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大師虧欠德國姑娘60年的愛情

國學大師虧欠德國姑娘60年的愛情

這幾天,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成為熱點,季老學貫中西,自評「「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著作等身,此次成為熱點卻是因為老先生《清華園日記》里的幾段簡短日記。

《清華園日記》出版之前,曾有人提議進行適當刪減,季老認為過去、現在和將來自己都不是聖人,決定一字不改,一字不刪!偉哉!我們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日常瑣碎,才能看到名人背後的真實生活,發現在生活方面並非完全的「我們不一樣」。

說到女人,季老與妻子彭德華的結合雖是叔父之名、媒妁之言,且兩人知識文化層次相差甚遠,季老精通多國語言,彭德華卻只上過小學,但是兩人相濡以沫、白頭偕老。

不過,季老在《留德十年》中講述了自己和一個德國姑娘的異國之戀,季羨林之子季承在《我和父親季羨林》也進行了重點講述。

1935年,季羨林從清華大學畢業,併到德國哥廷根大學繼續攻讀,正是在德國期間,學習了包括梵文、阿拉伯文在內的多國文字,並於1941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直至1945年歸國,時間長達十年。

在德十年期間,季羨林經常找校友田得望交流學習,並因此認識一位德國姑娘——伊姆加德,那年他24歲、她23歲。由於論文需要列印成清稿交由教授審閱,伊姆加德正好有台印表機,自己又會打字,就主動幫季羨林列印論文,以至於季羨林留德十年期間大部分著作都是由其親手列印。在印表機吧嗒吧嗒作響時,兩人之間已經由深厚的友誼升華為熾熱的愛情。

不過,季羨林始終記得自己有父母、有妻子、有兒子,有那個承載著自己並盼望自己早日歸來的祖國,1945年,季羨林決意回國,那時他34歲,伊姆加德33歲。相信,季羨林一定捨不得這個為他付出了十年韶華的德國姑娘,伊姆加德也一定想留下這個自己付出了十年韶華的中國男人。但,該走的還是會走,想留的終究留不住。

一晃到了1980年,季羨林率社會科學代表團訪問德國,期間去那個熟悉的地方尋找伊姆加德,但因遇到的是一位並不知曉伊姆加德的租客,兩人無緣相見。

2000年,香港電視台要拍攝季羨林的傳記片,於是專程到哥廷根尋找伊姆加德,還是那個房間,她說:「瞧,一切都沒有改變,我一直在等他回來。我的手指依然勤快靈活呢,我甚至還能打字!」

那麼,他一人離去,她一人獨守!整整60年,季承在《我和父親季羨林》對這段「悲劇愛情」也有評價。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純粹是意淫。

不過,《留德十年》成書於1991年,季老早已享譽國內外,相信沒有必要在文中為自己杜撰花邊新聞。那麼,他和她一定相愛過。伊姆加德終生未嫁也是事實,至於是不是為了守候這份愛情就不得而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大師 的精彩文章:

蘇東坡書法為什麼是宋朝第一?賞完跪拜了!
民國名流:我們對父母的感情都是又愛又恨
乃寅恪:討老婆能力不如人,沒什麼好丟人的
梁啟超書法欣賞,果然大師風範
此元帥厲害,娶六個老婆,生了14個孩子,兒子有少將、中將、上將

TAG:民國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