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日記有感-修身篇

曾國藩日記有感-修身篇

距離2018,已經過了6天,1.6%已過

寫於01.06 在家中

原創 1/121 動筆於周六下午16:38,完筆於19:00

今天談《曾國藩日記》修身篇,日記有感總共分八部分

悟道、修身、國事、家事、讀書、寫字、品鑒、夢境

前言

2018已來,更可怕的是2018已過1.6%。時不我待,時不再來。今年在公眾號寫作上定了第一個小目標,寫121篇原創公眾號文章,平均每3天一篇。本篇是第一篇。

上篇寫了《曾國藩日記有感悟道篇》,《悟道篇》講的是曾氏他對天、地、人的「方法論」概括,而本次要寫的《修身篇》,更偏重曾氏自我修身之道。《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為本,修身為始。本篇將分三個部分,一是將曾國藩修身的開始,二是講曾國藩日記中自我反思,最後是講曾國藩的修身的藥方。

下苦功,遇良師益友

三十歲的曾國藩,總共經歷七次考本科(秀才),一次考碩士(舉人),三次考博士(進士)的坎坷經歷。從他開始,改變了曾氏家族過去五百年都沒有位列秀才的歷史。曾國藩,自知不是一個聰明人,但他絕對是一個智慧的人。他知道「天下之至拙可勝天下之至巧」,所以在仕途上一次不行就多來幾次,最終點了翰林。

曾國藩的官是從七品的檢討(放到現在應該是個副處級幹部),官職不高,但自此他遇上了一批同路人。人最終要去往何方,需看看同行的人。其中一位師友,號鏡海先生,姓名唐鑒,正三品朝廷大員(副部級幹部)。此人勤於著述,學問威望在當時頗高,是曾氏這幫年輕人的精神領袖。唐鑒給曾國藩指出兩點,一是檢身之要,要以朱熹的著作作為日常的功課,聯繫自身,身體力行自省自檢,不可說一套做一套。二是讀書學問之要,要真正地弄通,弄精義理,簡單來說就是事物的本質原理(就是事物的WHY以及WHY的WHY)。 自此,曾國藩自己給自己取了一個字"滌生」,即"滌舊生新",從中可見曾氏對這次與唐鑒的會面有多大的收穫。這兩條精要也作為曾國藩畢生的功課。

取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

曾國藩有一副對聯「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在日記中經常出現罵自己「無恥」,「好色」,「禽獸」之類的字眼,對自己的毛病都是痛下狠手,並且還把自己的日記發給他的朋友傳閱和監督。其中有一篇是他想去看看一位官員有個貌美的小妾然後反省自己過於好色,不知道那官員看了會作何感想,其他還有很多,摘取部分讓大家了解一個真實的曾國藩。

(一)愛好水煙,日記中不只一次砸碎水煙袋,並且發誓永不再抽。戒煙曾出現過多次,可見曾氏也是尋常人,需要幾番幾次,最後把煙給戒了。

(二)怠慢朋友,朋友們覺得曾國藩清高簡慢,他自我反思主動拜訪朋友太少,但是拜訪太多又認為自己是巧言令色之徒。

(三)欺世盜名,多篇日記中曾國藩覺得自己欺世盜名,痛罵自己。有些是與人爭執,爭勝了覺得自己欺世盜名,有些是寫了一些詩文,回去後又罵自己欺世盜名,連寫日記傳閱給朋友們,也覺得自己欺世盜名。

(四)不誠實,朋友寫了一些文章請他品評,他讚賞了幾句。晚上寫日記,又覺得自己言不由中,把自己罵了一頓。

(五)愛惜名聲,各種活動朋友,自己不想去,但是還是去了。怕朋友說自己不禮貌,愛惜自己的羽毛。

(六)太奢侈,曾國藩四十多歲時已貴為兩江總督(從一品,放現在也是正國級幹部),居然覺得自己外出坐的車馬、船隻太大太好,家人用八兩銀子打造一個銀壺來燉湯,(主要是防毒害),他都覺得過於奢侈。

以上的問題不一而足,為什麼我朝太祖說的"予以近人,獨服曾文正公」從中就可以知道一些。一個大廈將傾倒的朝堂,有這樣一個人挽狂瀾於既倒,難怪晚清有了「同治中興」。

曾氏的修身藥方

談了那麼多,來講講曾國藩的修身藥方。這個可能是後人最最關心的,所謂「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我不知道能不能複製,但是藥方可以複製是真的。曾氏給自己下了十二項藥方。

(一)敬,人要有敬畏之心,人要衣冠整潔,人要專心專意,人要嚴謹、認真、恭肅。

(二)靜坐,每日尋片刻時間,如鼎之坐,體驗昇陽來複之心,感天地之化。

(三)早起,根據《朱子家訓》「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悉」。

(四)讀書不二,一本書沒看完,決然不看第二本。每日讀書十頁,誤求快速,但求思通想透。

(五)讀史,每日讀史十頁。

(六)謹言,少說顯能的話,少說虛偽的話,少數偏激的話。

(七)養氣,孟子說我善養我浩然之氣,心中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制勞,節制欲,節制食。

(九)日知所亡,每天記錄一些值得記錄的事情,勤做記錄與筆記。

(十)月無忘所能,每月要檢驗自己的能力,以免時間久了荒廢。

(十一)作字,每天寫一個小時的字,曾國藩是晚清著名的書法家,愛好書法,故有此項。

(十二)夜不出門,對自己夜晚出去聚會耽誤功課要儘力戒除。

這十二道葯,貫穿了曾國藩一生,也成就了他一生。在曾國藩離開人世的最後一天里,曾國藩依舊筆耕不輟。他或許不知道,時隔百年,清朝雖然亡了,但是他留給後世的依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自陸家嘴的攻城獅 的精彩文章:

TAG:來自陸家嘴的攻城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