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修行,可以等到下一輩子嗎?

修行,可以等到下一輩子嗎?

本期導讀:我們來到寺院種善根也好,發心也好,積資糧也好,都是為了要滅除內心煩惱,這是最最主要的。本期推出「皈依之路」系列之十八《讓菩提心的種子不忘不失》,探討如何建立佛法的正信,具足正念,願力強大,行持得力。如何讓自己的菩提心的種子真正不忘不失,越學越好,不斷增上。

修行,可以等到下一輩子嗎?

佛言祖語:欲見諸真,樂聽講法。能舍慳垢,此之謂信。——《出曜經》卷十二

學誠法師法語:就如我們對佛法的信心生起來的時候,通過願力把它鞏固住,信心才不會退失。沒有願力對信心的鞏固,我剛才講了,人的心都是變化無常的,都反覆無常,它絕對是無常,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靠願力,所有的佛菩薩都是有願力的,有願力才能夠時時刻刻信心不忘不失,時時刻刻佛法能夠現前,正念分明。



文章:修行,可以等到下一輩子嗎?

你如果說,哎呀,這輩子沒有希望,下一輩子好好再修嘛。這輩子沒有希望,下一輩子就更沒有希望了,下一輩子不知道去哪了,都很難說,這是肯定的。所以我們只有在這一輩子幾十年的當中,真正在佛法方面,一些最基本的、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一些觀念把它樹立好,然後你一定要信願行。

不能今天認為這位法師講的不錯,你明天說,是不是這樣呢?又產生懷疑了,你再去問一位法師,是不是這樣呢?那位法師又給你說一通,還是這樣對。再過兩天再問一個法師,他再給你講一通,還是這樣對,最後慢慢慢慢自己就迷失了,自己就迷茫了,自己就不知所措了。

信願行,信解行證,就是對這些佛法的最基本的道理相信之後,下一步怎麼辦?何作何為,何去何從?如何「見」跟「行」的統一,變成我們的願力?你前面的信不深,一直在動搖,人就沒有願,沒有願力了。沒有願力的時候,這些煩惱障,所知障,都會現前,信心也容易退失。

修行,可以等到下一輩子嗎?

就如我們對佛法的信心生起來的時候,通過願力把它鞏固住,信心才不會退失。沒有願力對信心的鞏固,我剛才講了,人的心都是變化無常的,都反覆無常,它絕對是無常,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靠願力,所有的佛菩薩都是有願力的,有願力才能夠時時刻刻信心不忘不失,時時刻刻佛法能夠現前,正念分明。

有了願力以後,我們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佛法。信願行,都能夠體現佛法,肯定的。你給人家幫一個小忙,給人家說一句話、兩句話、三句話,人家都會受益,這是絕對的。就不在說,你一定要做什麼事才是佛法,你就是完全自己能夠做主了,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並且自己會去做什麼了。

就不是剛剛開始,我應該要去做什麼,應該還就是有一點主觀強調,強迫自己必須要這麼去做。如果不這麼去做就完蛋,佛法就學不下去了,必須要這麼做,應該要這麼去做,就跟自己的煩惱的、習氣的、等流相違逆。所以這個需要相當相當長的時間,所以你絕對不能認為說,我們後一輩子會如何如何。(8)(未完待續)

——摘自學誠法師2012年1月北京龍泉寺開示《讓菩提心的種子不忘不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龍泉寺 的精彩文章:

學佛法,不要白忙一場
何為佛法?何為妄想?
佛法真正學到手,慈悲智慧不用愁
智慧怎麼來的?
心中平等,眼裡慈悲

TAG:北京龍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