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堯舜禹時期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堯舜禹時期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黃帝被尊為「天子」(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的時代,帝位都是傳給家族裡最賢能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禪讓制。黃帝死後,禪位於兒子少昊(本名姬己摯,又名玄囂,黃帝長子)。少昊死後,眾人推舉他的侄子顓頊(zhuān xū)即位。顓頊死後又禪位於他的侄子高辛(黃帝的曾孫、少昊的孫子),是為帝嚳(kù)。帝嚳死後,帝摯因是帝嚳的長子而受禪接帝位。帝摯得位後荒淫無度,才九年,諸侯廢之,而推尊其弟帝堯為天子。後面帝堯禪位於帝舜,帝舜禪位於帝禹。帝禹後面就沒有了禪讓,他傳位給兒子夏啟,從此「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五帝世系圖

《史記》中記載的是從黃帝開始到漢武帝元狩元年之間的歷史,時間跨度長達3000多年。其書中提到了所謂的「三皇五帝」,三皇即伏羲、女媧、神農氏,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帝嚳、堯帝和舜帝(圖中黃色字體標識)。雖然目前關於「三皇五帝」的具體名號尚存爭議(各家說法都不同),但有一個共識就是「三皇五帝」肯定是上古時期大家認為最最賢能的那幾位「天子」。

三皇五帝圖

禪讓制在上古時期是比較流行的權力交接方式,當時的「天子」只不過是部落聯盟的首領,部落間有什麼事由其召集大家一起商討解決。所以「天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必須是一個才能突出並且富有威望的人,禪讓制也就應運而生!它在堯舜時代被發揚光大,在禹時代被終結。

網路圖片

堯是黃帝的後人,按輩分講黃帝是堯的爺爺的爺爺,堯最為人們稱道的地方是禪位給出身貧寒的舜。他在位的時候,認為自己的兒子丹朱凶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岳(四方諸侯之長)商議,請他們推薦帝位人選。四岳推薦了舜,說這個人相當不錯,不但很有孝行,而且辦事也很有能力。堯開始也不太相信,決定先考察一番!於是他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看舜是否能理好家政,結果娥皇女英恪守婦道,不但家庭關係處理得十分妥善,還能夠正確的處理家庭矛盾並感化家人,使他們改惡從善。經過三年各種各樣的考察,堯覺得舜這個人德才兼備,深得人心,無論說話辦事,都很成熟可靠,必定能夠建功立業,於是決定將帝位禪讓於舜。

帝堯頭像

舜在位期間,命禹擔任司空,治理水土,盡心治理水患,身為表率,鑿山通澤,疏導河流,終於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樂業。當比之時,「四海之內咸戴大禹之功」,「天下明德皆自大禹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舜在年老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兒子商均不肖,因此決定傳位於威望很高的大禹。

禪讓制和世襲制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 豫州、益州、雍州九個行政區域)便於統一治理。

大禹治水

啟是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從此天下由「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下有個叫「有扈氏」的部落不幹了,他們對啟破壞禪讓制的做法十分不滿。啟剛即位的時候在鈞台(地名)大宴各地部落首領,「有扈氏」則怒而不去,於是啟以「恭行天之罰」的名義討伐不服從他的有扈氏,他們大戰於甘(地名),啟擊敗了「有扈氏」,鞏固了政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楚國八百年的歷史原來這麼簡單(二)

TAG:歷史人物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