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玩命工作,是年輕人最大的本錢

玩命工作,是年輕人最大的本錢

一組漫畫曾在日本火了很久,並登上各大媒體版面。畫面中的小人站在軌道旁,想著再往前一步,跳下去,明天就再也不用上班了。創作這組漫畫的是汐街Kona,緣由是15 年聖誕,一名就職僅一年半的東大畢業生高橋茉莉,因加班壓力而跳樓自殺。

加班的問題全世界都有,香港尤甚。瑞銀集團(UBS)的調查發現,全球71座城市每周平均工時為36.23小時,香港上班族每周工作逾50小時,名列全球工時最長城市。

RTHK電視台製作了一部短片《香港人的加班文化》,記錄的就是這些在的國際大都市的豪華背景下,辛勤打拚的上班族們。

當加班成為常態

羅登敬,點心師傅

工作時間:4:30am——3:30pm,6天工作

家住元朗,每晚凌晨過海到炮台山上班,3點下班,4、5點買菜回家、6點做飯,這是她的一天安排。

平時工作很忙,除了半小時吃飯,羅登敬沒有坐下來休息的機會。

GIF/2K

變相打工的現象更是令這一現象變本加厲。羅登敬告訴記者,「現在這一行人手短缺,因此工作量大,本來需要八個人的工作,但請不到人,老闆就只雇六、七個人。」

工作還影響到了她的家庭生活,長工時曾令她三年前跟丈夫離婚,現在與兒子同住。

對生活,她只能選擇坦然:「在香港,無論是否基層,長工時都會扼殺許多娛樂,和家人相聚的時間,我也沒辦法,要生存,做了這個選擇就要用另一種方式接受。」

廖頌雅,私家醫院專科醫生

工作時間:不定,6天工作

在香港,醫務人員每天工作超10小時。工作時,廖頌雅需要隨時候命。她有個傳呼機,每當接到傳呼,都要在5分鐘內回復。

GIF/1K

雖然是一名工作狂,但她也知道平衡的重要性:「工作只佔生命的三分之一,其餘三分之二是和朋友和家人的時間,或是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GIF/1K

兩年前,她和朋友組成樂隊Lilac,一起演奏。樂隊成員都是成功人士,他們嘗試在工作和生活間尋找平衡。

就像成員Samuel說的,「很多人因為沒時間而沒樂趣,其實應該反過來,不管多沒時間,都應當找到自己的樂趣,這樣才能平衡。

Bonnie Chan 客戶總監

工作時間:不定

GIF/1K

創意行業的員工,工作是不定的。

GIF/1K

也嘗試過改變,這家廣告公司的管理層,一年前嘗試推行準點下班計劃,還拍攝了宣傳短片,但收效甚微。

或許這正是創意行業的特殊性。

南中國區首席創意總監Carol Lam所質疑的:「現在要如何計算工時?人留在公司,但心不在,這也算工時嗎?反過來,我下班後看電影、吃飯,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和今天某項目有關的主意,我立馬定下,那些也算工時嗎?」

於是,要做創意,就不談上下班。

在香港,加班真的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它日積月累,嵌到人的骨子裡,現象量化到常態,以至於沒有人意識到它的存在。

世界人民都是活雷鋒

提到「加班」,其實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香港,是日本。

在日本媒體上,「過勞死」和「加班」總是聯繫在一起的。過勞死,即由於工作上的長時間緊張狀態,以及業務上的超重負荷的積累,使得人腦、心臟血管原有疾病狀況顯著惡化,有時突發性地出現腦出血、心肌梗塞等癥狀,導致人體快速死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過量的勞動強度。

20世紀後半期,日本經濟處在高速增長期,青年的勞動時間、絕對勞動總量等均都呈現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狀態。因此,「過勞死」成為日本的典型現象。現象出現後,日本很快形成了針對「過勞死」的社會救助機制——全國「過勞死」110 電話商談網路,以及「預防過勞死健康電話商談中心」,展開電話商談事務。

相關數據顯示,1988 年至 2015年中期,每年通過電話進行商談的總件數,平均達數百例之多,最初兩年(1988- 1990)甚至上千,足見該現象在日本引起的震動之大。

不僅是日本,中國大陸也盛產「勞模」。

今年11月,某直播平台王者榮耀主播孤王因過度勞累而不幸猝死,2016年6月,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站台上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

11日後,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金丹被發現在醫院宿舍逝世,年僅45歲……

他們,據同事稱,都是因為加班過度。

類似的事件新聞上屢見不鮮。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個人年均工作時在2000~2200小時之間,遠超世界平均水平(每周40小時),中國,似乎有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加班大國的傾向。

我國的《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八小時工作制形同虛設,而過度勞累,透支健康,正在成為上班族的常態。

當然,如果你認為只有咱亞洲青年擁有志願加班的偉大精神,那就大錯特錯了。

現如今,加班已成了世界千禧一代(出生於1982年-1996年)的「信仰」。ManpowerGroup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超半數的年輕人希望在65歲後退休;27%的人計劃工作到70歲以上;甚至還有12%的人想工作到死。

活力的青年人,還很擅長給自己打雞血。他們一心撲在事業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六成群體對工作前景保持樂觀,相較而言,墨西哥、中國、瑞士和德國的千禧一代更樂觀,但是日本、希臘和義大利的千禧一代相對消極。

吸不夠的精神鴉片

「每天都熬夜到想分分鐘辭職,但早晨起來,又覺得新一天的很美好。」 這是一個普通上班族的心聲。

汐街Kona擔心的是,超時勞動上班族們常有的「沒關係,我不會有事」的樂觀想法,只是因為他們在重壓下失去了正常的判斷力。

持續升級的競爭壓力,上司對於細節的過分苛求,讓缺少話語權的員工們,只能在「磨洋工」的文化環境下一邊消耗時間,一邊用精神鴉片刺激多巴胺,以保持表面的清醒和正能量。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安妮·麥基(Annie McKee)教授提出,很多上班族已經陷入了工作的「快樂陷阱」中,即雄心壯志、應該做的事,以及工作過於勤奮。

發展事業的雄心讓我們全力以赴。而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一心追求勝利,反而傷害人際關係。這樣,目標遙不可及不說,人也始終處於「身體被掏空」的追趕狀態。

「忍」字心上一把刀,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我們,「小不忍則亂大謀」。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

的確,很多時候,「自律使我自由」,但更多情況下,工作生活上一些毫無依據的「潛規則「讓我們習慣於偽裝,久而久之,面具也就摘不下來了。

21世紀,「始終在線」工作方式很流行,一些人的解決方式方法是:醒著?工作吧。

波士頓大學的埃琳·里德(Erin Reid)發現,很多男性喜歡謊報了工作時長。他們覺得超長時間工作可以讓上司高興,於是謊稱自己每周工作80小時。

一些加班的重度患者甚至還認為,沉迷工作可以消除不安全感,做完項目、寫完報告、看完郵件,能降低失控感,緩解壓力。

現實是,工作永遠做不完。用持續的無意義加班來消耗時間,只會陷入惡性循環:加班帶來壓力,壓力壓抑思維,思維影響工作本身。

來啊,邊工作邊造作

其實,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重新認識工作。

要Work,不要Labour。在最新版的牛津詞典里,後者的名詞解釋是:工作,尤指體力勞動;動詞是努力工作並做出大量貢獻。而前者,則是指:為達到某一目的所進行的,付出體力和腦力勞動的活動。

工作,應當成為幸福感的源泉。

在職場上,「成功帶來幸福」一度成為青年白領的座右銘。但心理學家肖恩·埃科爾(Shawn Achor)卻指出:幸福先於成功

工作中的投入、滿足和價值感,以及帶來的積極情感,能讓大腦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創造力和適應能力,同時讓我們更加精力充沛,更好地應對複雜局面,並做出更優的決策。簡而言之,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表現好。

正如羅素所說:從一種偉大的建設性事業的成功中獲得的滿足,是生活能夠提供的最大快樂。

當然,這裡的「建設性」不只屬於那些藝術家,普通人也可以擁有。剛分娩的年輕媽媽,完成一篇8千字畢業論文的學生黨、寫完當天推送的新媒體小編、編完代碼的程序員……任何人,只要他是自己工作的主人,堅持自己的想法,並在工作中付諸實踐,哪怕沒日沒夜地加班,至少凌晨4點的自己,心甘情願。

當工作真正變成生活,「加班」一詞也就不復存在了。

參考資料:

[1]Chief Investment Offce WM, Working time required to buy: Who works harder to buy a Big Mac?[R], Edition 2015,34-35

[2]ManpowerGroup,Millennial careers:2020 vision: facts, figures and practical advice from workforce experts[R], Milwaukee, Wisconsin, 2016,6-7

[3]Gao Yinan, How hard does China work?,People"s Daily Online[EB], 2015-10-14

[4]Annie McKee, How to Be Happy at Work[Z]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17

[5]Shawn Achor, Before Happiness[Z] Virgin Books, 2013

[6]全國ネットワーク-, 勞死資料 過勞死 110 番[EB],「過勞死 110 番」全國集計結果, 日本: 2015

[7] 吳海航, 日本預防企業工人「過勞死」對策的啟示[J], 生產力研究, 2008,(22)105-106

[8] 羅素,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M], 幸福之路, 2017-11-04

回復加班獲取觀看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公開課 的精彩文章:

看完她的生活,99%人感覺自己白活了

TAG:網易公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