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曉松貝克漢姆的孩子都在學這項運動,從小氣質氣場內外兼修

高曉松貝克漢姆的孩子都在學這項運動,從小氣質氣場內外兼修

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識課

文丨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

其中關於高爾夫的討論非常熱烈,很多家長朋友表示,萬萬沒想到,原來這幾年,這些所謂貴族運動早已成了不少家庭的周末娛樂。今天,我們再分享其姊妹篇,談談另一項如果孩子錯過還真有點可惜的運動——馬術。

GIF

馬術不是富裕家庭的專利

馬術這個詞在國內流行起來,其實有一段時間了。還記得當時作為中國唯一奧運馬術選手的「高富帥」華天嗎?這位畢業於伊頓公學的中英混血,靠著競技場上颯爽的英姿,刷爆了朋友圈,馬術運動也連帶著沾光,火了起來。

(華天作為中國唯一奧運馬術選手出賽)

但我是一直到最近頻頻聽到身邊的朋友、同事,紛紛把孩子送去學馬術,才開始真正關注這項起源於歐洲的運動,這才發現,馬術在今天可不算小眾。很多名人,如高曉松的女兒、李湘的女兒、林志穎的兒子等,都是超級馬術迷,國外如貝克漢姆一家,三個孩子也都在接受馬術訓練。

再看高校,不少頂級大學裡都有學生自發成立的馬術社團,比如清華馬術協會,成員超過600人,是整個清華里最受歡迎的社團。尋常人家裡,學習馬術的人也越來越多,國務院前年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里就提出要重點發展馬術運動,去年,全國累計各類馬術俱樂部也有將近2000家。

這起碼說明了一點——學習馬術的費用,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高。誠然,要培養一個馬術運動員,確實很貴,光論一匹好馬,就價值連城,更別提要有廣闊的訓練場、私人養馬場以及各種帥氣的好裝備了。但話又說回來,任何一項興趣要發展到專業選手級別,其實都離不開巨大的投入。

如果只是作為一項愛好或者運動——馬術俱樂部普遍有一個價格區間:初級課程在20—34節課左右,若是選擇進口馬匹,每節課支出一般在700塊左右;而要是選擇非進口的馬匹,價格將會更低,大約300到600塊。今天送孩子學鋼琴、學英語,也差不多要這個花費了。

而且,現在關於馬術學習的資源越來越多,比如美國密歇根大學就有開設關於騎馬教育的在線課程,中國的孩子也能隨時聽到,對於如何餵養、訓練馬匹都有非常專業的講解。

GIF

馬術讓孩子內外兼修

養成優雅知性的氣質

馬術運動雖然價格上親民,本質上還是透著滿滿的貴族氣質,這也是為什麼在英國最頂級的私立學校,如著名的伊頓公學,都為學生開設馬術課程——是為了培養由內而外的優雅。

先說「外」。馬術看似不費勁,對體能的訓練也許不如籃球、游泳等激烈運動,但實際上,對應如今非常多孩子出現的彎腰駝背、體態不好的問題,馬術都能一一解決。騎馬的時候,孩子必須要做到挺直腰板、昂首挺胸,通過學習最基本的騎馬姿勢,身體的靈活度和平衡感也會大大增強。

再說「內」。馬術除了要求騎手體態優雅、神情自信,更要求你做到內外兼修。

華天曾說:「學習馬術的意義不在於有一天你可能摘取奧運獎牌,而在於養成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品格,也就是同理心和責任感。」馬術運動是有魔力的,它能讓一個尚未懂事的孩子,學會很多大人費盡唇舌也無法講透的道理。

都說馬術不是駕馭馬的技術,而是和馬默契配合的藝術。馬是非常膽小的動物,在參加場地障礙賽時,面對未知的障礙,馬也會非常恐懼,如果你在賽場上看到馬努力地帶著騎手一起跳過去,背後全源於日常訓練中,馬和騎手建立起來的無條件的信任。

其一,騎手要全方位照顧馬匹的生活,再累再髒的活也要硬著頭皮干。

上馬術課的孩子,第一件事不是學騎馬,而是首先學習如何和馬匹打招呼,怎樣照顧馬,給它刷洗、餵食,讓它身心舒暢。作為一項人與動物共同完成的運動,馬術要求人與馬親密配合,孩子要學會與馬交流,理解動物。

其二,騎手要對馬匹有發自內心的關愛與尊重。

如果你有看過馬術比賽,或多或少會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點——在很多國際賽場上,一旦騎手落馬,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看自己有沒有受傷,而是站起來去安慰馬,擔心馬會受到驚嚇。

其三,馬術強調「人馬合一」,比如,在最具有技術含量的「盛裝舞步」項目,要求騎手在一個很小的場地,讓馬匹完成高難度動作,比如原地高抬腿,定後肢旋轉,斜橫步等等。而其中一條很重要的評分標準,就是「馬匹不抗拒騎手指令」,如果騎手不是把馬匹放在平等的位置,而是強制馬匹完成自己的要求,就算動作再漂亮,得分也會很低。

所以,雖然孩子2、3歲就可以去馬場,牽牽馬、喂喂馬、抱抱馬,學會放下對馬的畏懼,但真正開始學騎馬,幾歲適合呢?國際一級馬術教練閆雨在接受公號「常青藤爸爸」的採訪時給了一個建議:5、6歲,身高在一米一以上為什麼呢?馬術這個運動,孩子必須有邏輯思維,5、6歲的孩子,你跟他/她說什麼,他/她自己能明白,而且能有意識地管控自己去做什麼,這個年齡段是合適的。

GIF

馬術是孩子最佳社交訓練

但最吸引我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馬術里一句很流行的諺語——「Good winner, good loser」,意思是贏得起,也要輸得起,它提示騎手:你的目標不是要打敗對手,而是自我提升。

確實,馬術運動使用的馬性情溫和,強調智慧、協同和技巧,正因為如此,馬術的社交屬性也特別明顯——不是要打敗對手,而是要彼此交流提升,成為更好的自己。對於馬術發源地——歐洲的人們來說,去看一場馬術比賽,可以不是為了騎馬,因為場上場下都是很好的社交場所,大家可以一起聊天,放鬆身心。

比如芬蘭14歲女孩Milana,她從小喜歡練習馬術,堅持了這麼多年,到今天,每次提及騎馬,她都表現得興趣盎然,喜歡分享她在馬術學校里認識的新朋友,喜歡討論YouTube上好玩的騎馬視頻,喜歡手工製作布藝馬頭……

Milana的媽媽對此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當然希望這項愛好能陪伴她一生,這對她的人生是很好的啟發。另外,我相信騎馬會讓她結交真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相互交換觀點、相伴成長。甚至,擁有自己熱愛的人,不管到了哪個年紀都容易交朋友,都不會覺得生活無味,即使到60歲,也不會停止成長。」

即使到60歲,也不會停止成長——聽起來多麼動人。Milana和她的媽媽都沒有寄希望於自己的這份投入,能讓她日後變成真正的騎手,而是發自內心地享受其中,把它作為自己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的窗口。

英國民間機構「國民信託」曾整理1700多名12歲左右孩子的「最喜歡的戶外活動」,騎馬就在清單上,此外還有跑步、長途騎行、登山、山洞探險、野外夜行、在大海里游泳、攀岩等。這份清單給我們的提醒是,運動給孩子健康體魄,塑造孩子完整人格,但最根源的,是加深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

所以,若送孩子去學馬術,也不可讓「比賽成績」成為運動的第一目的,不然,運動就不再是運動,而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考試,培養出的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考試機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年商學院 的精彩文章:

世界名校畢業卻做全職媽媽是一種浪費嗎?
年度最佳9.4分親子電影《尋夢環遊記》上映,給孩子非同尋常的生命啟迪
被忽略的碎片時間,才是孩子學習最大的突破口
成為時間管理達人,孩子只差這個有趣的訓練
活用四種思維導圖,再難的科學知識也輕鬆掌握

TAG:少年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