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過在溫哥華用筷子吃牛排嗎?

想過在溫哥華用筷子吃牛排嗎?

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作者饒恕:四歲的時候在上海,奶奶帶我去吃西餐,由此開始教我西餐的餐桌禮儀。當然,中餐規矩更是日日耳提面命,扶碗姿勢不對要打手的。小小的我常常暗自忿懣奶奶為什麼要求那麼高。長大後發現,原來大家認為吃相優雅表示出身高貴、有教養。由吃飯的動作、方式可以看得出一個人家裡有沒有錢、受過什麼教育、哪裡人……看來中國人一個不落全都能去FBI做行為分析師。只不過我們的招數在別的地方就不靈了:臉書主人小扎與太太坐在廣場台階上吃漢堡包,飲料薯條都在地上。呃,這會被我們分析成討飯的。

不論是小說故事裡,還是現實生活里,總有咱國人笑話那些沒學過西餐禮儀的人,電視劇里演出「下里巴人」的橋段常常就是筷子吃牛排,大家也都覺得很好笑。這個經典的哏應該是源於《紅樓夢》里的林黛玉所謂「攜蝗大嚼圖」吧。我卻一直在這件事情上找不到笑點,總覺得他們欺負劉姥姥。書中後來的情節也證明曹雪芹先生並沒有很讚美富貴小姐們的嘲笑態度,反而是賞了這種態度一個狠狠的嘴巴子。

到了溫哥華,常見有中文帖子在網路上曬如何深諳西餐之道——表示活得比較高級。那些不會的人因為自己不懂西餐禮儀而感到不適,而那些懂點西餐禮儀的就會轉過頭嘲笑自己的同夥。我覺得這很幼稚無聊。

把這件事倒過來想一下。見過「非我族類」到中餐館吃飯而不會用筷子的。中餐館也通常備有刀叉給他們使用,我們在旁邊有覺得人家「沒教養」么?沒有哇。因為我們知道他們「非我族類」,不會用筷子,所以沒什麼好嘲笑的。

文化是平等的。西方人又不是怪獸,當然有同樣的理解能力。我遇到的加拿大人可從來沒有嘲笑過誰吃飯的方式有什麼不妥。我有其他族裔的同事用筷子用得比中國人姿勢標準,也有會說中文的年輕華人根本不會用筷子。而我們和同事們聚餐於某高級餐廳,居然大家你嘗嘗我的,我嘗嘗他的,還常有人用手捏著食物吃!

我每次這麼跟人說,就會有國人笑我說溫村太土。告訴說在巴黎進高級法餐廳,如果你問侍者要Ketchup(蕃茄醬),可能會被拒絕服務!我不知道真假。但是我相信,如果是真,那餐廳所強調的是對廚藝的尊重,而不是你會不會優雅地落座、放餐巾和用刀叉。

既然西方人並沒有要嘲笑我們,那為什麼我們自己人嘲笑自己人不會吃西餐?其實是我們自己文化里的殭屍作梗罷了。有個很年輕的中國朋友老氣橫秋地跟我說:「在中國如果到人家吃飯沒規矩,老一輩人瞧著,心裡就是看不起的。所以到人家西餐廳吃飯也一樣,你不懂規矩肯定受人歧視。」唉,還推己及人。

我們喜歡小心翼翼地效仿比我們顯得高級的人,在他們面前「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紅樓夢》脂批本第三回)——我們像林妹妹一樣,暗自度量自己在人群中的階層,效仿比我們高階的,盼望自己被接納;輕看比我們低階的,把他們當作笑料。但是我們在2018年的溫哥華還需要像可憐的林妹妹這樣小心小肝地過日子么?

對我來說,等待人的接納,不如主動進攻一下。嗨,你好,我是中國人,我喜歡用筷子,對刀叉不熟悉。介紹完自己的習慣與喜好,等於是與人劃好了邊界,旁人可以更直接地知道如何與我們相互尊重。只要不是變態,沒有人願意故意觸碰別人邊界線。我說了對刀叉不熟悉,誰還要來跟我計較姿勢對不對、順序錯沒錯呢?

我完全不反對學習各種文化中的餐桌禮儀。我說的是我們的心態——我們學習別人的文化居然只是為了「不讓人笑話、看不起」。這種心態才是讓人笑掉大牙的事情。我們像青春期的少年一樣,以為全世界都在看著我們,似乎要麼為我們喝彩,要麼趕我們下台。最終我們長大成年後會發現,每個人都只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並沒人有空天天看我們的舉動。吃個西餐吃得優雅與否,真不會有人注意。

懂得各種餐飲文化當然是很有用、也很有趣味的一件事。我們藉此可以在聚會中對不同文化的朋友表達尊重、誠意與親切,而真正具有普世價值的禮儀其實是真誠。誠意的表達中包括了坦誠的提問。如果我們不會或不懂什麼,直接提問可以避免造成尷尬的情況。比方講,如果發現自己分不清餐桌上幾把大小不一的刀是做什麼用的,問一下侍者就知道啦!(如果侍者嫌棄我?不給小費嚕。)我就問過類似的問題,人家很高興地跟我解釋一通,並沒有任何一點輕視的表情。學習是好事,可是擔心吃西餐不懂規矩會被西方人嘲笑就多餘了。自己嘲笑自己那就太奇怪了。

寫到這裡想起一件事:中餐館常備有刀叉,不知道西餐館有沒有備筷子的?嗯,要去一次頂級牛排館,叫一塊上好的牛排,然後問他們有沒有筷子,看結果會怎麼樣。我想想就很好玩。哈哈!我相信將會有一個很好笑的故事可以講,但是要下很大決心才能去。

上好的牛排太貴。

饒恕:多重性格的上海女人。有很多朋友,喜歡酒和香水。喜歡顯擺自己,驕傲卻不是很討厭。笑點低,哭點高。智商低,情商也低。作為一名BC省的兒童與青少年教養諮詢師,常年與孩子們為伍,為了他們一時歡一時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溫哥華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路邊施捨,道一句聖誕快樂
馬寶組合屋事件背後暴露出的是族群和階級日益撕裂的溫哥華
如何海運明式傢具到溫哥華 一解思鄉之苦?

TAG:這才是溫哥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