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朕的功過是非,您說了算!

朕的功過是非,您說了算!

原標題:朕的功過是非,您說了算!



提起隋煬帝楊廣,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隋煬帝艷史》。的確,這本明人著作的小說名頭來得比史料響亮很多,也比較細膩地描述了楊廣驕奢淫逸的過程,素來為人所津津樂道。單只看書名,就知道這個昏君身死國滅的原因了。然而,即使《隋書》等「正史」的說辭與小說大率也相去不遠,真實情況或許並非如此!至少,就「荒淫」這一描述而言,用在楊廣身上確實未必妥當。


01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天子,肯定是各有各的碉堡,各有各的流弊。但要說到隋煬帝楊廣,「天之驕子」這個形容詞用在他身上,只能說是恰到好處。

首先,他顏值過人、風度翩翩,是位絕世大帥哥。借用一句他自己的話,要生在今天扔進娛樂圈,妥妥的流量鮮肉是不成問題的。



其次,他還會運籌帷幄、帶兵打仗。雖然有過出昏招、擺烏龍導致毀滅性失敗的時候,但從20歲起就擔任統帥且戰功赫赫的經歷,與今天一位號稱宇宙救星的80後元首相比武功不遑多讓。


再來,他不僅聰慧博學,且文思敏捷、才華橫溢,詩詞造詣極高。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即使並非投胎投得好,只憑與天下人比寫詩文,這個皇帝也該由他來當。


還有,他皇帝的本職工作,幹得算是不錯。改革官制、攻滅吐谷渾、修大運河、征高句麗、開創科舉……哪樣都值得大書一筆、名留青史。特別是開創科舉,為屌絲階層打開了一條上升的通道。不管目的如何,功德總是無量。


可惜,握得一手好牌的楊廣,最終全盤打得稀爛。



(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典範)


到了被人說「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這等地步的時候,失去話語權的皇帝楊廣,只能在行宮攬鏡自照、顧影自憐,摸著脖子對鏡里的美男子問道:「好頭顱!誰當斫之?」


面對一旁蕭後驚訝的疑問,他只是淡然一笑說:「沒啥!所謂貴賤、苦樂,只不過是朝代更迭造成的後果。有什麼好傷感的?不如喝酒……來來來!幹了這杯,還有三杯!」

顯然,十幾年的歷練下來,在最後的日子裡面對失控的局面,楊廣已經修鍊成為一位特別純粹的佛系皇帝



既然提到蕭後,不得不說他真是一位模範丈夫!自15歲迎娶,到當上皇帝,楊廣始終尊寵這個老婆。他一生只有5個子女,其中3個為蕭後所生。


要說這樣一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荒淫,難道經他播種的成群兒女都特么流落到民間去了


02


不過,政治家這個頭銜對楊廣來說真不是很受用。


從隋文帝楊堅手上繼承過來的帝國,可謂鼎盛非常!在楊廣治下黯然落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權謀領會和應用的失敗所造成。


楊堅和他爹都曾是隨國公。當上了皇帝後,惟希望這能是萬世基業,就把隨的走字底給抽去,定國號為隋。


隋的建立,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數百年的嚴重分裂,實現了南北統一。楊堅絕對是個能幹的皇帝,以「開皇之治」奠定大隋盛世的基礎,在位期間讓全國戶數翻了一番,人口大量增長。


楊廣繼位之後,經過幾年調整,他把目光瞄向已成心腹大患的高句麗。

奈何高句麗真是一塊難啃的骨頭!第一次出征號稱百萬人馬,但因為輕敵和楊廣本人的軍政舉措失當,戰役陷入泥淖極其被動,終致渡過遼水的30萬大軍只剩下不到3000人潰逃回來,慘敗收場。


第二次出征,逢楊玄感叛亂,草草收場。第三次出征時,天下已經是亂成一團糟,可想而知是如何收場。


三次征伐高句麗的失利,幾乎耗盡本就因為大興土木搞基礎建設而瀕臨空虛的國力。而連年災荒致使民不聊生,蜂起的叛亂勢如燎原根本剿之不盡。藩鎮亦各作打算、伺機而起。



楊廣非得作死硬懟高句麗嗎?呵呵……他的初衷只不過是要使大隋長治久安、拔除帝國東北方的最大隱患而已,至於因此導致加速度敗亡,完全屬於意外。


當然,從權謀的角度來看,他本應該干點杯酒釋兵權、炮打司令部之類的事情,至少攘外必先安內吧。要不,怎麼說他其實是個權謀界的中二少年,就不是很配得上「政治家」這個頭銜呢?


03


耐人尋味的是,楊廣或者說是大隋其實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羅藝的精銳之師,是楊廣所倚重的王牌部隊,從來不捨得輕易出動,就連三征高句麗都沒調用。但後期羅藝居然起了異心,在楊廣最需要的時候不聽指揮。最終因為陷入困境投靠李淵。


取隋而代之以唐的李淵,本是國家重臣,手握重兵鎮守邊陲。趁亂崛起之初,竟是以向他本受命防禦的突厥稱臣、聯手起事的方式,殺向中原逐鹿定鼎。


與皇室關係密切的宇文化及發動的兵變,正式為楊廣的生命畫上句號。


至此,另一個統轄幾萬勁卒的大軍閥王世充眼中就再無大隋,十分應景地開啟了擁兵自重、稱帝立國,與李唐爭奪天下的模式。


楊廣遇弒之後,受被群臣擁立的傀儡皇帝、他的孫子楊侗追謚為明皇帝。有意思的是,一支具有影響力的叛軍首領竇建德也以追謚楊廣為閔皇帝來刷存在感。


李淵平定天下、建國登基之後,追謚楊廣為煬皇帝。


謚號基本上是皇帝的標配。「明」無疑是好謚,體現了楊廣的後人對他的起碼尊重。「閔」不好不壞,體現了旁人對楊廣落得被縊弒下場的同情之意。


「煬」就是惡謚中的惡謚了!體現的是啥呢?好內遠禮、去禮遠眾、逆天虐民、好大殆政、薄情寡義、離德荒國。用兩個字簡單概括,就是「荒淫」。


這樣的皇帝死不足惜!套用孟子的話說,叫作:「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實在是該死之極,人人得而誅之,而且是為民除害!


04


楊廣固然有窮奢極欲、濫用民力的一面,但比較古往今來的諸位皇帝,和「荒淫」二字應該還存在不小的距離。就算配不上「明」,也不該用到「煬」吧?

這個謚號,是李淵給追加的。李淵是楊廣的表哥,是深得楊廣老爹垂愛的隋朝重臣。這樣的人取代了楊廣來當皇帝,給楊廣弄個惡謚是為了讓一些東西解釋起來不用那麼費勁,而且合情合理。



李淵的謚號,是太武皇帝、神堯皇帝、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要是李唐能夠持續坐莊到今天乃至以後,那麼李淵就可以一直是德配天地的大聖人。


不妨拿李淵、楊廣這哥倆稍微做個比較。李淵連家事都處理得不太像樣,親兒子之間自相殘殺,自己也被逼得退位鬱鬱而終。「荒」是肯定夠格的。至於「淫」呢?這種見仁見智的事情也不好判定。只能說李淵的20多個子女,肯定不太可能全都是因為他和女人之間柏拉圖戀愛的形式誕生的罷。


生前作為和死後名聲的差異挺大,也不是什麼咄咄怪事。慢說是謚號,就連記錄那段往事的《隋書》,還不都是美滋滋的唐人寫出來的?這應該也是覆雨翻雲的大咖們都需要為獲取勝利而無所不用其極、都不能承受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設使楊廣地下有知,了解到這個世界上尚有一些比他更應該被謚為煬皇帝的人,卻仍然高高盤踞在德配天地的大聖人位置上,想必以他生前練就的佛繫心性看這事兒,在啼笑皆非之餘,也還是可以釋然的。


來源:老斯基野駛(ID:lsjyeshi) 作者:咔巴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斯基財經 的精彩文章:

韓國總統訪華,擁抱最好的老鐵吧……
從「說學逗唱」到「脫鞋上坑」,高雅的侯耀華與低俗的郭德綱……
帶頭大哥是怎樣煉成的
張飛夜訪諸葛亮
明明是骨灰級渣男,卻玩了一出千古佳話!

TAG:老斯基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