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鄉市衛輝 千年香泉寺

新鄉市衛輝 千年香泉寺

香泉寺,2000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衛輝市太公泉鎮西北霖落山中,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重修,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建造安禪師磚塔,唐·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建造石窟,唐代建造稠禪師石塔兩座,唐、宋、金、清均有石刻、雕像。香泉寺系著名的佛教盛地,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在此講經傳教,並且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麻風病院--癘人坊。1930年村資派學生邑人王炳程,在此創辦香泉師範。新儒學大家梁瀨溟等來些參觀和講學。1938年國民黨汲縣縣政府曾設在這裡。解放前,香泉寺是衛輝(汲縣)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

香泉寺以山勢區隔,分東、西兩寺。東寺由青石踏步七十二階可登至「南天門」。一座面闊一間、高四米的石坊枕崖而立。穿石坊而上,迎面照壁鐫刻卧佛畫像一尊。東崖華嚴壁上有摩崖《大方廣佛華嚴經》,左壁有千佛洞。寺後有築石方池,方不及丈,為香泉寺之源。因泉水清涼幽香,故名香泉。泉旁石崖上,有窩臂書「香泉」二字為小潞王所書,旁有線刻麻姑像,署名為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所作。

西寺原有稠師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現有僅存蓮花柱礎。殿前有唐塔遺址,兩側有稠禪師石塔兩座(其中一座殘毀嚴重),另有千佛石閣一座。附近山崖上還有十個遺龕,有一個較大的石龕雕有七尊道教造像。山巔有「眺月台」、「獅子崖」、「捨身崖」等景觀。

北齊時期,即六世紀中葉,北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在此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癘人坊,即麻瘋病院,這裡因此被後人稱作中國第一所麻瘋病救治醫院。1938年3月,國民黨汲縣政府曾設在這裡。民國19年(公1930年)開明人士王功隆、申仁、王炳程等人在這裡創辦了香泉師範。解放前後黨的領導人劉伯承、薄一波、皮定鈞等曾蒞臨此處指導工作。

香泉寺素有太行疊翠、香泉水響、曲徑通幽、洞天福地的美名。寺院枕岩而築,聳立於青障之間。

寺院內外的石縫裡處處溢水,四季不歇,穿雲流石,飛濺瀉地,悅耳動聽,被譽為衛輝八大景之冠。

睡仙,是畫聖吳道子的作品。當年吳道子來到香泉寺,看到正在午睡的寺院主持,即興提筆勾勒出所睡姿態,氣韻瀟洒,惟妙惟肖。

穿石坊拾級而上,可以看到東崖壁的華嚴洞,洞內刻佛,洞外刻經,現已剝落,但其殘處可見宋人題名。華嚴經,北宋時期的摩崖石刻,用魏書石刻華嚴經全國僅此一例,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香泉寺的佛像處處皆是,石壁上、建築物上、雕的、畫的琳琅滿目。那千百個神龕恰似蜂巢,密密麻麻嵌在石壁上,形態各異,形象逼真,總共有萬餘尊,它像一顆顆燦爛的明珠,點綴在這幅雄偉壯麗的畫卷中。最集中的佛雕要數千佛洞,洞內佛雕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石窟開鑿在山崖上,高、深各三米,寬2.5米。後壁雕著一佛二弟子,主佛跏跌坐在蓮花座上,高約1.5米,二弟子躬身左右侍立。

千佛洞北面的石壁上,有唐代吳道子的真筆畫,線刻「麻姑」像,像前泉口築石為池,方不及丈因泉水涓涓不息、清涼幽泉,故名「香泉」,香泉寺也是因「香泉」而得名

魏晉石窟,由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組成,他們都是佛祖與弟子之間的傳承關係。1939年,香泉寺毀於日軍之手,經過多年的修建,香泉寺逐步恢復昔日的風光。

千年古寺,千年風雨,記錄著千年傳承(波濤觀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波濤觀瀾 的精彩文章:

新鄉市輝縣 白雲古剎興衰千年
新鄉市延津 黃沙封存地下城
延津警方破獲裝修工生貪念,順手牽羊被抓獲
澄澈懷朴 抱素立新——王藝峰的寫意工筆畫
5G技術商用將來,萬物互聯誰當先?

TAG:波濤觀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