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基層醫療最重要的10件事▎專家點評

2017年,基層醫療最重要的10件事▎專家點評

2017

漸行漸遠,2018悄然而至!

作為「十三五」開局的第2年,2017 年的醫改政策大招頻出。在歲末年初、新舊交替之際,《中國社區醫師》雜誌推出「2017 年基層醫療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經過近2000 人參與的網路投票,「2017 年基層醫療十大新聞」評選結果出爐。

本刊記者現帶著行業專家、衛生行政部門及基層醫療機構管理者對這些政策、舉措、新聞事件的點評、解讀和感悟,與讀者們共同回顧、感受2017年基層醫療的改革與發展。

1.設立中國醫師節

國務院批複自2018年起,將每年的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明確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及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專家

點評

設立中國醫師節,是對全國醫生的一種尊重。醫生這份職業面臨很多的問題和困難。在這個時候,給醫師設立這樣一個節日,不但會在全社會進一步提升醫生的社會地位,也有利於醫生職業環境、生活待遇、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得到改善和解決。

同時,設立中國醫師節是對全國醫生的一種關愛,也是對行業自律的一種促進。醫師節的設

立,是告訴全社會要尊重醫生,而醫生也應更尊重自己,更應該自律、自省和自重。要讓這個節日過得有意義,就要弘揚醫生隊伍里的正能量,包括表彰先進、樹立典型等;同時要體現醫生的風采, 舉辦一些有益醫生健康的活動。

利用這個節日體現出對醫生工作、生活、健康以及其成長和進步的關心與愛護。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

2.24省開啟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從2016年的9個試點考區,到2017 年擴大至全國24 個省(區、市),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工作已經全面鋪開。

專家

29

國家多次提出要讓鄉村醫生變成「正規軍」,然而這一步似乎走得太艱難。由於沒有一個正規合法的「技術職稱」,一定程度上影響著100 多萬鄉村醫生身份的解決,與之相伴隨的養老、薪酬待遇也差強人意。

為實現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的目標,即「通過10 年左右的努力,力爭使鄉村醫生總體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逐步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為群眾提供便捷、價廉、安全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也許就是通向這一大門的唯一鑰匙。

同時,要讓鄉村醫生的崗位真正變得「有吸引力」,就要千方百計提高鄉村醫生的待遇,讓有能力的鄉村醫生願意留在鄉村。

——陝西省山陽縣衛生計生局徐毓才

3.《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出台

《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在總結梳理《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區域註冊制度、電子註冊制度、註冊信息公開和查詢制度,改進醫師執業註冊管理。

專家

點評

《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在總結梳理《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區域註冊制度、電子註冊制度、註冊信息公開和查詢制度,改進醫師執業註冊管理。

《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將醫師執業地點由過去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修改為「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所在地的省級或者縣級行政區劃」。執業醫師的註冊地點為省級行政區劃,執業助理醫師的註冊地點為縣級行政區劃,實現「一次註冊、區域有效」。醫師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執業以合同(協議)為依據,確定一家主要執業機構進行註冊,其他執業機構進行備案,執業機構數量不受限制,這有利於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平穩有序流動和科學配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服務需求。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解讀

4.《中醫藥法》正式實施

《中醫藥法》於2017 年7 月1 日正式實施。

專家

點評

《中醫藥法》作為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綜合性法律, 將黨和國家關於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將人民群眾對於中醫藥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 對於中醫藥行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醫藥法》以保護、扶持、發展中醫藥為宗旨,著眼繼承和弘揚中醫藥,強化政策支持與保障,堅持規範與扶持並重,注重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有利於促進中醫藥的繼承和發展,有利於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有利於保持我國作為傳統醫藥大國在世界傳統醫藥發展中的領先地位。

——甘肅省衛生計生委甘培尚

5.最高人民法院發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專家

點評

《解釋》可喜之處有三方面: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對當前審判實踐中亟需解決,且有一定普遍性的問題,如舉證責任、鑒定程序、責任構成、責任承擔等作了細化規定,統一了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的裁判尺度。

二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一手抓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活動,一手抓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長效機制建設, 為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步入正軌夯實根基。

三是針對司法實踐中如美容問題引發的糾紛如何適用法律、對醫療損害鑒定意見如何進行質證、對緊急救治情形的法律適用如何規定等新爭議, 既尊重醫學自身特點規律, 合理分配醫療風險, 又注意平衡好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與保障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關係。

——上海市衛生法學研究會徐青松

6.醫保跨省就醫聯網結報啟動

截至2016 年底,我國已有30 個省份實現了省內異地就醫持卡結算。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2017 年6 月底前,各省份均要開展跨省就醫患者轉診和結報工作。

專家

點評

當前,我國醫療資源配置還很不均衡,分級診療模式尚未建立,醫保跨省異地結算制度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國家新農合信息平台跨省就醫聯網結報服務覆蓋範圍的逐步擴大,患者到外地就醫能夠實現實時結算,這將為更多跨省就醫的參合農民提供愈加完善的醫療保障,讓廣大農民切實感受到醫改的豐碩成果。

——公共政策研究專家

7.全國基層衛生工作會議召開

2017年1月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北京召開2017年全國基層衛生工作會議。

專家

點評

基層承擔著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重任,是分級診療制度的網底,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歷來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17 年全國基層衛生工作會議的召開,再次強調了基層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家公共衛生事業將繼續對這一領域予以傾斜,提供配套的人員、技術、政策等支持,《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內的一系列要求也將得到有效的落實。

——公共政策研究專家

8.家醫簽約服務工作通知發布

5 月4 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醫改辦印發《關於做實做好2017 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2017 年,以省(區、市)為單位要在≥85%的地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專家

點評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目前改革中最有價值、最完善,對百姓最優惠的好政策。目前, 應對有需求的患者重點簽,對暫時沒有需求的患者,可以等有了需求後再簽,不要為了追求較高的簽約率,而忽視簽約服務的質量和品質。各基層醫療機構應按照協議約定內容保質保量地向簽約居民提供服務,實事求是、有序推進,逐步提高居民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感受度和滿意度。

——上海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9.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管理辦法頒布

《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對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參加醫師資格考核和執業註冊給出了指導意見。

專家

點評

《中醫藥法》的頒布是一件振興中醫又施惠於全民的好事。在中醫藥政策、法律與管理方面有許多新的突破。與其配套推出的《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該《辦法》對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開闢了通過考核獲得醫師資格的新渠道,這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和可獲得性,壯大基層中醫藥服務隊伍,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對於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邊遠地區群眾享有中醫藥服務的權利具有重要意義。

——吉林省延邊州中醫藥管理局古懷明

10.基本公衛服務規範(第三版)發布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 第三版)》合併了《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範》和《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範》,對有關服務規範內容進行了修改完善,精簡和優化了部分工作指標。

專家

點評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的發布,是邁向實質性醫改的堅實一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 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 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 是解決公民個人或者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或者因貧而延擱基本診療可靠的保障性措施。

清華大學法學院原院長王晨光教授在《衛生立法應凝聚社會共識》一文中提到:「 健康權屬於『 積極人權』, 需要通過政府、社會、其他組織和專業人員的幫助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實現。」具體來說,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就是「全民均等化地免費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的第一步。

因此, 貫徹、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不僅僅只是公共衛生問題,更是政治任務,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石!

——江蘇省衛生法學會胡曉翔

2018,新年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醫之家 的精彩文章:

哪些行為應懷疑兒童多動症?
鄉村醫生如果還有這種觀點,就落伍了!
呼籲!不解決報名資格問題,村醫轉型難
村醫實用:兒科急症一定做好這些檢查

TAG:村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