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笑!他們要用45噸小艇打跑航母編隊

別笑!他們要用45噸小艇打跑航母編隊

原標題:別笑!他們要用45噸小艇打跑航母編隊


台媒報道,偽「參謀總長」李喜明近日在「國防部」舉行的「戰術戰法研討會」上提出要研發45噸級「隱身微型導彈突擊艇」。若此方案確定,4年內可以建造60艘。李喜明還表示,突擊艇不用搭載戰鬥系統和雷達,只搭載兩發反艦導彈。外形和塗裝都可以仿照漁船或遊艇,以混淆視聽。戰時從各漁港出擊,在陸上觀瞄設備或其他大型艦艇的引導下,專門打擊大型登陸艦,「讓敵軍猝不及防」。必要時艇上人員還可以用攜帶型防空導彈應對空中威脅。


導彈突擊艇的性能還寫得很華麗:「五級風下可正常執行任務,七級風下無航行安全問題」。船體結構可以採用玻璃鋼或鋁合金,要求雷達隱身設計,採用遊艇漁船外形。載員4人,具備基本導航和通訊設備即可。」


45噸的小艇還要這麼高指標,就問服不服?


看到這樣的言論,筆者只想暗暗冷笑:這貨是不是神劇又看多了?上一個說用幾十噸小艇就能打跑大國航母編隊言論的,是伊朗。然而美軍第五艦隊就在伊朗眼皮底下的巴林,也沒見伊朗小艇把美國軍艦嚇跑。真正能管點用的是伊朗的岸基反艦導彈和水雷。要是台軍打算戰時在台灣海峽大量布放水雷,倒還對大陸方面真能造成些壓力。


下面開始扒皮,把台軍吹的牛皮好好掀開看看。

4年可造60艘——如果是漁船或者民用小遊艇還可能,至於造軍用艦艇,台灣的造船業早就沒那麼大底氣了。前不久的「慶富案」還擺在前面呢,造過不少漁船的慶富船廠中了6艘獵雷艦的標後三年連個廠房的影子都沒有,倒是轉移資產套取貸款的准詐騙行為被捅出來了。可惜了老老實實造船殼的義大利人。就這能耐還接著準備坑一把么?



船殼還是分包給義大利人製造的,台軍怎麼沒扶植個本土企業來制(詐)造(騙)一把?


不搭載戰鬥系統和雷達,只帶兩發反艦導彈——現代戰爭是體系的對抗,對「眼睛」、「耳目」(目標探測能力)實際上還要超過「拳頭」(攻擊能力)的情況下,這突擊艇實際上是個拿著兩桿大槍的瞎子,如果在考慮到打仗時台灣海峽會大量充斥干擾,突擊艇基本也難以依賴後方數據支撐,等於還變成了聾子。還能發揮多大作用?


外形塗裝仿照漁船或遊艇,戰時從各漁港出擊——且不說現代艦艇和漁船在功能裝備上的區別和改造難度。反艦導彈發射箱可不比RPG火箭筒那麼袖珍,說藏就藏起來。何況真的開打起來,哪家漁船還敢出來打漁?順帶一提,大陸70年代的老式反艦導彈就曾在試驗中捕獲過誤入靶區的漁船,台軍的突擊艇又哪來的迷之自信能騙過現在的大陸導彈?何況要偽裝漁船,就不能少掉很多突出的反射物裝飾,那還怎麼算「隱身設計」?


吃過雄三的漁船瑟瑟發抖,偽裝漁船的突擊艇居然不害怕


五級風下正常執行任務,七級風無航行安全問題——最扯淡的就是這個。45噸的突擊艇在五級風下開穩當就不容易,更遑論執行作戰任務;七級風恐怕能正常生存都不容易。正因為是軍艦,功能上的差異讓重心布置不同於民船,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排水噸位才能保證功能的正常運作。之前台灣的「光華6號」導彈艇150噸排水量也不敢保證類似海況下能正常航行和作戰,現在弄個45噸的進步還能這麼神速?



據台軍說性能很牛逼的光華6號導彈艇,一不留神就擱淺了

說到底,台灣那點重工業自打90年代以後就隨著經濟轉型和國民黨失去政權後的產業政策倒車開始衰落了,軍工產業方面更是首當其衝。如今這樣打興奮劑的迷之自信,大家當段子看解個悶就好。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這樣喜聞樂見的行為,對到時候統一祖國顯然更有好處不是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埋頭子母彈 的精彩文章:

日本引進「咆哮者」就能幹掉殲-20?沒想到中國還有這一招兒
中白互換尖端技術,俄表示不吃醋,稱中國火箭炮有重大缺陷
日本出雲號覬覦F-35B,真刀真槍上航母,中國一利器讓其有來無回
犯2直逼印度,英國「雙頭怪」航母慘遭海水倒灌,看來問題不小
F-35神秘用途曝光,可協助攔截彈道導彈,殲-20行嗎?

TAG:埋頭子母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