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凱美瑞被「Mark」一把,會有人埋單嗎?

如果凱美瑞被「Mark」一把,會有人埋單嗎?

上周,我在蘇州試駕了第八代凱美瑞,在此之前,我對這款車的了解只停留在廣州車展的展台上。不過,我與凱美瑞的親密接觸還要追溯到十年之前,第六代凱美瑞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06年,廣汽豐田將第六代凱美瑞引入國內生產,立即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追捧。新車上市後連續16個月獲得中高級轎車月銷量的冠軍。到2007年7月,凱美瑞的累計銷量達到20萬輛。

新車上市當年,我的一個朋友成了凱美瑞車主,問起他的用車心得,他告訴我的是:「外觀大氣、內部實用,沒什麼明顯優點,但也找不出缺點。」後來,有網友對這款車做了一個總結:沒有缺點就是凱美瑞最大的優點。2007年年底,我從廠方借了一輛凱美瑞試駕車,經過一周時間的體驗,感覺空間寬敞、操控平穩,舒適感確實比我當時開的那輛A級兩廂車強多了。

十年之後,第八代凱美瑞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據廠方介紹,第八代凱美瑞是豐田採用最新TNGA架構的第一款車型,豐田對以往的生產方式進行了全面升級。第八代凱美瑞的升級包括空氣動力學設計、輕量化車身結構、降低車輛重心、高性能發動機、全新變速箱,以及全新的懸掛等方面。

對我來說,TNGA架構並不是研究重點,空氣動力學、輕量化車身,以及全新動力總成的技術含量也無法輕易做出判斷,以一名B級車潛在購車者的眼光來看第八代凱美瑞或許更為務實一些。

在外形方面,第八代美瑞誇張的設計風格搭配大量凌厲的線條,的確有種概念車的視覺效果。不論是豪華版、運動版還是混動版,第八代凱美瑞的外形都非常出挑,辨識度極高。這幾年,豐田在年輕化道路上一路狂奔,產品的顏值變得更高,連皇冠這樣的C級車也走了運動路線,豐田顯然已經在高調風格中嘗到了甜頭。

相比老款車型,第八代凱美瑞的長度、寬度和軸距有所增加,但高度卻降低25mm,這顯然是為了迎合整體造型風格。實際乘坐時,後排的腿部空間足夠,但頭部空間不是很充裕,感覺比較壓抑。對於B級車消費者來說,空間是硬指標,頭部空間的不足有可能影響到我的最終選擇。

第八代凱美瑞的內飾設計並沒有外觀設計那麼誇張。中控台採用不對稱式的設計,還有一些偏向駕駛座的傾斜角度。中控和空調控制區域採用了大量的實體按鍵和旋鈕,座椅使用高密度、高阻尼的聚氨酯材料製成的座墊,內飾的做工非常精緻,整體質感接近雷克薩斯車型,這點非常能打動我。

從配置來看,10英寸彩色抬頭顯示屏(HUD)、8英寸中控觸屏,以及7英寸儀錶盤液晶屏同時出現在第八代凱美瑞上,這三塊屏幕還可以實現信息聯動,功能強大。現場使用下來,我感覺液晶屏顯示字體稍小,看起來有些吃力,因此沒有花更多時間去體驗。

實際上,我上車後的注意力被中控觸屏上方的JBL Logo所吸引。作為一名樂迷,JBL車載音響系統引起了我的興趣。在專業音響領域,JBL的口碑相當不錯。第八代凱美瑞搭載了10個揚聲器的JBL音響系統,在音效表現上,這套系統對人聲的處理較為得體,不足之處在於低頻的爆發力,不太適合播放節奏強烈的音樂。

聽著凱美瑞的JBL不禁讓我想起了雷克薩斯的Mark Levinson,我曾經在雷克薩斯ES、GS和RX等多款車型上體驗過Mark Levinson的車載音響,出色的音效讓我至今難忘。我一直很期待Mark Levinson出現在其它品牌的車型上,但到目前為止,Mark Levinson專供雷克薩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考慮到JBL和Mark Levinson同屬哈曼集團、豐田和雷克薩斯其實是一家人,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凱美瑞配Mark Levinson會怎樣?

如今的車市,B級車賣不過SUV,除了消費者的需求發生變化之外,B級車本身產品力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消費者到底需要怎樣的B級車是車企需要認真做的功課。如果凱美瑞配上Mark Levinson,在音響配置上的賣點足夠大,足以在國產B級車中「一覽眾山小」。毫無疑問,Mark Levinson的代價不菲,只適合作為凱美瑞的頂配車型出現,但可以肯定得是,它的購車成本要比雷克薩斯同級車型低,對我來說有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國內汽車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產品有各種新的訴求。誰能夠給出最優解決方案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凱美瑞配Mark Levinson的願望或許很難實現,但馬雲曾經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玩志 的精彩文章:

汽車油箱加油口在左邊和在右邊有什麼區別?
我們終於拍到了大家期待的新款雷克薩斯……呃不!是新凱美瑞

TAG:車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