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九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創舉

「九個前所未有」的偉大創舉

黨的十九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大政方針,就推進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帶領人民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具有劃時代、里程碑、引領性的偉大意義,堪稱「九個前所未有」。

站位之高遠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始終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舉旗定向、謀篇布局。

中國共產黨96年來的發展歷史,實際上就是努力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光輝歷史。毛澤東同志領導黨和人民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使中華民族來一個大翻身」,提出了「四個現代化」戰略構想。鄧小平同志從中國實際出發,實行改革開放,提出了「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目標。

習近平同志創造性地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作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總任務,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著很強的歷史縱深感、戰略方位感、目標遞進感,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線圖更加清晰、時間表更加精準、任務書更加細化,科學描繪了我國一個近中長期戰略安排合理推進、從一個層級到一個更高層級演變發展的進程跨度。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這不僅是過去鼎盛時期的簡單回歸,而且是中華民族在新的時代和歷史條件下走在世界前列的華麗閃耀和引領;不僅是某個發展領域的簡單放大,而且是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軍事、外交等諸多方面的全面繁榮和進步;不僅是中華民族自己的簡單發展,而且是中華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長遠眼光和擔當。

當前,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有目共睹,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視野之遼闊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從全球治理、全人類發展角度定位中國發展,大篇幅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多處提到要為全球發展、為全人類發展作貢獻,體現出前所未有、無比遼闊的寬廣視野。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無比遼闊。隨著時代發展和國力提升,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今年2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寫入聯合國決議,11月再次載入兩份聯合國決議;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和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共商合作大計。所有這些,都展現了我們黨的深謀遠慮和責任擔當,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與力量。

建設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視野無比遼闊。黨的十九大站在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高度,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將社會主義現代化奮鬥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共創和諧地球的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政黨都無法比擬的。

思想之豐厚前所未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開闢了黨治國理政新境界,開闢了管黨治黨新境界。「四個開闢」充分說明了這一思想的博大精深、底蘊豐厚。

對「三大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視野把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黨內外、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達到新高度。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其中,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就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也正因如此,才會為我們黨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新高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非常全面、非常系統、非常深刻。特別是「八個明確」高度凝練、提綱挈領地點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構成了系統完備、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科學體系,並且每個明確都具有十分豐富的含義和內涵。

目標之宏偉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順應國內發展新特點和國際形勢新變化,自覺著眼長遠、放眼未來,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作出了影響深遠的科學戰略規劃。

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強國目標。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上,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既凝聚了中國道路的歷史經驗,更體現了理論的與時俱進;既推動了現代化的最新發展,更開闢了現代化的更高境界。

具體提出建設現代化強國要求。黨的十九大在提出「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同時,明確了在十二個具體領域的強國目標,每個都氣魄宏大,令國人振奮,讓世界矚目。

鮮明提出世界和平與發展任務。黨的十九大把「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作為三大歷史任務之一,把「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本色、使命與擔當、理想與追求,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在不懈追求中國夢的同時還在不斷追求世界夢。

氣勢之磅礴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抒寫時代豪情、彰顯民族精神,飽含著前所未有的宏大體量、昂奮激情、恢弘氣勢。英國《衛報》稱,「應該被載入史冊的不僅是會議本身,更是大會所展現出的中國共產黨愈加自信和成熟的形象」。

始終充滿自強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二O二O年到二O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O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足以看出我們國家展現出鴉片戰爭結束大約兩個世紀後前所未有的自強和自信。

始終充滿豪邁豪情。據統計,黨的十九大報告有75次提到「偉大」一詞,其中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四個偉大」更是引人振奮,既凸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傳承輝煌的使命擔當,更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推動崛起的堅定意志。

始終充滿感染感召。黨的十九大報告長達3.2萬字,贏得全場70多次掌聲。這份報告被譯成10種外語,並專門請來外籍專家為譯文把關,專家們幾乎都用「強有力」這個詞語來描述十九大報告。俄羅斯專家奧莉加﹒米古諾娃說,「我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住,從早上8點看到半夜,忘記了吃午飯和晚飯」。

變革之巨大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提出一系列創新、一系列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前所未有,廣度、力度、深度也前所未有,有力證明了我們黨在時代的激流中開闢出了屬於自己的改革航道。

著眼開創性推進理論創新,在思想上指引方向。我們黨是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理論上十分成熟並不斷發展的偉大政黨。黨的十九大最大的理論成就,就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這一思想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等基本問題,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創新發展。

著眼根本性推進機制改革,在制度上頂層設計。「制度」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是名副其實的高頻詞,貫穿於各個方面,特別是敢於刀刃向內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司法體制改革、軍隊改革等,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推進改革的戰略定力和堅強決心。

著眼多領域推進全面創新,在全局上夯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改革成就巨大,推出了一千五百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黨的十九大接續發力,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領域提出改革,既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總體要求,又明確了著力方向。

立場之鮮明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主旨鮮明、立場堅定、態度明確,很多思想、觀點、論述都是鏗鏘有力的,我們普遍感到一種強烈的思想震撼、巨大的精神振奮、深刻的靈魂震動。

旗幟十分鮮明。黨的十九大鮮明提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幹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明確宣示了我們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重大關鍵問題,明確宣示了決心繼續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好地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不懈奮鬥。

態度十分鮮明。鮮明的態度,給人方向、給人信心、給人力量。黨的十九大順應時代發展和形勢要求,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指向非常明確、論述十分精確。比如,旗幟鮮明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如此等等,態度非常鮮明,表述異常堅定。

觀點十分鮮明。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觀點、表述都非常明確,斬釘截鐵,不迴避、不遮掩、不含糊。比如,明確提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求必須切實增強「五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比如,明確提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強調「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要求必須把提高部隊戰鬥力作為根本標準。這些觀點立場堅定、鮮明準確,非常提振士氣。

接地之深切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現場響起70多次發自內心的掌聲,這充分表明黨的十九大報告是一個很接地氣、產生共鳴的「人民報告」,黨的十九大是一次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人民會議」。

深懷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群眾看得最重,始終和人民群眾貼得最近,始終與人民群眾處得最深。黨的十九大報告開篇就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十九大報告通篇「人民」共出現203次,體現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情懷。

堅持問題導向。馬克思說過,「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們黨之所以成為一個先進成熟的政黨,關鍵是總能善於在眾聲喧嘩中聽清時代的聲音,在成績進步中看到問題的所在。黨的十九大毫不遮掩、毫不迴避地提出,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注重大眾表達。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堪稱典範,一些理念、觀點、語言的表達,嚴肅而不失生動,嚴謹而不失樸實。比如,「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等等。這些大眾化的表達,讓廣大群眾在通俗樸實的言語中了解掌握了蘊含深刻的道理,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增大了認同。

影響之廣博前所未有

黨的十九大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產生的影響、受到的關注都是前所未有的。

帶動全國人民共同進入「十九大時間」。黨的十九大作為中國發展關鍵節點上的一次歷史性盛會,對於中國的深遠意義和影響,不僅當前十分重大,將來同樣會越來越重大。

帶動世界各國共同關注「全球性會議」。僅大會期間,就收到165個國家452個主要政黨發來的855份賀電賀信,並且是有史以來迎來外國記者最多的一次代表大會。

「九個前所未有」充分展現了十九大的劃時代偉大創舉。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我們一定要做到「五個狠下功夫」。

要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上狠下功夫。任何的解讀都比不過學原文、悟原理,要安下心來,通過一遍一遍研讀、一遍一遍思考,準確掌握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義。

要在全面系統、融會貫通上狠下功夫。黨的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要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去理解把握,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全面性和科學性。

要在把握內在、掌握方法上狠下功夫。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僅憑一腔熱情遠遠不夠,要深進去、搞透徹,深入把握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實踐探索中力求使解決問題的措施更精準、方法更對路。

要在匯聚力量、傳遞能量上狠下功夫。黨的十九大精神飽含著強大精氣神,滲透著巨大正能量,一定要深入領會、發揚光大,將學習貫徹的過程成為匯聚強大正能量的過程。

要在全面提升、務求實效上狠下功夫。進一步提升站位,樹牢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進一步提升自信,以紮實工作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一步提升勇氣,勇於面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進一步提升本領,一刻不停練就過硬能力;進一步提升效能,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進一步提升形象,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融入到血液里、滲透到骨子裡,永遠做黨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作者:山東省德州市委副書記劉貴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產黨員 的精彩文章:

山東利津「千人培訓」為「兩委」順利換屆打牢基礎
【跟著公號學詩詞】一片冰心在玉壺
永遠緬懷偉大領袖毛澤東!
毛主席詩詞欣賞
以黨章為鏡加強黨性修養

TAG:共產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