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放志盪:鳥頭拼貼2.0

情放志盪:鳥頭拼貼2.0

刊於《Timeout 上海》(2018年1月)

鳥頭認為單張照片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照片之間的關聯,或者說,單張照片在整體作品中所起的作用。自2011年起,他們常在展覽中使用整牆的矩陣拼貼法,強調照片與照片之間形(線條)、意(主題)及氣(感覺)的勾連,以形成整體的藝術表達。他們將日常的攝影工作(內心受到某種觸動從而按下快門的動作,而這約等於鳥頭的生活本身)視為耕種麥田,而將創作作品的過程(選擇、排列、拼貼)喻作釀酒。

在余德耀美術館近日開幕的群展「上海星空II」中,鳥頭展示了一組由20張照片構成的新作品《情放志盪 2017—夏至》,展現出鳥頭拼貼法中某些嶄新的技法及微妙的轉變。

在2016年的巴塞爾作品《情放志盪-23》中,以16x8並置的矩陣中央,一幅由椴木板材、夏布、傳統生漆及金箔經由傳統濕裱技術製作的「情放志盪」照遮蓋了其下鳥頭的日常生活及煙花綻放的照片,而露出的部分是各種黑白樹形。這種由堆疊造成的顯與隱,不啻「情放志盪」系列的一個縮影——情感的暗涌是潛流,而表面的節制反而加強了情志抒發的強度。

在《情放志盪 2017—夏至》里,兼具並置及堆疊、顯與隱的拼貼法以更自由的方式內化於單張照片中:用作拼貼的照片素材甚至不再是方方正正的,手撕的自然感被保留;書法文字以近似日本浮世繪中的處理方式直接書寫於照片之上,「射月」、「流光」、「射世浮生」等道出鳥頭的攝影觀。如果說整牆的拼貼如同詩歌,那麼余德耀的這組新作既接近詠誦夏日的俳句,每「字」又彷彿自成一詩。

更有意思的是,在《情放志盪 2017—夏至》系列中,照片拼貼的接縫悖論般地反而被強調:鳥頭使用排列整齊的訂書釘(如同一年前Fab Union個展上《鳥頭作品》裝置中接合試片條的書釘)或色彩明亮的顏料(近期的新嘗試)勾勒出拼貼的痕迹,出人意料地將拼貼本身具有的張力和衝突感物質化了。

到了這一系列的最後幾張,拼貼變得愈加自由。照片越來越像繪畫使用的「現成品」素材,被撕成自由的形狀或被顏料塗抹,甚至可以說,作品已介於攝影與繪畫之間。而在另一張拼貼中,鳥頭以4x4並置了十六張小照片,鄰近兩三張的內容往往只有微小差別,就好像這是膠捲掃描後的Contact Sheet一樣——可視作鳥頭2017年在貝爾格萊德個展的某個微縮版本。

我假想未來某日帶著後見之明回溯鳥頭此刻的創作,或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何拼貼(或者說,拼貼技法的多樣性)對於鳥頭而言或許不是問題,那只是類似句法或語法之類的東西;但另一方面,在實踐了這種多樣性、擺脫句法或語法的成規或框限後,鳥頭會成為更自由、更接近詩人的藝術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思意思 的精彩文章:

TAG:意思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