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紀念,緬懷!

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紀念,緬懷!

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你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當年送你的十里長街,如今已是十里繁榮。

這盛世,如你所願,

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2018年1月8日,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2周年的日子,紀念,緬懷。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同志的卓著功勛、崇高品德、光輝人格,深深銘記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

鮮為人知的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其實也是位大詩人,他文學功底深厚,熱愛寫作,早年有感而發,寫過一些詩歌。後因事務繁忙,就很少再寫,現存的詩,十分罕見。

《春日偶成(二首)》

極目青郊外,煙霾布正濃。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蹤。

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這是目前發現的周恩來最早的詩,發在1914年10月《敬業》雜誌創刊號上,當時他只有16歲。第一首頗有政治意味,似與當時的孫袁之爭有關。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

相逢萍水亦前緣,負笈津門豈偶然。

捫虱傾談驚四座,持鰲下酒話當年。

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

待得歸農功滿日,他年預卜買鄰錢。

東風催異客,南浦唱驪歌。

轉眼人千里,消魂夢一柯。

星離成恨事,雲散奈愁何。

欣喜前塵影,因緣文字多。

同儕爭疾走,君獨著先鞭。

作嫁憐儂拙,急流讓爾賢。

群鴉戀晚樹,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遊舊,臨岐意悵然。

這首詩是1916年4月,周恩來以筆名「飛飛」發於《敬業》第四期的作品。詩中的蓬仙兄指張蓬仙,吉林人,是周恩來在南開學校的同學,當時他們發起了一個學生社團「敬業樂群會」,張任會長,周任副會長兼《敬業》主編。

《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

茫茫大陸起風雲,舉國昏沉豈足雲。

最是傷心秋又到,蟲聲唧唧不堪聞。

1916年,周恩來寫下此詩表示反對:張勳在徐州訂立的北洋七省軍事攻守同盟,妄圖復辟封建帝制的行為。

無題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此詩作於1917年夏周恩來東渡日本時,是周最著名的詩,曾入選高中語文課本。「掉頭東」實用梁啟超東渡詩「掉頭不顧吾其東」。

《游日本京都圓山公園》

滿園櫻花燦爛,燈光四照,人聲嘈雜。

小池邊楊柳依依,

孤單單站著一個女子。

櫻花楊柳,那個可愛?

冷清清不言不語,可沒有人來問她。

《四次游圓山公園 》

四次來游,滿山滿谷的「落英繽紛」;

樹上只剩得青枝與綠葉,

更何處尋那「淡紅嬌嫩」的「櫻」!

燈火熄,遊人漸漸稀,

我九天西京炎涼飽看;

想人世成敗繁枯,都是客觀的現象,

何曾開芳草春花,

自然的美,無礙著的心。

在日本留學兩年期間,周恩來共創作了四首詩,均刊登在覺悟社機關刊《覺悟》雜誌上。

《為江南死國難者誌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發表於1941年1月18日重慶《新華日報》,表達中共對「晥南事變」的抗議。很多人認為這只是題詞,不是詩,因為不押韻,卻不知葉、急屬入聲通押,實是四言詩。

《歡迎和悼念》

正值歡迎志願軍勝利歸來興奮之餘,又臨悼念前往阿富汗和阿聯文化訪問遇難烈士大會前夕,思潮起伏,長夜難眠。念及毛主席整風思想中忠於人民、提高風格、獻身海外、戰勝自然諸義,因成俚言四句。我不能詩,專此聊以寄懷。

粉身碎骨英雄氣,

百鍊千錘鬥士風。

走石飛沙留俠跡,

上天入地建奇功。

這首詩作於1958年10月底。從小敘來看,是為了迎接志願軍歸國和紀念不久前因飛機失事而罹難的鄭振鐸、蔡樹藩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文 的精彩文章:

昨日剪桃修幾樹,忽如一夜李花開

TAG: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