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婚後去探視兒子,卻被年幼兒子罵作是壞女人

離婚後去探視兒子,卻被年幼兒子罵作是壞女人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葉飛比我大三歲,是我童年的玩伴和鄰居。22歲那年,他瘋狂地愛上了自己好友的妻子。為了對得起朋友,為了抑制心頭瘋長的感情,他同一個在舞場上結識的女孩匆匆結了婚。那個女孩沒工作,初中畢業,唯一的可取之處是容貌像極了葉飛痴戀的女子。

這樣草率而無愛的婚姻,很難持久。

蜜月未完,葉飛家就矛盾迭出。一年後,葉飛的兒子小忻在充滿摩擦與敵意的家庭中誕生,不足六個月,葉飛夫婦拿著一紙離婚協議各奔東西。小忻的母親想爭取孩子的撫養權,但她沒有工作,加上娘家人拚命阻止。襁褓中的小忻被判給葉飛撫養。離婚後的葉飛,人變得消沉,經常花錢買醉,流連於麻將桌旁,把兒子往年邁的父母那裡一丟,不管不問。

應該說爺爺奶奶是愛小忻的。但是,他們本身沒有多少文化,只是普通工人。在承擔起照料小忻的重任時,奶奶正值更年期,爺爺剛從勞碌了大半生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心理上也多少有些失意。他們不情不願地照顧著小忻,對自己的兒子奈何不得,就把滿腔的憤怒都發泄給小忻的生母,剛離婚時,生母經常買了禮物來看小忻,但爺爺奶奶每次都把那些禮物丟一地,對著前兒媳破口大罵,阻止她進門。還經常對年幼的小忻說他媽媽心有多狠,有多壞,扔下他就不管了。

終於,在小忻5歲那年,生母又拎著一包東西來看他時,爺爺奶奶堵在門口大聲地罵,小忻也扒著門框用稚嫩的童音憤怒地說:「你是壞女人,壞媽媽,你滾!」這一喊徹底傷透了生母的心,她遠嫁他鄉,再沒有問過小忻的死活。

那時,我正在外地讀大學,每年假期回家,都會去看葉飛,也順便幫葉飛父母照顧一下小忻。

幼年的小忻長得清秀可愛,樣子十分乖巧。他非常依戀我,總是如影子一般跟著我,我也發自心底地疼愛這個情感上孤苦無依的孩子。可是,我還是發現了小忻跟其他孩子明顯的不同,他焦躁﹑易怒﹑任性,稍不如意就躺到地上撒潑打滾兒。當我帶他去散步,看到別的小孩,忍不住上前抱一下,誇兩句時,小忻眼中立刻充滿敵意,甚至當眾哭鬧不止。這個敏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常常弄得我手足無措,目瞪口呆。

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只是探親時才斷斷續續了解到葉飛和小忻的一些情況。

在小忻6歲那年,葉飛再婚。第二任妻子帶了一個男孩進門,比小忻大2歲,小忻離開爺爺家,正式跟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聽說他跟繼母和哥哥常起衝突,家裡經常是硝煙瀰漫。繼母常向別人抱怨,說小忻就像一顆一觸即炸的地雷,讓她戰戰兢兢﹑無所適從。

去年暑假回家,我見到了十四歲的小忻,他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掛項鏈,將自己打扮得離奇古怪,一臉的桀驁不馴。原本應該讀初中的他,因為經常尋釁滋事,已被學校開除。

葉飛顯得蒼老而疲憊,喋喋不休地向我訴苦,說小忻上中學後,變得脾氣越來越大,說不得,碰不得,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現在小小年紀,既不讀書,又沒有一技之長,整天泡在網吧里,實在不知該拿他怎麼辦。

葉飛老淚縱橫地說:「我那麼辛苦地工作,那麼努力地盡一個父親的責任,小忻為什麼就不買帳,為什麼就這麼不爭氣!」

我知道小忻為什麼會這樣,是早期親情的缺失讓小忻喪失了對親人的信任,他敏感﹑脆弱﹑焦躁的性格與父母的不負責任,親情的匱乏有很大的關係。

要弄清他性格的來龍去脈,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位心理學家。他叫埃里克森,是美國現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他提出過一個著名的人格發展的階段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的八個階段組成的,其中,屬於生命最早的階段是: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0-1.5歲)階段。在埃里克森看來,這是人一生中最為孤弱的階段,因而對成人的依賴性最大。懵懂的嬰兒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是否可靠,如果父母細心照料他,滿足他物質和情感上的雙重需要,多同他交流,用愛心和周到的撫養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嬰兒將對世界充滿信任感,長大後擴展為自信開朗的性格;如果父母缺乏愛心,不能盡到撫養責任,孩子將充滿懷疑和不安,對他人和社會形成不信任感,長大後容易自卑﹑冷漠,對社會充滿敵意。

小忻在生命最初的階段,所接觸到的父母﹑爺爺和奶奶,幾乎都視他為累贅。當他餓得哇哇大哭時,其父在外面花錢買醉;爺爺奶奶給他餵奶粉和洗刷屎尿布時,也總有一些情不自禁的抱怨和不耐煩。包括最想親近他的母親都被爺爺奶奶說成是拋棄他的壞女人。這些都使小忻對陌生的世界充滿了疑慮。他的眼神開始驚恐不安,他焦躁地用他的哭聲來吸引成人對他的注意。當他發現這種做法有效時,動輒就哭,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成了他制服成人的法寶。

孩子是有尊嚴的生命個體,有權利幸福快樂地活著。一對男女在進入婚姻之後,決定把一個小生命帶到人世之前,應該思考一下是否愛這個孩子,能否能為這個幼小的生命負責。假如不能,就不要輕率地要孩子。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無視孩子生命早期對親情和母愛的渴盼,以工作或事業為由,或者把他丟給保姆,或者把他扔給年邁昏聵的爺爺奶奶,自己圖個逍遙自在。殊不知,這樣做會製造出多少不快樂甚至痛苦一生的生命。

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去讀一下安妮寶貝所寫的《彼岸花》這部小說。主人公林南生那種直抵人心的寂寞與荒涼從何而來?因為她一生下來就喪母,後來又眼睜睜地目睹了父親的死亡,在親情極度匱乏的環境中長大,從而形成了一種極度缺乏安全感,敏感到有些畸形的人格。

家長,請陪您的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秀的情感聊吧 的精彩文章:

聰明妻子只用一招,就幫嗜酒如命的老公斷了酒癮
「窮養男,富養女」,很多父母明白時已太晚的道理

TAG:廣秀的情感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