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傳祺今年發12個月年終獎!附激勵性的合伙人模式!
運營作者|鄺老師(zhhczx003)
臨近年末,各家公司企業盤算著當中一年的業績表現,員工們卻對一件事表示十分期待,就是今年的「年終獎」究竟有多少!
一般汽車企業的年終獎在1-6個月之間,當然還得看當年公司的效益,銷量的多與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年終獎有多少。近日,有媒體率先曝光了2017年某車企年終獎。
這條簡短的信息中透露了這家企業的業績走勢以及員工福利,2018年工資上調10%,並且當年發放12個月獎金,誘惑力十足。
信息中,有關停車位、綠化問題都提到改善建設措施,員工們最為關心的是,2017年工資普遍上調10%後,決定2018年繼續上調基本工資10%。另外,經董事會決定,2017年發放12個月獎金。意味著廣汽傳祺員工能拿到的是12+12的工資模式。
發放12個月的年終獎不管放在合資車企還是自主車企,可以說是非常高了。信息最後還巧妙的提到「傳祺」二字,可想而知,這家豪爽的車企就是廣汽傳祺了。
由此看來,廣汽傳祺企業狼性文化名不虛傳,在這高昂的年終獎背後,又會有多激烈的競爭,又將有多少華為員工會承受不了壓力而辭職呢?
年終獎是一種物質獎勵。
一來是對員工全年努力上的認可,二來激勵員工繼續努力工作,來年實現更佳的工作表現。年終獎在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發放形式,除了一般意義上的「紅包」外,有的是股票分紅,有的是「雙薪」,有的是提成,有的是特別獎金,有的是「年薪」。
但是,企業在發放年終獎的時候考慮的並不簡單,有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獎勵員工們在一年當中所付出的勞動,但也有一些企業發放年終獎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年終獎的六種主要表現方式
1、有保證的獎金:如外企普遍採用的13薪或14薪或更多,只要員工在年底仍然在崗,無論他個人的表現如何,無論公司的業績如何,全員享受,屬於「普惠」,類似於福利性質,表示公司對員工一年來「苦勞」的感謝。這裡的發放規則是全員一致的,是公開的,具體數額就與每個人的基本工資水平相關了。
2、浮動的獎金:如根據個人年度績效評估結果和公司業績結果,所發放的績效獎金,這時發放比例和數額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通常情況下發放規則是公開的,如某某級別的目標獎(即個人表現和公司表現均是達到目標時對應的獎金)相當於多少月的基本工資(而且級別越高的人獎金佔總收入的比例越高),但對每個人具體的績效評估結果各個企業的處理方法不一樣,有的對全員公開,有的不公開。
3、紅包:通常是由老闆決定的,沒有固定的規則,可能取決於員工與老闆的親疏、老闆對員工的印象、員工個人的資歷以及重大貢獻等。通常不公開。這是普通小微民企最常用的方式。
4、福利性活動:除了發放現金,一些公司還將旅遊獎勵、贈送保險、車貼、房貼等列入年終獎的內容。
5、過年費:不少企業不太願意給員工發年終獎或雙薪,可能是因為業績不好,也可能是認為員工工資已經很高。因此,只以春節的名義給員工發放一定額度的過年費。過年費基本上都比雙薪要低。
6、年薪:一般針對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及核心人才。通常是從這些人入職時就已經開始確認年薪的概念,例如年薪30萬,其保70%在月度平均發放,30%在年底統一發放。月度工資偏固定,年底的年薪要根據公司業績、個人表現等進行考核。
無論企業用哪種方式發放年終獎,有一條原則是共通的,那就是年終獎的發放既要維護企業自身的利益,也要顧及員工的心理期望值,只有把這兩者兼顧好了,年終獎才能發放得「公平」,才能起到獎勵和激勵的作用,為企業第二年的運作埋下良好的伏筆。
現在常用的年終獎模式存在的幾個主要缺陷:
基本達不到員工對年度收入的期望。
激勵性非常差。
員工春節後流失的主因之一。
由於經常性的分配不公平帶來諸多的內耗。
IOP合伙人與股東有什麼區別?
股東主要合的是錢。合伙人主要合的是力。
股東講投資回報、看報表講收益。合伙人講貢獻回報、看數據講經營。
股東權力大,屬於所有權。合伙人利益大,屬於收益權。
股東退出難,受法律保戶。合伙人退出易,有契約維護。
股東有風險,要有創業者的勇氣。合伙人不承擔經營風險,但要有奮鬥者的拼勁。
股東可以是個體,強調資本。合伙人必須是團隊,旨在人本。
IOP分享的是什麼?
團隊共同創造的增值-公司比過去有了更高的收益。
個人創造的價值增值貢獻-員工比過去了了更大的貢獻。
如何衡量團隊的增值、個人的貢獻?
團隊增值:通常選用數據更透明、更能反映企業收益的標的,例如凈利潤、毛利潤、營業利潤等。
個人貢獻:員工投錢出力,投錢-投資收益,出力-用KSF分值衡量法進行量化評價。
IOP為何要求員工投入合夥金?
員工出錢與不出錢成為合伙人,能量和投入程度是不一樣的
要員工出一定的錢,得到更高的分享和收益。
員工要出錢
不佔公司股份
對整體經營成果負責
不增加激勵成本
持續做大整體產值和利潤
分享公司增量價值帶來的收益
IOP與股權激勵有何區別?
1、合伙人不佔有公司股權、股份。
2、合伙人分享的不是公司利潤,而是增值收益(可以是利潤,也可以是毛利潤等)。
3、合伙人不是終身制,也不只是在職制,而是年輪制,即1-2年一輪,輪期一至即可自行終止。
得合伙人者得天下!
一個合伙人抵3個打工仔。企業發展要的不是股東,而是合伙人。股權激勵分的不是股權,而是通過創造、增值分享收益權。股權激勵就是用未來激勵現在,從現在創造未來。合伙人是增值收益權、股份是收益權、股權是所有權。
不需要公開真實、完整的利潤報表。符合小微企業當下的財務管理狀況。
無論企業當前是大賺、小賺、保本或虧損,都可以吸引管理層參與。
合伙人模式設計靈活、操作簡單,便於快速落地執行。
合伙人不佔用公司股權,有更靈便的退出機制,不會產生公司股權、產權糾紛。
對合伙人可以提出更多在職、離職的商業保密、風險保全等要求。
可以不斷擴大合伙人隊伍,讓更多核心人才逐步加入合伙人團隊。
與外部合伙人模式協同運用,打造無邊界團隊。
IOP如何考核和評價?(推薦KSF年度考評法)
合伙人的操作要點
管理層共同參與,根據業績貢獻出錢成為合夥金;
共識平衡點目標;
商定超出基值的分紅辦法;
給予合伙人一定的收益保障;
根據實際貢獻大小分享超值成果;
可以選擇毛利潤作為分享對象。
iop合伙人模式的關鍵:
公司要保證員工資金安全,像放置銀行一樣,不會有風險,並且會至少可以獲得和銀行同等比例的利息;
合伙人的分紅,收益要按時按量按約定發放,一分都不能少;
合伙人得到的收益必須由貢獻度和出錢額結合而定,避免合伙人只是出錢坐享其成。
合伙人對公司最大的價值,其實是員工的工作心態變化。公司不缺員工那點錢,但是員工有投錢,整個人狀態是不一樣的。他會真正站在公司角度去思考,去努力,去創造最大價值。
企業合伙人的成功,具有很強的代表性。經濟形勢所逼,留住人才,激發員工積極性,把薪酬和績效掛鉤,把企業的利益和個人目標一致化,老闆想乾的,也是職工想乾的。企業業績增長,員工也能得到加薪。這就是OP合伙人的魅力所在。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如需了解更多薪酬、績效、股權、合伙人、預算管控方面的知識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歡迎添加小編號,保持更緊密交流互動。
運營作者|鄺老師(zhhczx003)
分享是一種美德,特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及啟發!


TAG:唐龍名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