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聚焦銅陵關於銅陵的這些事兒

聚焦銅陵關於銅陵的這些事兒

【我市出台實施方案 全面加強政務誠信建設】

日前,市政府印發《銅陵市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我市將建立政府採購方面的政務誠信責任制,加強對採購人在項目履約驗收環節信用情況的監督,規範政府採購項目合同履約驗收工作,依法處理採購人及有關責任人在政府採購活動中的違法違規失信行為。

根據該方案,我市將強化政務誠信建設抓手,健全政務信用管理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政務誠信建設,健全相關保障措施,進一步健全重大事項決策行為機制,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合規性審核、集體討論決定等,作為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深入推進「3+3」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公共服務清單、中介服務清單、行政監管清單)制度建設,切實做到依法決策、依法執行和依法監督。同時,將加快守信踐諾機制建設,推動各類政務行為主體誠信施政。在債務融資、政府採購、招標投標等市場交易領域誠實守信,嚴格履行各項約定義務。依託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台,準確記錄並公開各級政府和公務員對職權範圍內行政事項和行政服務的質量承諾、期限承諾和保障承諾的履行情況。加強公務員誠信教育,分步、分級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2017年底前,我市將建立健全政府部門和公務員的信用信息異議、投訴辦理等制度;建立健全失信問責和懲戒機制,及時記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失信違約行為;分行業建立招標投標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體系,探索推廣和應用第三方信用報告制度。建立自我糾錯、主動自新機制。2018年底前 ,我市將建立政府信用評級制度,促進政府舉債依法依規、規模適度、風險可控和程序透明。強化政府債務預算約束,健全政府債務監管體系,建立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以及責任追究機制。

【全市在建億元以上重點項目提前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實施「集聚示範、企業培育、創新驅動、項目攻堅、品質提升」五大任務,有力有序推動產業集聚基地建設。預計,我市省級銅基新材料產業集聚基地全年實現產值850億元,超出省定目標6.3個百分點,同比增長25%;「板、箔、線、管、合金」等5條產業鏈延伸至新能源汽車、手機、鋰電池等應用領域。同時,我市先進位造業「有中生新」,智能、整機、微型、精密等企業及產品顯著增加。一年來,通過開展產業集聚基地推進年活動,我市新興產業基地規模快速壯大,結構明顯改善,能級全面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同時,今年以來,我市持續加大各領域的補短板力度,著力推動江南與江北、城市與農村、經濟與社會加快協調發展。前三季度,全市各園區經濟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9.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81.6億元、財政收入4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2%、16.7%、31.2%。此外,在全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上,截至11月底,全市在建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52個,完成投資58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冬修水利掀熱潮】

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黃金時期,我市正搶抓黃金期加快推進各項水利工程建設,不少項目能夠趕在明年汛期到來之前完工或發揮效用。

順安河朱村西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建設投資3600.83萬元,其9.5公里的堤防達標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堤防加培、堤頂道路恢復、直立擋牆建設、河道疏浚等,同時還要新建聯合過路涵、龍山排水涵以及新華機耕橋等。項目涉及周邊8個行政村,建成發揮效用後惠及2.4萬人、2.5萬畝田地。明年汛期到來之前直立擋牆、防浪牆等水下工程必須全部完成施工,確保發揮效用。義安區在統籌推進朱村西河段河道治理等水利防洪工程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多個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實施了金鳳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等,水利工程建設取得了突出成績。

樅陽縣當前水利建設呈現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良好態勢。搶抓冬修水利的有利時機,重點加強了災後水利水毀工程修復、薄弱環節治理、縣城防洪安保工程和農村水利建設。樅陽縣永登泵站工程的泵站站前節制閘、工程管理房等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目前將加快穿堤涵箱土方回填、防洪閘和節制閘啟閉機台排架等施工,確保泵站在2018年汛期如期發揮排澇效益。

我市正統籌推進實施中小河流治理、水庫除險加固、骨幹排澇泵站提升、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建設等一大批水利項目。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約14億元,開工建設了黃滸河工商殿段河道治理等11個中小河流防洪治理項目,加快建設31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0平方公里,完成省下達的3547處水利水毀工程修復任務。近期還印發了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建設實施意見,明確全市今冬明春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目標任務。

【農村改廁改出幸福美麗新生活】

自今年6月份開始,我市積極貫徹省委省政府一體化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決策部署,及時制定印發了《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加快改善農村環境實施方案》,並制定各項具體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農村環境「廁所革命」等專項治理行動。

根據實施方案,我市計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市368個行政村11.6萬常住農戶非衛生廁所改造,其中:2017年完成20個行政村約1.4萬戶農村改廁工作試點,2018年完成127個行政村約3.4萬戶農村改廁工作,2019年完成111個行政村約3.4萬戶農村改廁工作,2020年完成110個行政村約3.4萬戶農村改廁工作。此外,2017年在樅陽縣挑選10個貧困村7050戶,在義安區挑選10個基礎條件較好的行政村2244戶,開展農村改廁工作試點。截至2017年12月4日,樅陽縣10個試點村統一招標工作已全部完成,開工建設382戶,竣工驗收25戶,錄入省「農村環境『三大革命』GIS技術綜合信息管理系統」1933戶;義安區10個試點村統一招標工作已全部完成,開工建設1400戶,竣工驗收1398戶,錄入省「農村環境『三大革命』GIS技術綜合信息管理系統」1263戶。

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此次農村改廁工作由政府統一組織實施,從設備採購到施工改造,所有費用政府統一買單,村民不用花一分錢,真正將便民惠民落到實處。經試點核算,單戶農廁改造費用平均為2千元,在扣除省財政每戶100元補助後,由市財政和縣(區)財政分別按市縣1:1、市區1:2比例分擔。同時,要求各縣區採購正規廠家合格產品,並鑒定質保合同,確保村民無後顧之憂。為給今後農村改廁工作全面推廣積累經驗,在市委市政府啟動了2017年農村改廁試點工作後,市城管局又要求樅陽縣、義安區結合地形地貌、生態環境等不同要求,各挑選5戶左右進行農村改廁先行試點,同時,適時召開了技術培訓會及現場觀摩會,使廣大農民真正意識到改廁的好處,積極主動參與到農村改廁工作中來。

【東部城區污水處理系統進入調試階段】

東部城區污水處理系統項目總投資約1.5個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8萬噸污水進水管道(和諧路—提升泵站)、7.9公里的輸水壓力管道(提升泵站—鍾順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提升泵站及2萬噸污水日處理設備採購及安裝四個部分。目前,項目工程建設與設備安裝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調試工作,12月31日前實現試運營。項目建成運營後,東部城區及金橋工業園區等園區的生產生活污水將實現達標排放。(東部城區)

【市住建委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大力推進大銅官山公園建設】

為進一步方便市民進山親山、深度攀登,營造山嶽生態景觀、打造歷史文化特色,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市住建委在圓滿完成大銅官山公園首條進山道路長新路和東入口服務區景觀整治工程的基礎上,繼續牽頭實施大銅官山公園登山步道景觀綠化工程,施工內容包括步道台階和護欄、六角亭、亭廊組合和休息平台,景觀照明、植被恢復和生態修復,歷史文化特色的挖掘保護和利用、以及相關水電配套設施等。工程於今年9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步道兩處賞景平台及相應的「風雨亭」、「觀山廊」等節點建築已基本建成;長約906米、寬2.5米的登山步道基礎已全線貫通,台階鋪設已完成超過50%,步道單側綠化正在開展草坪鋪設工作,後期欄杆、路燈、水電配套設施也在加緊製作安裝之中。工程建成後,遊客從東入口上山將有「陡峭」和「相對平緩」兩種登山模式可以選擇。

此外,除登山步道工程外,大銅官山公園長石路(青山路-寶山路)改線工程和東入口友好路延伸線兩側綠化景觀工程也正在積極推進之中。建成後,大銅官山公園東入口循環路網將全線貫通,東入口區域生態景觀建設的框架將基本形成。(市住建委)

【打造優質平台 激活雙創活力】

近年來,我市眾創空間的發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在今年初的兩會上,姚曄晉等市政協委員提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眾創空間建設》的提案,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從提案主辦單位市科技局獲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工作,今年市財政增加科技研發資金500萬元,其中200萬元用於專項支持雙創平台建設。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市眾創空間的政策配套日趨完善,創客集聚成效初顯、平台搭建不斷增強。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備案眾創空間17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3家、省級4家。眾創空間質量和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下一步,我市還將進一步優化雙創生態環境,完善雙創公共產品和服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科技金融融合,促進資源匯聚,搭建更多服務水平高端、服務功能完善的眾創空間,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全市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新動力,為建設幸福美麗新銅陵積蓄強勁的發展新動能。

【鐘鳴鎮鐵道口下穿工程主體完工】

12月23日,在義安區鐘鳴鎮鐵道口下穿工程,中鐵十二局施工人員在進行北入口坡道施工。鐘鳴鎮鐵道口下穿工程寬6米、長45米。目前工程主體已經完工,可滿足人員簡易通行。

【農業綜合開發助農增收】

12月20日,在義安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2016年天門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工人正在進行河道護砌施工。

天門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涉及興化、朱村、天門3個行政村,總投資1500萬元,項目建成後,將新增灌溉面積0.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833萬畝。同時,將有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河道治理保民生】

12月24日,在義安區天門鎮新華村境內的順安河朱村西河段河道治理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在河道內綁紮鋼筋。

該河道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年久失修,部分河堤出現垮塌等情況。該鎮今年爭取省級民生工程專項資金3600餘萬元,對該段約9.6公里河堤進行加固,進一步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

【助力企業技術創新】

日前,市國稅局工作人員來到位於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安徽泰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向企業財務人員宣傳高新技術企業減稅和研發加計扣除政策,解答涉稅疑問。

該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整車研發、製造、銷售的公司,重點發展領域涉及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研發和成果產業化。近年來,市國稅局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安排業務骨幹上門服務,指導企業用好政策,助力企業技術創新。

【我市2017冬季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提供近2000個崗位】

12月23日上午,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共同舉辦的2017冬季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近2000個崗位供退役士兵們進行選擇。在當天的招聘會現場,共有來自全市的91家單位參加,崗位既有傳統的文員、行政、人事、操作等,也有專業性強的會計、英語、證券經濟等。工資待遇從2200元到10000元不等。

編輯:小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銅陵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銅陵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