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你讀經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六

為你讀經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六

今天是羅玥陪伴您的第79天

今天繼續為您讀誦閔智亭道長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註解》,讓我們一起學習。《清靜經》為《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的第一部經,道教徒日常持誦。雖然篇幅短小,僅四百字,但是義理精深,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道教經典。

第六段:

左玄真人曰(50):學道之士,持誦此經(51),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52)。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53)。

[注釋]

(50)左玄真人曰:左,指陽。玄,指一。左玄是道君之號,得一真人,是立其左右陰陽一的意思,所以稱左玄真人。左玄真人號法解,大慈大仁,多請問因緣,下游五濁,救拔一切、復歸三境。侍從尊慈,太上保之,稱其名號。學仙之士,但能存一守於陰陽二炁,則為真人。何為守一,一者,道之本性,一為大也。又雲身也,所以《西升經》云:愛人不如愛身,愛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長久長存。學人未玄微,但且護形,愛炁輕物,賤名思慮不惑,則血氣和平,如此即其一可存。陰陽二炁,即坎離之用,故謂為真人之身,然後朝於太上,皆得為道之臣也。上則參於三境,下則游於十方,開導眾生,教化未悟,引接群生,普令得其道,此即為真人之所作也。(51)學道之士,持誦此經:持誦,依本曰讀,離本曰誦,學道之士,若能解心正,道念不退,依法奉修如對太上,行住坐立,常持專一,是謂誦經。(52)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神:十天,指八方和上下。《因緣經》云:每月十直齋,各有善神直日,也為善神。且人有三業六根,身形之業,故有十惡。(十惡,指淫、殺、盜、貪、嫉妒、恚、惡口、兩舌、妄語、綺語。),(十善,身不妄動,心不妄動,意不妄思,性不妄亂,耳不妄聽邪聲,口不妄言綺語,目不妄視邪色,鼻不妄受邪穢,舌不妄食邪味,識不妄受於驚怖)十善既生,十惡自滅。乃得真聖相護,此句言學道之士心常念道,持誦真經,即得善神擁護。

(53)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玉符,指玉皇之符。令人學道,功圓行滿升入仙階,先得玉皇符命,然後升仙。玉符於身而論,可明中元之事。中元,指心。學人之心,若能安靜,自然無染於塵垢,清靜而保固形神。上等之人,悟煉金液之道,以固形質。中士未悟,身外求樂,合和修鍊,以寧性命。若論出入之道,亦先固形體,然後養於神識,而形體固,形瘦力倦。神者,為彼之主,主安則外固,假如世之屋宅,無人則不能全。內外之事,也是這個道理。故經云:我身乃神車,神之舍,神之主。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又說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這是表裡相應之道。又說:神常愛人,人不愛神,神常愛人,願其人生,人不愛神,為心所憂。心也是神,其神名叫靈童,能惡能善,能昧能明,能喜能怒,能正能邪。使意馬如風,驅心猿如箭疾。巧生千種,機出萬端,皆在此神。《內觀經》云:心即是神,非青非白,非赤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人能清靜內修至道,制伏其心,心既安靜,其神則生。神生則形固,形固成神,神藉形而成,形藉神而生,形神相藉,安靜修功,形固神全。所以說:形神俱妙,內外相應,自然與道合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為你讀經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五
為你讀經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四
大家都在說小寒,我們來看看小孩如何平安度過「咳嗽季」
「嗣漢天師府長老院首席長老」加冕儀式
為你讀經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三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