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普: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科普:地球上的「霸主」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在中外流傳的神話和傳說中, 都有一些叫做「龍"的動物; 在古代的壁畫和許多建築物上, 還畫著和雕著各種「龍」的形象。

究竟有沒有「龍」?

遠在22500萬年至7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有一類叫做 「龍」的古代爬行動物, 但不是民間傳說中的那種能「翻雲覆雨」的「怪物」。

中生代爬行動物的種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恐龍, 它們在當時陸地上和湖沼中生活。大多數蛩龍的身體大,最大的估計有50噸重,如果和現代非洲大象作比較,10頭大象還比不上它們呢!

除了恐龍, 那時還有能在海中生活的魚龍和蛇頸龍, 以及在海面上和空中飛行的飛龍和翼手龍。魚龍的大小和形狀,和現代的江豚有點相象,不過江豚是哺乳類,魚龍是爬行類。蛇頸龍和魚龍一樣,但有很長的頸,嘴裡尖利的 牙齒。最大的蛇頸龍身體約有15米。它們是當時海洋里最凶的動物,捕食魚類。飛龍是中生代空中的霸王,最大的飛龍兩翼展開時有6米以上。翼手龍是中生代另一類會飛的爬行類, 和飛龍的主要區別, 是它沒有長長的尾巴, 嘴裡沒有牙齒。 它們在海面飛行, 捕食魚類。

「龍」, 在中生代成了陸地上、天空中和海洋中的主人, 難怪人們把中生代稱做「龍的時代」了。

那麼, 在中生代時, 「龍"為什麼能得到大發展? "後來又為什麼會突然絕滅呢?

因為生物的演化, 是和地球上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的。在中生代, 氣候溫暖, 陸地上到處布滿湖泊和沼澤, 植物和一動物也非常豐盛,可供各種爬行動物食用。 而且身體構造比古代爬行類進步的哺乳動物還沒出現,即使出現也只有 一些極小極原始的類型,不能和古代爬行類相競爭,因而爬行動物得以發展。然而,古代爬行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理狀態,都只適應當時的條件,這樣的適應方式,在漫長的年代中逐漸定型下來。到中生代末期,距今7000萬年前,地球上發生了大的變化,許多地方有強烈的地殼運動,火山噴 發和地震也相當普遍, 原來是湖泊廣布的平原和低地, 成了 山脈和高原。 隨著地形和水陸分布的改變, 地球上氣候也起了很大的改變。 這些環境方面的改變,引起植被的改變,大多數爬行動物的棲地和食物起了恐慌, 它們又不能象人那樣能夠支配自然界。 因此,當環境條件改變得太快時, 恐龍不能適應, 就被淘汰了。

另外, 也還有一些內在的原因:龐大的身體,在生理上不容易取得平衡和協調,腦小,缺乏護卵的本能,生殖力降低, 及種系衰退等等。 當時身體構造比它們進步的哺乳動物, 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也加速了恐龍的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八子金名 的精彩文章:

科普:怎樣區別有毒蛇和無毒蛇?
科普:為什麼說鱷魚是最高等的爬行動物?
科普:為什麼在下雨天里青蛙的叫聲特別響亮呢?
科普:都說要保護青蛙這是為什麼呢?
科普:小海馬為什麼是父親生的?

TAG:十八子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