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宗禪的解脫之路

南宗禪的解脫之路

禪宗的中國化是在整個佛學的中國化的過程中發生的。禪宗的以心傳心、見性成佛、自證自度方便法門在許多方面不同於佛教其它宗派,既是對佛教各宗派形式與內容有所變化,又是與儒、道等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內容及體悟方法的進一步結合,體現為中國化的宗教又一流派。由於魏晉玄學的崇尚玄思清談,老莊哲學的自然無為,儒家的入世主義和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自給自足的社會經濟基礎上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求解脫的精神願望,大乘般若學與涅槃學的結合,使得中國化的禪學展開了。達摩來華,其禪法圍繞「安心」展開,「安心」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壁觀」,以觀牆土色之單一使心地清凈,或說使人心如壁,無取無舍。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載:「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後來南宗禪多以「心如牆壁」、「心如玩石頭」、「心如木石」等喻其清凈。達摩還啟示了「理入」、「行入」兩種「安心」法。慧可的資料很少,其「真實」的言行所表的禪法心語不多。一般認為慧可的思想承魏晉以宋體用本末一如的思辯方式及《維摩經》生死涅架不二、自性清凈身佛不二、虛宗與真性不二、般若學與佛性論不二的思想,把達摩外於心的道拉向內心。把佛、法、僧三寶統歸於一心,這種簡化的、直契人心的禪淪是以後禪宗即心即佛、頓悟成佛論的先河。關於「安心」,道信提出「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這是坐禪守心、觀心看凈的法門;道信同時也提倡隨心自在、無取無得的方便法門,「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的自在無礙的修行生活,最重一「心」(同具如來藏清凈心、真心、當下心),在修行方法上要隨心自在。由此道信提出兩種方便修行法門,一種是觀心看凈的漸修法門,後為神秀北宗繼承;一種是不念佛、不捉心、去住自然、念念不斷而得正覺的修行法門,此為惠能南宗所繼承。弘忍的《最上乘論》的主題是「守心」,圍繞守心回答了所守之心為何心、為何守心、如何守心等問題。他認為所守之心為「自性圓滿清凈心」、「本來清凈……此是本師,乃勝十方諸佛」,此心也常被稱做「我心」、「真心」、「本心等。」

從達摩的靜坐壁觀到弘忍的靜坐守心,體現了達摩系禪法由萬法一如到萬法唯心的變化,是「法」還在,其有所「主」是明顯的。僧璨道信認為息妄即是顯真,而弘忍受《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的影響,認為息妄與顯真有分,有妄可息、有真可顯,如著眼於「行」則是「息妄修心」,著眼於「證」則是「直顯心性」,為後世北秀的「息妄修心宗」與南宗「直顯心性宗」立法之源。《最上乘論》中關於迷悟、經教的看法與前期禪宗相比有進一步的發展,預示著南宗「無主」禪法的產生。法融牛頭禪是以般若三論係為依據,趨向對空寂之禪心的證語,強調心境本寂。宗密言其教「以本無事為悟,忘情為修」,鑒於無心可守、無境可觀,以不安不觀不守為禪修,法融提小心境本寂、絕觀妄守、「一切莫作」等無修而修之修證方法和「頓悟」說。惠能的「本來無一物」、「人心不思,本來空寂」與此十分相似,顯示心性論和解脫論上的繼承。

同時,發展廠的南宗禪也多少學習了與六祖同時的其它法系的禪法,包括北宗禪法。神秀的禪法是依《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而設立的,上要特點是觀心看凈,同時開方便法門。五方便是觀心的展開,把當下坐禪之心與「真心」看到處,返照清凈心而得自證白悟。《觀心論》認為「心者,萬法之根本也」,自心起用而起染凈諸法,因此心既是眾善之源也是萬惡之主,通過觀心而明了有染凈二心,依凈心得解脫,依染心受苦,除染而還凈、息妄而顯真便能離苦得解脫。因此「息妄」是神秀禪的特色,正如其偈,宗密把神秀為代表的北宗歸為「息妄修心宗」是確切的。神秀認為觀心之念佛有口誦和心念,了知自性清凈為正念,執著言聲是邪念:神秀反對「修伽藍、鑄形象、燒香」等形式佛事。其觀心也講頓悟,但是建立在漸修的觀心息妄禪定的基礎上,而不是南宗直了心性的「頓悟」,可稱為「漸修頓悟」,但不管怎麼說,在南宗禪的實際中這種頓悟是存在的,在某一角度說是更為普遍的存在。同時從相輔相成的角度上說,有北宗的「漸」才有南宗相對的「頓」。

但無論如何,惠能系以前和以外的禪宗在禪法上基本都是有所「主」的,或主「入、觀」,或主「坐、默」,或豐「自然」,或主「看」等等。「真心」、「凈」、「解脫」總是有的,仍然是有所「主』』和有所「依」。

惠能禪的解脫已完全走向內心,主體內離一情念而心千靜自在,「心地無離自性慧,心地無私自性定,」達到自然定慧:主體外離一切法相,無拘無束「來去自由,通用無滯」;主體完全超越主客,而與宇宙自然通用為一:「心量廣大,適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切。一切即一,一即—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惠能禪及以後衍生的強大的南宗禪將為傳統佛禪的「解脫」落實到門心,讓實際的生活走向解脫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隱寺 的精彩文章:

靈隱寺向大眾結緣方丈手書2018福歷
杜甫與佛教因緣

TAG:靈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