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記憶的味道叫 印江小吃

有一種記憶的味道叫 印江小吃

欣賞和品嘗一座城市的美景與美食,就像在解讀她的歷史和文化。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有味道,都有屬於自己記憶中的美食。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的變遷,兒時記憶中的味道還停留在街邊小巷,而那些古老的小吃店早已淹沒在各種建築之間。

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邛江古鎮,用美食喚醒你的味蕾。

早上,從睡夢中醒來,腦子裡立即浮現出印江的早餐代名詞——牛肉粉。

在邛江古鎮美食街肉牛粉店,一碗油紅湯亮,表面點點翠綠,冒著滾滾熱氣的牛肉粉上桌了,辣中帶點麻,一種別樣的風味蕩漾心間……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犒勞了味蕾之後,意猶未盡地跟著空氣中的香味尋找下一個目標。

「吱吱吱……」代先鳳用夾子不停的在油鍋里翻攪著,一會兒工夫金黃的油炸粑出鍋了,印江人提到代先鳳的油炸粑都是豎起大拇指,公認的全城最好吃的油炸粑,她炸出來的油炸粑,軟硬適中,不油不膩,而且外焦內軟,吃起來香得很。

「以前我母親在服務公司壩壩賣油炸粑的時候就很出名,我們賣了42年了,好多人都是吃我們家的油炸粑長大的。」代先鳳自豪地向遊客介紹起了自家的油炸粑。

說起早餐標配還有一樣是記憶里不可或缺的——老酵包子,就是傳統的老酵母發酵的皮子,皮子是淺淺的黃色,有肉餡、白菜餡、豆腐餡,一口下去除了滿足就是享受。

「好多年沒吃到這樣地道的包子了,在外面讀大學,吃的都是酵母粉做的,不香。還是我們大印江這個酵頭做的包子好吃。」剛剛開啟寒假之旅的大學生任霖聽說邛江古鎮元旦期間有美食活動,迫不及待地邀上自己的好友,「揚言」要吃遍全場。

這邊的肉包子剛剛下肚,那邊酸辣爽口的木黃米豆腐讓人胃口大開。

繼續前行,明明是那樣熟悉,卻又覺得處處都是驚喜,米花糖、麻糖、火草粑、炸洋芋、打糍粑……「歡樂·古鎮嘉年華」美食街的小吃不僅讓市民和遊客品嘗到原滋原味的地方特色小吃,還勾起了一份濃濃的鄉愁。

「以前我們讀書的時候就喜歡吃印江這些小吃,現在我們老了,孩子也讀大學了,可是還是忍不住喜歡吃這些小吃,今天孩子放寒假回來,我帶她來吃好吃的。」遊客肖玲帶著女兒消失在喧囂的人群中。

「這今天能吃到這個地道的紅軍麥芽餅,不錯,很滿足。」74歲的蘇平老人一邊品嘗著紅軍麥芽餅一邊和身邊的老夥伴感嘆道。

據紅軍麥芽餅製作第三代傳承人張啟標介紹,1934年,中央紅軍第三方面軍軍長賀龍到沿河縣白石、德江縣楓溪一帶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期間,聽冉少波、張中明(印江杉樹鎮大羅村中組)介紹過麥芽餅,麥芽餅口感香甜,便於存儲攜帶,便派遣幾名戰士來印江杉樹鎮大羅村密密商定提供麥芽餅作為行軍乾糧。大羅人為中央紅軍第三方面軍生產餅,曾一度成為紅軍生產麥芽餅的地下加工廠,紅軍麥芽餅由此得名。

「這門手藝是從我爺爺傳下來的,到我這裡已經是第三代了,配料都是我們自家種的粗糧,有小麥、穀子、玉米、毛毛麥子、花生、葵花仁、芝麻、糯米面、冰糖、紅糖、黑芝麻等,有26道工序,純手工製作,保證是純天然放心食品。可用於生日,喬遷,新婚,過年過節,祝賀,送禮歡迎前來選購。張啟標一邊忙著烘烤麥芽餅,一邊向過往遊客吆喝。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勤勞豁達的印江人用美食詮釋著「吃喝的人生」,有吃就有喝。空氣中不時伴著微風飄來陣陣酒香,一個個散發著泥土氣息「發霉」的酒罈吸引了不少遊客的注意。

「這不是發霉了,這是酒菌,我們的白酒都是用土陶壇裝好了放在天然溶洞中存儲,這個酒菌通過土陶壇的質換對酒進行再次發酵,使白酒的口感更加香醇細膩,大家可以免費品嘗。」面對遊客的不解,盛天下酒業負責人陳幫付解釋說。

「是這樣的,這個白酒儲藏越久越香醇,也越好喝。」人群中有喜酒的遊客忍不住端起酒杯。

然而對於不喝酒的遊客來說,也許喝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在茶品展示區,你可以坐在小凳子上品名茶,看茶藝,讓你盡情享受。土家罐罐茶、石磨茶、湄坨國茶、紅茶、綠茶、金絲黃菊應有盡有。

青石板間、灰色磚牆裡,牛肉乾、紅薯粉、油炸粑、魔芋豆腐、米豆腐、老酵肉包等昔日誘人的特色小吃,都是寫不盡的鄉愁,說不完的印江記憶……(王琴 聞鬆鬆 印江宣傳)

[主編:陳剛 審核:左禹華 編輯:張向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印江 的精彩文章:

TAG:微印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