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寒地凍的小寒,糍粑最暖心

天寒地凍的小寒,糍粑最暖心

這是谷小閑重慶回來後自己搗鼓的紅糖糍粑

我這幾天的手機,

打「吃吧」這個片語,

自動排在前面的是「糍粑」這兩個字。

這個要怪蓋蓋蟲,

她去重慶郊區打秋風,

發的圖片就是老鄉打糍粑。

其實打糍粑就是做打糕、做涼糕,大家都覺得那是韓國日本的小吃,喜歡吃的人覺得吃得很洋氣是嗎?

其實,在大唐以前,他們根本就不會做,連稻米種植都不會,不信你問問東渡日本傳經解惑的鑒真大和尚。那時候他們派來的「遣唐使」都是來「求種子」的。

但是我們卻自己把自己的民俗弄丟了,這種鄉下人的粗活是許多時尚人士不屑一顧的。甚至我,長到這麼大也沒在祖國看過打糍粑的鏡頭。我真是孤陋寡聞得可以了。

第一次看到這個「舂米」的節目還是在日本的鄉下,那是特意給我們一行人安排的民俗表演。

台上表演一些日本民間神鬼劇的間歇(大和民族是信鬼神的),兩個頭上系白毛巾的大漢出場。他們把蒸好的糯米放進木頭桶里,然後動作誇張地輪番用木槌敲打。不一會兒,就有人端著小碗挨桌發放,裡面又韌又彈的糯米糕裹著甜香的紅豆餡,一碗里就一小口那麼點兒,吃完了還想吃,但是沒有了。

後來編美食版的稿子,才知道這個就是我們江南地區的打糍粑。也才知道每年初冬時節,家家都要用當年的新糯米打糍粑,打好的糍粑可以冷凍存放,隨時取出來,炸烤蒸煮炒,都是美味。

這個打糍粑呢,就是南方冬季鄉里最熱鬧的一件事,在鄉下算力氣活,由男人們完成,也是顯示誰家男人有力氣的一個遊戲。據說當年侵華日軍打到中國南部地區,士兵們還把打糍粑當成一個集體鍛煉身體的項目,對比骨瘦如柴、沒有肌肉的中國士兵,顯得很強壯。

蓋蓋蟲那年不遠千里給我寄來了兩塊重慶鄉下的糍粑,就像兩塊板磚。她說老鄉告訴她就泡在水裡,吃的時候切一塊,我覺得這個保存方法不適合北方,屋裡太熱容易變酸,室外凍在冰里吃的時候拿出來也費勁,我只能凍在冰箱里,缺點是拿出來製作的時候,有點干,會掉角,不那麼美觀。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才知道咱東北最冷那「嘎達」的糯米也可以製作成類似糍粑的美食,只是東北人不先煮熟糯米,而是水磨之後,直接凍成一坨一坨的。孔豬豬回老家的時候,特意背回來一大坨,她說他們老家,管這個叫做黏面兒,吃的時候要化開。

這個化開太不容易了,有一次她就想砍一半兒給我,但是化了一夜她也砍不動,只好都給我了,算偏得哈!

化開後的黏面要加一些水調成糊狀,旺火上鍋蒸20分鐘之後,揉成麵糰,放涼,就可以跟糍粑一樣煎炒烹炸了,我用它做過風靡的麻薯軟歐包,簡直是太好吃了,至今我都不敢嘗試用糯米粉做麻薯,就是怕失望啊!

跑題兒了!麻薯是麻薯,糍粑是糍粑,我們繼續聊糍粑!

了解了糍粑的前世今生,我覺得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我們北方人也可以做出糍粑這種美味小點心。

應景這個事是我一直倡導的,我那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師傅說我總寫吃的有點俗,可是我一直覺得神和仙兒是天上人間轉換著玩的,要是有機會做神仙,我也要做個煙火神仙。不能忘了吃。這個小寒天,我必須吃上糍粑!自己做的糍粑!

今年的新糯米4元一斤,我果斷買了2斤。不過我決定就煮2杯米,自己搗搗就得了。

按照步驟,周六晚上我就把2杯糯米泡上了,要泡12小時以上,泡透,然後電飯鍋做成米飯。泡米的水要比平時做米飯的水多一點,泡好直接煮飯,我是用預約功能的,12小時後自動出飯。

後來我研究了一些下廚房裡的帖子,是要撈出來上籠屜蒸熟的,我也如法炮製了一下,覺得蒸的更Q,口感好,煮飯的話,不小心水多了,就不太好操作,做出來的糍粑也不夠彈。

然後是把糯米飯盛出來,裝到一個保鮮袋子里,用酒瓶子啦走棰啦之類的碾壓敲打。這個我是跟澳洲妹妹「二姐駕到」學的,她在澳洲練就了做驢打滾的手藝,據說在當地很受歡迎。總之最後,墊著保鮮膜就把米粒都壓緊搗碎了,嘗一口,很Q。

接下來呢,在鋪平的糯米餅上抹上豆沙餡,煮的買的都行,然後用保鮮膜卷緊。冷藏。

最完美的是有豆粉啦,炒熟的豆子磨出粉也行,豆粉小火炒熟也行,晾涼以後,讓那個很Q的長條「糯米驢」在豆粉上滾一下,就是著名的「驢打滾」了。

我沒有豆粉,就用炒熟的糯米粉滾一下,味道差不少呢!

不過還是真的好吃得不行。實話告訴你,我在糯米香買過三次,都不屑地扔了,什麼啊,又硬又不彈,口感渣渣的。

為了把「驢打滾」卷得周正一點,我裁掉了多餘的邊邊兒,特意凍了一晚上,看看凍過之後的口感,第二天早上,微波爐加熱一分鐘,撒上花生碎和砂糖,做了個小吃。蠻好。

我的糍粑情節圓滿了。不過谷小閑的看起來更圓滿!

那天她在群里上傳了這張圖,就有人說:別告訴我這是你做的啊!她說就是我做的啊!那個人就訕訕地去玩一個叫跳一跳的遊戲了!

其實,糯米糍粑還有很多種玩法,我做了一鍋飯砸實壓扁了凍在冰箱里,偶爾拿出來一塊常溫化開,裹上雞蛋煎一下,撒上花生碎和砂糖,就是一道香甜可口的小吃。如果加上紅糖和水燉一下,又是另一種味道,去過成都的人肯定也吃過一種叫「三大炮」的小吃,10元才給三個小球球,好吃但是太貴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就想告訴大家,你喜歡,不妨也試試?一點都不難。

撰稿:李艷彬

編輯&製作:李艷彬

責任編輯:王百會

圖片:谷小閑、九兒、資料圖

----------------------------------

南來客,北往客,南來北往大連客。

大連客,大連人的生活雜誌。

引領健康、時尚、快樂的生活方式。

敬請關注大連客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客 的精彩文章:

相約旅順博物館,探秘絲綢之路上的神秘王國!
一大波新年音樂會來襲,場場精彩震撼!
隔住玻璃親嘴兒:讀巴別爾
過冬「蒸」得好,閨女家才蒸蒸日上!

TAG:大連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