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周恩來逝世42周年,今日中國,如您所願!

周恩來逝世42周年,今日中國,如您所願!




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你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當年送你的十里長街,如今已是十里繁榮。




這盛世,如你所願,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2018年1月8日,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的日子,紀念,緬懷。





閱兵期間,這張周總理的圖,戳中了眾多網友的淚點。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總理任期,日理萬機,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離去,骨魂灑向祖國大地,身後沒子女也沒財產,卻有十里長街百萬群眾灑淚送別。




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曾評價的:「周恩來付出的愛最多,他得到的愛也最多。」






透過珍貴老照片,回顧一生經典瞬間






1912年,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時的周恩來。





1917年9月,周恩來赴日本求學,後排右一為周恩來。





五四運動時期的周恩來





抗日戰爭初期的周恩來




1940年9月,周恩來和鄧穎超合影。





1943年,延安整風時的周恩來





1952年8月,周恩來與毛澤東在北京先農壇體育場觀看解放軍體育運動會的比賽。





 

1954年,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





1955年4月,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




1971年的周恩來






1975年1月,周恩來在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抱病作《政府工作報告》。




周恩來的十一條家規




周恩來嚴於律己,勿使有一點灰塵,不留下一點遺憾。




周恩來侄女周秉德為「周恩來家規」正名,詳解「十一條家規」:




第一,在外面不要講與他的親屬關係,要做一個普通學生、普通勞動者。




第二,不能因為他是國家總理,就有任何的特權思想,更不能夠要求有什麼特殊照顧。周恩來專門講,這是我們共產黨和其他政黨的不同所在。還有是不論上學、讀書、工作和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夠依賴家庭,要自我奮鬥,革命要靠自己,注意培養自己的自主能力,防止產生對家庭的依賴思想。




第三,要充分認識我們的封建沒落家庭思想觀念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四,選擇學業、工作都要從國家利益出發,以國家需要為標準,盡量到基層、到邊疆、到最艱苦的地方。




第五,要艱苦樸素,刻苦工作,不能講吃講穿,更不能追名逐利。他最常說的,當年我們鬧革命,幾十年的幹革命,隨時準備犧牲,從來沒有想到過在奪取政權以後還當什麼官,想起幾十年以來犧牲了那麼多的戰友和同志,他總是講,我們只是倖存者。所以,我們沒有權利不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第六,不能在伯父伯母這裡解決家庭以外的任何事情。




第七,中南海周末有電影、晚會什麼的,自家晚輩不能夠隨便去。如果是周六可以,如果是周日,就得回學校上晚自習,一定要回去,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第八,教育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幫助。我們兄妹都參加工作以後,有的弟弟妹妹上山下鄉時間長了,條件非常艱苦,需要有一些資助,伯母就讓我們兄弟姐妹互相幫助。




第九,要求晚婚晚育,在擇偶上要考慮到志向是一致的,人品是主要的,其他是次要的。




第十,對秘書和工作人員要有禮貌,主動打招呼。




第十一,不可以專程到北京來看他。










周恩來的外交風采




日內瓦舌戰十六國



1954年4月21日,日內瓦和平會議在瑞士召開。東西方國家的外交官員匯聚日內瓦,圖中為中國時任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圖片來源:東方IC)




1954年4月,解決朝鮮問題和恢複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議在日內瓦舉行。不久前還在朝鮮戰場上短兵相接、仍處於敵對狀態的中美兩國代表同時來到日內瓦。這是中國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國際會議,中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與以杜勒斯為代表的「十六國」在日內瓦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激戰。周恩來通過台前幕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不但打擊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囂張氣焰,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萬隆會議立國威





1955年4月19日,周恩來總理在亞非會議全體會議上作補充發言。這18分鐘「求同存異」的補充發言征服了全場,樹立了新中國真誠友好的形象。




1955年,萬隆會議,即第一次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召開。據當時的中國駐印尼使館外交官黃書海介紹,萬隆會議有三個危機,但都被周總理化解了:第一個就是克什米爾公主號暗殺事件,當時如果周總理決定不參加,那就沒有萬隆會議了;第二就是會議一開始他們就對中國政府群起而攻之,總理現場起草發言稿,

第一句話是「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不是來吵架的」,第二句話是「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的而不是來立異的」,現場的緊張氣氛立刻被扭轉過來;第三就是開會後要拿出什麼成果,總理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與其他國家妥善處理分歧。




在此次重要會議上,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強調求同存異,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活動,從而為新中國贏得了尊敬,贏得了朋友。




宴請尼克松 智選歡迎曲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為尼克松一行舉行國宴。周恩來為了讓尼克松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特地挑選了尼克松就職時選的曲子,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極為智慧的選擇。

尼克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這一段時寫道:「當我聽到這首我熟悉的美國民歌時,心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




宴會中雙方祝酒後,周恩來舉著酒杯向美方代表人員逐一敬酒。雖然周恩來的酒量是出名的好,但其實那時他已經開始尿血,人也開始消瘦,醫生明確告訴他要控制酒量,要休息,但他憑著巨大的毅力堅持工作。事後,周恩來說:「要在過去,這點酒根本不在話下。」此時的周總理已經是一位74歲高齡的老人。




以數字對比反擊印度挑釁





1960年4月20日,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新德里並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左)舉行會談。(圖片來源:中華網)




1960年4月,周恩來為解決中印邊界問題訪問印度。在一次談判中,印方提出這樣一個挑釁性的問題:「西藏是什麼時候成為中國的領土的?」




周恩來不假思索地回答:「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講,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了。」印方耍賴說:「時間太短了。」周恩來沉著冷靜、非常巧妙地回擊道:

「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了,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麼,美國建國到現在還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就不成為一個國家了?這顯然是荒謬的。」




周恩來出其不意地通過700年與100年的數字比較,駁得印方啞口無言,尷尬至極。這時,會談席上的印度副總統由衷地說:「中國總理是雄辯的!」




智答美國記者





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外國友人眼裡的周恩來





1972年2月23日,北京,尼克松總統幫周恩來總理脫下外套。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周恩來待人很謙虛,但沉著堅定。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領袖們》一書中說:「我1972年訪問中國期間,周恩來無與倫比的品格是我獲得的最深刻印象之一。他待人很謙虛,但沉著堅定。他優雅的舉止,直率而從容的姿態,都顯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風度。」




尼克松訪華時,他了解到周恩來一隻手臂受過傷,不太靈活。當周恩來到釣魚台拜會尼克松時,站在樓廳門口迎候的尼克松滿臉笑容地走到周恩來身後,主動為周恩來伸手脫掉了呢子大衣。





1972年9月2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北京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圖片來源:中國網)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周總理無論是作為政治家,還是作為人,都是出類拔萃的。




1972年9月,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應周恩來邀請訪華並與中國政府簽署了《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回國後,他無不遺憾地說:「周恩來是一位美男子、實幹家。周恩來和我很投緣。和周總理見面,說第一句話之後我就感覺到:和這個人合作一定能把事情辦好。如果周總理不符合我想像的話,我很可能就乾脆回日本了……周總理無論是作為政治家,還是作為人,都是出類拔萃的。」




無獨有偶,田中角榮也曾為周總理脫風衣。當周恩來陪同田中進入下榻的房間時,由於周恩來的右手在抗戰時期受過傷,每逢脫風衣或其他外套時,總少不了在場的人幫他一把。這次不等翻譯出手,田中就奔上前去替周恩來脫風衣。事後田中角榮提起這段時還說,「周總理因戰爭時期受過傷……我看到周總理右手的樣子,心想這是和日本打仗時受的傷。」




聯合國前秘書長哈馬啥爾德於1955年在北京會見周總理後,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與周恩來相比,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




肯尼迪夫人傑奎琳:「全世界我只崇拜一個人,那就是周恩來。」




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周恩來是我唯一的偶像!」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對西方記者說:「你們認為我是難以對付的話,那你們就等著與周恩來打交道吧。」




敬愛的周總理,願這盛世,如您所願。




綜合:中國新聞網、新華網、人民日報、羊城晚報等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為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血戰老山!對越自衛反擊戰最殘酷一幕
神仙豪宅!從未見過,太漂亮了
警惕!這個放倒外國年輕人的新型「絕症」流入中國,中國人要小心了!

TAG:掌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