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戰3晝夜 身中6彈犧牲的將軍頭顱被日寇割下 夫人勇闖虎穴要回!

血戰3晝夜 身中6彈犧牲的將軍頭顱被日寇割下 夫人勇闖虎穴要回!

原標題:血戰3晝夜 身中6彈犧牲的將軍頭顱被日寇割下 夫人勇闖虎穴要回!


文/李世安


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收藏著一張特殊的名片,名片的主人是陳中柱將軍,抗日戰爭期間曾任「魯蘇皖邊區游擊第四縱隊司令」。


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收藏的陳中柱名片


陳中柱,幼名為讓,字退之,1906年農曆九月初三日生於鹽城縣草埝鄉埝東村(今建湖縣草堰口鎮堰東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喪父,兄弟五人(中柱行二),由寡母帶領,靠耕種幾畝薄地為生。9歲開始入學讀書,因家境貧困,勉強讀完初中即輟學。


1928年陳中柱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1931年,陳中柱從黃埔畢業後,因成績優良,被分配到國立中央大學做軍事教官,後來在北寧鐵路、津浦鐵路等處任職。


陳中柱將軍戎裝照


抗戰爆發後,陸中柱主動請纓:「際此軍事緊急,國家民族存亡之秋,身為軍校畢業學生,決不後退,請留前方,組織津浦沿線青年,從事游擊戰爭。」於是,奉命組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區特種工作團第三團(簡稱特工三團),被委任少將團長,負責第五戰區之軍事諜報及敵後交通破壞等任務,先後與日軍作戰數十次,成為當時第五戰區最富機動性之游擊武裝。


台兒庄戰役時,他率部潛至敵後,利用本部官兵對該處地形熟悉,與群眾血肉相連的有利條件,打擊漢奸走狗,破壞敵人通訊軍運,為我主力全面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他為魯南大洞山之役,血戰終日,斃敵數百。皖北靈璧青冢湖之役,盡覆來犯之敵軍,獲械甚多。蘇北宿遷戚圩之役,以寡敵眾,巷戰竟日,殺得日寇喊爹叫娘。在我主力部隊撤離徐州後,他帶領特工三團仍活躍在徐州以東一帶,堅持與敵人游擊戰爭。


陳中柱與夫人王志芳


1939年,特工三團受命改編為魯蘇皖邊區游擊第四縱隊,陳中柱任少將司令,部隊奉調蘇北,游擊於長江北岸,與日軍「南部」對峙。陳中柱在兼任防區江都縣長時,為鼓舞和動員廣大愛國青年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先後創辦了新蘇中學、前鋒劇團、《戰地新聞報》等文化宣傳團體,聚集敵後抗戰力量逾五萬之眾。


1941年2月,魯蘇皖邊區游擊副總指揮李長江判國投敵的前一天,召集各個縱隊司令到泰州城裡西山寺開緊急會議,強迫各縱隊司令跟他投敵,並要在菩薩面前發誓。會一散,陳中柱即秘密走出泰州城,率領部隊到東、興、泰三角地帶打游擊,堅持抗戰。李長江發現不見陳中柱部隊,動員降軍會同日軍追擊,而追擊部隊中的一團,不甘附敵,適時反正,倒為第四縱隊增加了一支抗戰力量。


日寇見武力未能屈服陳中柱,乃委以軍長、總司令等職,圖以利誘,陳中柱則以「大丈夫頭可斷,血可流,而志不可屈」,昭告漢奸。


1941年夏,日軍發動對蘇中蘇北大掃蕩。6月4日,侵佔泰州的日酋南浦襄吉派出日偽軍圍剿陳中柱指揮的第四縱隊。陳中柱揮軍迎戰。在戰鬥中,陳中柱臨危不俱,身先土卒,親自和戰士們擊沉敵汽艇兩隻。

7日,日酋集結日偽軍數萬,水陸包剿陳中柱部。由於敵人來勢兇猛,陳中柱指揮部隊邊打邊撤,被迫退到興化蚌蜓河一帶,終因眾寡懸殊,彈盡援絕,不幸遭日寇機槍密集掃射,身中6彈,猶手持望遠鏡,力呼:「四縱隊前進!四縱隊前進!」而壯烈犧牲,時年36歲。敵人打掃戰場時,發現了陳中柱的屍體,為爭功而搶割了他的人頭,送至泰州向日酋請賞。



陳中柱與夫人王志芳及長女陳璞


陳中柱夫人王志芳,聞訊陳中柱遇難,強忍悲痛,深入虎穴,從日寇手中追回丈夫首級。深夜,她在燈下將丈夫的頭顱抱在懷裡,一點一滴擦拭乾凈,用針線將頭顱與其體縫合,使得將軍得以全身入殮,安葬於泰州西門外西倉橋下。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為陳中柱召開追悼會,于右任、吳鐵城、陳果夫等人參加,會上追贈陳中柱為中將軍銜,並出了紀念冊,介紹陳中柱英勇獻身的事迹,在台灣台北市忠烈祠中,有陳中柱的牌位和事迹展覽。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向烈士家屬頒發了烈士證書,追認陳中柱為革命烈士。蘆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裡,亦有陳中柱的名字。1988年秋,在鹽城市和泰州市有關方面的協助下,陳中柱的遺骨由泰州遷葬於鹽城烈士公園,建湖縣人民政府為他樹了墓碑。



陳中柱將軍之墓


2014年9月,陳中柱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戰論壇 的精彩文章:

85年前的今天,榆關抗戰打響長城抗戰第一槍!
英雄無悔赴國難!被蔣介石譽為「氣壯山河」的英雄團長!

TAG:抗戰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