。

某些地方甚至會折角後原封退回,或者只收5元10元,因此當地人隨禮,紅包里除了百元大鈔外,還會放上10元或5元的零錢,方便主人家只收零錢。

珠三角網友的回帖

有人因此感慨「越是有錢的地方越是不在意這些,越是窮地方越講究」,其實這個推論站不住腳。富庶的珠三角固然是份子錢清流,可份子錢最嚇人的溫州乃至長三角地區,不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嗎?

也有人說,份子錢是陋習,農村比城市更嚴重,有些地方甚至將之視為判斷親疏遠近的潛規則。其實城鄉差別也非絕對,不收份子錢或只收零頭的習俗就主要集中於珠三角農村。

2

如果非要給份子錢找個規律,勉強可以總結兩點:一是越好面子的地方,份子錢越高;二是越是熟人社會,份子錢越高。

前一點很容易理解,中國人最好面子,送份子錢難免攀比。許多人又有不吃虧的心理,別人辦了喜事,自己到時也得辦。既要大辦特辦,還得多辦,婚宴壽宴滿月酒,乃至孩子生日、喬遷新居,一個接一個。

至於金額,給少了也說不過去,今天你給我送500,明天我得送回600才有面子,份子錢就這樣水漲船高。不少地方的人均月收入甚至還不夠送三次份子錢,人們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網傳全國婚禮紅包地圖

要詳細說的是第二條。說起份子錢的來歷,有人將之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實還真不是這回事。中國古代沒有送份子錢的習俗,大家習慣的是送禮物。

有人說明代已有湊份子的說法,但當時的湊份子並非用於婚喪嫁娶的禮金,而是集資方式。如湯顯祖的《牡丹亭》里就有湊份子建生祠的情節,其實是亂攤派之意。

清末民初,送份子錢開始流行。當時人們已感受到壓力,老舍的《正紅旗下》就有為湊份子錢而發愁的情節。近年來,份子錢又開始流行,儼然回到清末。

3

份子錢並非中國獨有,日韓也有此習俗,三者均屬東亞,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組織體系。

過去生活水平低時,婚喪嫁娶非一家所能承受,於是便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親朋好友齊齊幫忙,可算是舊時眾籌。今天大家幫了你,明天你就得幫人家,即中國人很愛掛在嘴邊的「禮尚往來」。

因此也有人認為,珠三角農村的許多地方之所以不收份子錢或只收零頭,與其說是固有習俗,倒不如說是因為較早擺脫了低生活水平,因此不再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

東亞三國均可算是熟人社會,凡事喜歡講關係講人情。所以,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事,不是個體運作,而是龐大關係網的互動與維繫。別以為給份子錢就是送個人情,它其實是人們將自己納入集體的一種方式。既然別人講排場,你就得去捧場。

如此一來,份子錢乃至各種婚喪嫁娶之事,便成了一種人際關係的裹挾,變得功利化,甚至成為人際關係的短期變現行為。

也正因此,人與人的關係也出現了異化,有些人不堪其擾,只能「人不到禮到」,也有人為之不滿,送完份子錢之後將對方拉黑……但更多的人仍身在其中,為了維繫周遭關係而忍受。

說實話,份子錢本身不算陋習,但被異化的份子錢卻難免讓人「除之而後快」。要想擺脫這一桎梏,就得破除熟人社會的種種牽絆。熟人社會的問題在於關係至上,人際關係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社會活動力,規則就此靠邊站。人們依賴關係,就得想辦法維繫關係,進而容忍維繫過程中的所有不合理。

相比之下,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分明,凡事以規則為先,雖被許多人視為淡漠,卻是解決問題的良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川思想庫 的精彩文章:

敦煌隱秘而偉大,她應與我零距離
陳世峰罪惡滔天,但劉鑫為何成了擋子彈的盾牌
又見拉斯維加斯:槍擊慘案後的賭城依然繁華,燈紅酒綠
余光中:敢在時間裡自焚,必在永恆里結晶
梁山兵器譜排名第一:李逵的兩板斧

TAG:冰川思想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