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杭州樓市會走出獨立行情嗎?

2018年,杭州樓市會走出獨立行情嗎?

PART 1

再過幾小時,2017年就將翻過最後一頁。

許多年後,當我們再次回憶起生命中這「最長的一年」,或會像《百年孤獨》里馬孔多那一場世紀大雨,刻骨銘心,卻又恍然若失。

這一年,杭州賣出了3900億的商品房,僅次於上海;賣出了2230億的土地,僅次於北京。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一個GDP僅為全國第十的城市,其樓市之鼎盛,令人錯愕不已。

整個2017年,杭州樓市都如一場《妖貓傳》中的極樂之宴,目光所及,只有不可思議的華麗、煊赫與癲狂。全款托關係、地王、號子費、3秒售罄、一年翻番的房價……

市場的狂熱之外,更有「萬邦來朝」般的輿論追捧。

19大紀念郵票上,把杭州(G20場館)放上去,與北京、上海、深圳相提並論,郵票主題是「築夢」,不得不讓人遐想其中的深意。

若是放廣州或者天津,可以理解為一線城市、直轄行政級別,但為什麼是杭州?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說過:我若是買房投資,就買深圳與杭州,兩地新經濟活躍。新經濟活躍的杭州,會是實現中國夢的地方嗎?

編寫房地產教材的北師大教授董藩,則一直稱杭州是一線城市。更有甚者,認為5年後中國的城市分兩類:北上深廣杭、其它城市。

水庫歐神2016年尚不看好杭州,今年態度大轉彎,把杭州與深圳視為同級別城市。

這座江南千年古都,曾是「龍興之地」,如今,因為G20,因為阿里巴巴,再一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為了迎接2022年亞運會,正在熱火朝天地修地鐵、建高鐵、造場館……

然而,杭州這棟綺靡的「花萼相輝樓」外,從北京、上海,到南京、廈門,樓市的壞消息卻一個接著一個。

PART 2

從2016年底開始的樓市調控,已在多地引發實質性房價下降。

整體上,除杭州外,目前中國樓市的現狀是:一線城市及其衛星城呈跌勢,二線城市銷量萎縮價格下探,三四線城市冷熱不均。

尤其慘烈的是環京燕郊、廊坊一帶,房價已下跌40%左右,成交量更斷崖式跌去94%

從土拍市場,也可以感受到絲絲涼意。

北京,11月3日三塊地,一塊溢價0.51%,一塊底價,一塊流拍。

廈門,12月29日土拍,兩塊地均未達最高限價,土地市場冷卻明顯。翔安馬巷X2017P06地塊起拍價 :1.1萬,上限價 :1.7萬,由旭輝僅以1.2萬元/㎡ 拿下。

鄭州,新豪宅片區北龍湖宅地最新成交僅1.7萬/㎡,比旁邊地塊的3.7萬/㎡,直接少了2萬一平方米

只有杭州,大家仍在年底群情洶湧地搶房。1000多萬搭上兩個車位,沒關係還買不到;還有某央企,剛報警抓了一個倒賣號子的中介。

我試著在幾個群做了一個小調查,70%以上的人都支持「杭州例外論」。

也就是說,杭州樓市目前的繁榮,並非迴光返照,而是將一直持續到至少2022年。即便2018年舉國樓市一片慘淡,杭州也會走出「獨立行情」。

理由呢?首先是政策紅利帶來的「金光護體」論。

杭州亞運會是中國舉辦的第三次亞運會,1990年在北京,2010年在廣州。短短15天的賽事,卻事關國家面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1990年,北京亞運會總投入25億,財政部撥款7億,18億來自民間捐款。

2010年,廣州亞運會總投入1226億,財政部撥款11.8億元。1214.2億地方解決。

2022年,杭州亞運會總投入據說起碼1200億,財政部撥款「杯水車薪」,大頭仍要地方解決。

地方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稅收、賣地、發債融資。世界經濟一體化了,他國一片減稅,哪個城市敢加稅?地方政府債,又是防範金融風險首要打擊對象,誰敢「頂風作案」?剩下的,也只有賣地一條路了。

土地市場要持續上揚,前提便是樓市始終繁榮。為此,有關部門會隨時牽動手上那根政策的線繩……

PART 3

支持「獨立行情」的,另一個就是阿里巴巴改變城市論。

前一陣,關於上海會不會成為「環杭州城市」,突然成為熱點話題。起因就是杭州出了阿里這樣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導致很多家在上海的人,成為往返滬杭的「候鳥」。

2016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87萬億元,而阿里零售平台交易額是3.77萬億元

阿里早已不是一家企業,而是一個平台,乃至一整個經濟生態,聯結著上下游數萬家企業。其目標是,2036年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以阿里為代表的新經濟生態下,杭州正在迸發出驚人的能量與活力。

從人口上看,杭州數量不如同處長三角的南京,但勝在上市企業多,一共163家,僅次於京滬深,全國排名第四。根據獵聘網數據,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人才凈流入城市榜上,杭州均排名第一

阿里及眾多上市企業的存在,成為杭州房價有力的支撐。正如亞馬遜帶著西雅圖的房價,一路超過了大紐約。

有人喊出,5到10年,杭州房價全面超越上海!

無論按照城市化規律、人口流入、氣候環境,還是M2趨勢、土地財政、供需關係,似乎都會得出一致的結論:杭州的房價還要漲……

我身邊就有一大批外地朋友,想在杭州買房子,若非限購攔著,早衝進來了。

前兩天,吃飯碰到某央企的杭州總,他也在掰著手指頭等下個月,2年社保一滿,立刻去買一套自家開發的房子。

他說,他在北京經歷過,上半年1萬多沒賣的二手房,下半年一下漲到6萬的行情,杭州這一年漲一兩倍的房價,還可以有很大空間,安全得很!

但舉世滔滔之下,杭州真的能獨善其身嗎?

PART 4

在「杭州永遠漲」的普遍樂觀之外,事實上,還有另一條邏輯線,預示著「杭州必下行」。

首先,從經驗看,房地產有明顯的周期性

它就像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是一個在地球上被反覆映證的公理。

無論已故中信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的「康波周期」,還是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的「2017、2018年炒股,2019、2020年買房」,都在強調這一規律。

此前,無論北、上、深,還是「四小龍」南京、廈門、蘇州、合肥,在經歷了兩年的狂飆突進後,樓市如今都已頹勢明顯。

行情晚啟動半年的杭州,要想不步後塵,必須「拽著頭髮離開地球」。

但這的確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從2015年初至今,杭州樓市重啟,大熱上漲行情已持續兩年,已是史無前例。2018年若還繼續漲,將打臉所有的「周期論」。

整個2017年如狂似癲的行情,對未來5年杭州購買力透支明顯,韭菜真的來得及長嗎?

尤其是12月底最後一輪開盤潮,雖人潮洶湧,但許多中產已經是「面子式買房」。也就是說,這一年大家都買房了,為了面子,年底我也要搶一套。買定離手,現金一空,安耽!

眼淚已哭乾的剛需,則沖向可按揭的翡麗公園和江南府,終於完成「上車」的救贖。

我身邊的富人,多數也已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尤其是信達濱江壹品、杭州壹號院、奧邸國際和鳳起潮鳴,4大豪宅一齊開盤,兇殘地又收割了一大撥富人。

那麼,明年杭州的3900億年銷售額誰來埋單呢?

剛需或許仍有一波餘威,豪宅市場的地王們,早已從申花幾個盤的平淡銷售中,感受到了一絲恐懼。

更多的利空來自未來5年的土地供應。

據杭州市國土局發布的《2017-2021年杭州市區住宅用地供應中期規劃匯總表》,將一共出讓宅地41327畝,若按容積率2.5、套均100㎡計算,未來5年,杭州可新增住宅供應69萬套。

而此前,2014-2016年,這三年杭州新房的銷售,總計也不過35萬套。所謂「杭州住宅稀缺論」,數據上不支持。

PART 5

還有一點,杭州絕不會例外,那就是2018年中國的金融政策。

前些天,遇到某接近銀監會的國企高管,他表示,明年的錢會很「貴」。除銀行貸款外的其它開發商融資渠道,類似信託、發債,中央都將全面收掉。

很多拿了地王的中小房企會扛不過去,併購和不良資產處置的業務非常看好。

顯然,一旦現金流扛不過去,開發商的第一個選擇是降價,而不是被併購或銀行查封。這時候,樓市特別容易發生踩踏效應。

回頭看看杭州,本月18日餘杭的幾場土拍,均未封頂。春江水暖鴨先知,開發商已明顯更謹慎了

最後,杭州想走出「獨立行情」,還要謹防黑天鵝事件。

血淋淋的例子就是南京。一個月前,南京十大新盤齊開,富人們睡馬路搶房,一時被視為南京樓市「滿血復活」的跡象。

孰知一個月後,南京樓市卻已是一地雞毛。

不僅土地接連流拍,就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華潤國際社區,7000多組蓄客,開盤竟然還有200多套沒賣掉!

據說起因之一是,上個月的南京十盤齊開,因限價太狠,開發商要求3天內交齊全款,很多人到錢寶大額取現,導致平台直接爆掉,錢寶創始人張小雷自首。

錢寶的500億爆掉之後,許多人幾百萬本金盡墨,不得不臨時放棄購房,於是新盤開盤慘淡。

接下來的連鎖反應,或許還要慘烈。錢寶事件後,類似資金盤如蛙寶、麗州財富寶等都發生擠兌。一些損失慘重的南京人,已開始低價甩賣二手房救急。

大批湧向市場的「跳樓價」二手房,又將進一步將新房推向窘境……

那麼,杭州會不會發生「黑天鵝」事件呢?上個月,一條誤傳的阿里總部搬往雄安的消息,已讓杭州人經受了一次「壓力測試」

相比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全方位城市優勢,杭州的房價,已過度寄託於一家企業的繁榮上。

這也意味著,杭州房價的抗風險能力較弱,「雞蛋都放在一隻籃子里」,一旦出現風吹草動,極有可能出現大幅的波動。

PART 6

兩條互相打架的杭州房價「邏輯線」,我們該信誰?

杭州樓市的「極樂之宴」後,是繼續跳著霓裳羽衣曲,還是漁陽鼙鼓動地來?

先說一下,亞運會結束後,故事的下半段是這樣的:2000年北京亞運村房價下降,2010年廣州亞運城與調控重疊,房價腰斬

盛會結束,賓客散去,被人記住或是遺忘全憑自身,本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那麼亞運會概念的板塊能不能買啊? 親,太理性是不行滴!

這麼多年來,沒買房被打臉的不都是「理性的人」嗎?他們看清了開發商的套路、售樓小姐的假笑、抵押貸款暗含的風險,選擇旁觀不上當。但你理性,不代表別人也理性,要敬畏市場。

什麼叫市場?打個比方,A被懷疑殺了同事,證據自相矛盾,案情撲朔迷離。

他被控訴一級謀殺罪,如果罪名成立,將判45年。由於證據有疑點,公訴方和辯方律師達成一項交易:

如果主動承認,那麼是二級謀殺罪,只需入獄10年。前提是,交易必須在陪審團宣布結果之前達成

陪審團在房間里緊張地討論,而屋外當事人面臨艱難選擇。

若不認罪,以陪審團結果為準,有兩種可能:1、陪審團判罪名成立,則入獄45年。2、陪審團判罪名不成立,則當庭釋放。

若現在認罪,則入獄10年。

市場就像陪審團,是由一個不同身份、背景、地位、職業的人組成的群體。

可以被外部影響,可以被內部影響,並非每次裁決都是公正的。好人可能會被判有罪,殺人犯可能會被判無罪。

從短期看,房地產市場,就是如陪審團一樣的「投票機」。

很多時候,多軍、空軍、市場先生、房企,都不掌握真相,你得懂得不能過分依賴真相。短期來看,公正不會自己彰顯,你得選擇和「投票機」站一邊,學會和市場做朋友

奧體、錢江世紀城到底能不能買啊?大家預期一致,都認為會漲,就應該把價值投資放一邊,也別光顧著笑話人家接盤俠。

真正聰明的人,政策一松就買進,漲瘋的時候逃頂。

安全的逃頂時間,應該在亞運會前夕。市場和陪審團不同之處是,理性會遲到但總會來到,房子終歸要回歸居住屬性的。

其他的板塊,請自行舉一反三。投資、投機,傻傻分不清楚。最傻的是,花大精力去把兩者分清楚的人;聰明人知道,投資投機其實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了解人家的心理很關鍵。

1998年起,中國房價趨勢是一路上揚的,可一些人賺翻了,一些人還不錯,而一些人還虧了。思路不對,努力白費。

亞運會和一座城市的房價,短期來看,是火上澆油的關係,長期看沒關係。

樓市要火起來,究其實還是離不開中國經濟、政策,國際大環境。無論2018年杭州能否走出「獨立行情」,一個人,或一個城市,終究會走上他命定的那一條路。

-End-

文∣金豆豆

編輯∣二叔

?本文版權歸「層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這裡有杭州樓市最新鮮的熱盤和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層樓 的精彩文章:

TAG: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