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晝極夜至」,「極鏡之美」——邀你聆聽不一樣的極地故事

「晝極夜至」,「極鏡之美」——邀你聆聽不一樣的極地故事




北極光(Aurora)

,一種大自然界奇妙的自然現象,它的出現曼妙多姿卻又神秘難測,彷彿煙火一般稍縱即逝。五彩斑斕的光帶在天空中飄蕩,時而像一條彩帶,時而又像一團火焰……






傳說一起見過極光的人會得到永恆的愛情,一生幸福。

每一個見過極光的人都會對它念念不忘,沒有見過的人,甚至將看到極光當做一生的夢想




無論是因為它的稀有,還是背後的美麗傳說,北極光每一年都吸引著無數天文愛好者前往追逐,一睹芳容。






2017年的最後一天,在一個有暖陽的冬日午後,祥雲小鎮攜手國家地理傳世經典展,特邀90後美女星空攝影師葉梓頤,與你一同走進不一樣的極地空間,為你講述美麗極光背後不為人知的拍攝經歷和發生在北極極地的故事。








葉梓頤

,星空攝影師,天文及攝影內容自媒體。擅長星野攝影和天文科普教育,旅行30多國追尋特殊天象和當地星空。憑藉極光攝影作品獲得2016年「地球與天空」國際攝影大賽「夜空之美」組冠軍並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女性。2017年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極光組第三名,也是第一位獲得此大賽獎項的亞洲女性。多家媒體專欄作者,中國國家天文雜誌簽約攝影師。作品曾登上NASA每日一圖,中國國家地理等知名媒體。






北極,寒冷殘酷的世界盡頭




冬至有極晝,夏至有極夜。用「晝極夜至」來形容北極再適合不過。2015年梓頤第一次去往北極,這一去就到了北極的最北端-斯瓦爾巴德島。幸運的拍到了北極日全食,並趕上了十年一遇的極光大爆發,從此她便不可救藥的愛上了北極這個地方。

梓頤說,「當你來到北極,你發現自己不單單是個人,你是這個星球的一個整體,和世間萬物並無兩樣。」




在這裡,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是平等的。如何在這個嚴酷的環境下生存,是每個個體都要面臨和思考的問題。




在美國的阿拉斯加,一天,白雪皚皚,一家三口手牽手望向遠方,遠方是日出的地方。攝影師用手裡的相機記錄下了這一溫馨又充滿希望的瞬間。




一隻雄性北極熊在咀嚼著一個長著鬍鬚的海豹的殘骸。在北極,鬍鬚海豹通常是一隻飢餓的北極熊的食物。




在此次的國家地理展中,梓頤對郎伊爾城的一張照片印象尤為深刻。




在位於斯瓦爾巴德島的郎伊爾城,人們稱它為「黑暗的城市」。這裡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判定死亡違法的城市,孕婦在臨產前一個月也必須離開這裡。做出這樣的決定並非不近人情,而是因為朗伊爾的地下幾乎全是凍土,埋在地下的屍體不會腐爛,細菌也不會死亡。如果有害細菌泛濫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在這裡生與死都被認為是一種「罪」。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島,梓頤卻用寂靜卻不寂寥來形容它。置身在白茫茫的世界中,沒有風的時候,一切寂靜的彷彿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而不寂寥的是,在這座島上又充斥著各種餐館與便利店,泰式餐廳,日式餐廳,各種餐廳隨處可見,但由於全部物資都要從挪威運來,所以物價也會很高。




一位母親推著嬰兒車,裡面是她剛出生不久的孩子,行走在朗伊爾城。




而對於在極地生活的少數民族來說,原始部落文化也逐漸受到了現代文化的衝擊。現代生活設施的建設,資源的不斷開採,也使少數民族的生活區域越來越受到侵犯。當然,同樣遭到侵犯的還有極地的動物,全球變暖,食物的匱乏,迫使北極熊們慢慢的向人類的聚集地傾斜。




一位身著傳統服裝的因紐特人在用現代相機拍照




薩蘭保羅附近的傳統生活正受到該地區蓬勃發展的石油開發的威脅。鏡頭中的孩子無辜地看向鏡頭,不知道他今後的生存狀況會有怎樣的變化。




這隻雌性北極熊在啃壞了攝影師的雪地摩托座椅之後,又把他的帽子和相機都弄壞了。之後她就像審查侵入者一般望向攝影師的小屋。攝影師回憶說:「外面是好像是『北極熊公路』,他們都餓著肚子來找吃的。






漫長的黑夜與無盡的白日夢




對於在北極的拍攝過程,梓頤用漫長的黑夜與無盡的白日夢來概括。太陽每天11點升起,而不到下午3點就落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天氣不好的時候能做的只有吃飯以及睡覺。為拍到一張美輪美奐的極光照片,攝影師要付出的時間以及艱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而天氣好的時候,經常要24小時作業,夜晚拍照,白天繼續趕路。為拍攝一場日全食,梓頤曾經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里,在厚厚的冰蓋上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雙腳已經凍得沒有知覺。攝影師在這種極端的天氣里,一不留神就會凍傷甚至截肢,還要時刻警惕受到動物的襲擊。




「你看我現在的雙手依然還有凍傷,如果忘記帶手套幾分鐘手就沒有知覺了」梓頤伸出手說道。








在冰島的一次拍攝,更是讓梓頤現在回憶起來仍然心有餘悸。




冰島有個叫「黑沙灘」的地方,這裡的巨浪前一分鐘還離你20米遠,但下一秒可能就會漫過你的頭頂。每個月都會有攝影師或者遊客在這裡被巨浪捲走,再也無法回來。




梓頤在一次拍攝中,就兩次被浪襲擊,第一次被拍在地面,而另一次被卷到了離岸一米遠的地方,還好兩個相機充當了矛固定在岸上,才讓她倖免沒有被巨浪捲走。雖然現在可以風淡雲輕的說起這次經歷,但梓頤笑說這裡還是一個讓她想起來都肝顫的地方。




一位攝影師行走在黑沙灘上,而他身後的這盤腳印在半分鐘後就被浪沖刷沒了




一圖勝千言,攝影師用照片為大家講述著這大自然中的萬物,一草一木,潮起潮落,風雲變幻都被鏡頭所記錄下來。




而被問到在極地星空拍攝有什麼技巧時,梓頤說其實有時候並不需要太昂貴的攝影器材,普通的入門單反或者手機也可以拍的到。關鍵是要享受當下的那個時刻,用心去捕捉那個美麗的瞬間,而不是簡單的只為發條朋友圈去拍攝一張圖片。






當天,很榮幸的是梓頤的好友,中科院科學家,劉小漢博士也來到了活動現場,他曾6次考察南極,建設了中國第一個考察站。




在梓頤分享完北極的故事後,現場的聽眾對極地的熱度仍是有增無減,爭相向劉博士就南極的情況發起了提問。而劉博士也非常耐心的對大家的提問一一解答並分享了很多關於南極的趣事。





Q

&

A




Q:您6次考察南極,能給我們分享下這些年您對南極的感受嗎?




劉:

30多年前我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南極國際會議,那時感覺中國的地位很低,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的科學家面前,我們只能看著人家侃侃而談,自己卻不敢吱聲。如今,我們可牛啦!在南極沒有中國代表表態,很多事情是無法進行的。中國現在在南極有四個考察站,在國際上發表論文的數量也僅次於美國,在其他國家面前我們現在終於昂首挺胸啦!(場下抱以熱烈的掌聲)






Q: 您能給我們講講有關南極一些好玩的事嗎?




劉:

南極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南極你站在南極點的時候,是找不到南的,因為你轉一圈都朝北,所以南是朝北的。南極還有很多動物,有南極企鵝、海豹、其中我們科學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釣冰魚。冰魚,因為它是透明的,所以我們叫它冰魚,它身體里含有一種很重要的東西叫做抗凍蛋白,正是因為這種抗凍蛋白,才使得這些動物在那麼冷極低溫的地方下可以生存。我們很想把它的抗凍蛋白培養出來,做成一種注射劑,這樣打一針我們的帕米爾高原邊防戰士就可以穿著游泳褲都不怕冷了,梓頤也不會挨凍了。哈哈哈……






Q: 現在都是人工智慧,那麼近幾年,南極考察站有哪些設備是和人工智慧有關的?




劉:

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人工智慧可能就是天氣預報系統。但是另一方面,和我們考察隊員生活關係最大的,其實跟科研關係並不是很大,就是我們中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國南極中山站有WIFI,外國科考站都沒有的。那些外國的考察隊員都很羨慕我們,經常跑到我們站里來蹭網。(場下笑聲一片)






Q: 小朋友可以去南極嗎?




劉:

當然可以啊。現在來南極旅遊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據我所知最小的大概4歲。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小朋友來南極看一看。








短暫的2個小時的分享讓大家意猶未盡,梓頤的分享雖然已經結束,但我們仍未放下對極地探索的腳步!






1月7日14:30-16:30祥雲小鎮南區11號樓國家地理展內,我們將再度邀請大師與您一同觀展——最受歡迎的人文地理攝影師、戶外攝影師蔡石,與你相約國家地理影像展,分享他踏足南北極,登四姑娘山,以及去加拉帕格斯的作品與故事,讓你跟隨專業攝影師的目光,領略「極鏡之美」








?


?


遇見南極純粹之旅——蔡石攝影師徒步冰川,用腳步丈量天與空




第十屆金犀牛戶外影像獎提名攝影師作品。圖/蔡石




2014年,美國亞利桑州的大峽谷(Grand Canyon),戶外攝影師蔡石發現一道垂直的彩虹,迅速用相機定格了當時的場景。




蔡石攝影師,他以一個行者的姿態,每年行走15萬公里,拍攝時長更長達300天,用人文地理攝影師的眼光,和大家一起探索這個世界。






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與:






在中糧祥雲小鎮國家地理展,每一次快門,每一張照片,攝影師都在用最真實的聲音為你講述極地的故事。請在這個冬日帶上家人和孩子來感受這份來自極地的誠摯問候吧!




中糧祥雲小鎮國家地理展


?


中糧祥雲小鎮:北京市順義區安泰大街9號。






特别致謝:


天使印象Angel Moments提供唯美照片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的精彩文章:

古生物學家憑什麼知道1億年前的恐龍怎樣生活?|《寰宇微視》
為什麼很多動物上樹生活後,顏值會直線飆升? |《寰宇少年》
蝦出沒!請流口水~~ |《寰宇少年》
超級名模自帶豪車找上門,主人卻表示壓力很大?
在童話里穿行,公路也能自己發光!

TAG: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