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7年度回顧:五大讓人失望的遊戲篇

2017年度回顧:五大讓人失望的遊戲篇

或許是因為視野的關係,要選出優秀的遊戲要比遠處讓人避而遠之的遊戲要簡單得多,因為優秀的遊戲彷彿一塊看不見的磁鐵,會不斷吸引力你去嘗試。而類似於去年的《無人深空》、《黑手黨3》這樣的遊戲,相信我,在懟完它們後你根本不會有太多印象,而更多平庸的作品自然更加難以留在你的腦海中,因此這次我們就算拋磚引玉,選出幾個根本不值得玩的遊戲,再幾個讓人非常失望的遊戲。注意他們並不一定是很糟糕的遊戲,但絕對夠引起你的警惕。

#1:《狙擊手:幽靈戰士3》

這遊戲我的印象很深刻,因為是在年初的2月初,也就是說剛過完春節返工後完成的當時還處在Beta階段的該作的評測,特別看了看後台,發評測的那天是2月6日,大年初十,大吉大利。那時的心情多好啊,畢竟剛過年,眼前的一切都看起來很有希望,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任務,直到撞到這款遊戲。記得當時在文章中還有一句「防火防盜防City Interactive」,寫完後還有點擔心會有讀者過來維持正義,沒想到竟然沒人在意。

作為現在不多的使用CryEngine的遊戲之一,畫面的保證是很多玩家選擇的原因之一

但現在已經不是《孤島危機》的時代了

如果說這款遊戲因為當時還處在Beta階段可以解釋一系列問題,比如說為什麼打開吉普車的車門、坐好後扭動車鑰匙點火這段過程中,City Interactive根本沒有做不過儀錶盤中轉速表指針轉動的一個連貫的動畫,換句話說你轉動鑰匙前是貼圖A,而你轉動鑰匙後就直接不經任何掩飾的換成模型B,這個水平幾乎還不如藍洞。打個比方,比如說一個經費奇缺的劇組,因為拍不出超人飛行的畫面,所以直接被扮演超人的演員吊起來懸在半空中,然後把背景的布簾摘下來,換成一個天藍色的布簾,然後找一個大小像為兩棲登陸艦提供動力的那種風扇一樣大的風扇吹出飛行的效果,你想像的到嗎?。此外還有彈頭的殺傷力問題,忘記一開始是那把槍,口徑是.338 Lapua Magnum還是.408 CheyTac,反正命中的一位步兵的上半身三槍,他還是活力不見,喬治亞軍工實在不虛,不愧是一代天驕斯大林的出生地。還有,就算你躲在很遠的地方發射,是那種不可能被發現的隱蔽程度,可能你還沒有退殼,那些士兵已經找到你的位置、然後就用迫擊炮轟你。

如果說這些都是因為技術原因,不算讓人失望(拜託已經讓買的人失望好嗎),那麼再說說還有哪些再設定上就足夠讓人失望的地方:首先《狙擊手:幽靈戰士3》的設定非常的吸引人,而且是那種很少有廠商嘗試的類型,如果成功的話一定會影響到未來的其他射擊遊戲,因為看看它的設定吧:位於喬治亞這種東歐的山林地區,而且是一款沙盤射擊遊戲!還是扮演的隱蔽的狙擊手!還有多樣化的天氣、多樣化的地形,可以有多廣闊的舞台、多生動的環境、能夠容納多大的內容不用我說,因為我就曾對此報以很大的希望。不過在實際玩過後,小編感受到的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因為製作組的野心確實很大,但是在角色的塑造、戰鬥的設計確實經驗不足,任務一開始似乎根本沒有願意、沒有由頭,而且很多地方都很老套,會發生什麼都是小編可以猜到的,遊戲裡面的主角和其他配角都很臉譜化,都好像那種完全是需要這種劇情、這種設定而生硬安排的。

注意這裡的儀錶盤

#2:《極品飛車:Payback》

我根本不知道這個「Payback」的中文意思是什麼,Origin繁體中文頁面也直接是中文,總之這只是這個已經活力不再、甚至接近被人遺忘的系列的第20部作品。我們以前介紹過為什麼曾經霸佔我們同年時期很多時間的《極品飛車9》只能停留在過去,原因不菲年輕時候對於畫面要求不高、競爭對手少,現在說到競速遊戲,一開口就有《神力科沙》、《駕駛俱樂部》、《賽車計劃》、《塵埃》、《極限競速》等等,競速遊戲本來就是核心沒有太多變數的類型,玩家的內心是很難容納很多類型的賽車的。

巔峰期的《極品飛車9》小編斷斷續續玩過,還有後來的《變速2》、《亡命狂飆》、《最高通緝》、《宿敵》都粗粗體驗過,其實感覺後兩者其實還算是可以,尤其是後者在使用寒霜引擎後畫面其實很優秀,小編還記得跑地圖中的雪山時感覺心曠神怡,跑沙漠的時候感覺臉上都是沙子。而新的這部《極品飛車》該怎麼說呢?既然他們都修正一年上市,你自然希望他們可以拿出一部大不一樣,至少是找不出大問題的8分之作,結果呢,你能想像2017年還有競速遊戲中的路人前還有空氣牆嗎?而且揮舞雙手的動作看起來沒有比掃地機器人聰明多少。

#3:《質量效應:仙女座》

我在還沒想到標題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這款遊戲了。當然,這款遊戲被寫在恥辱柱上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大家都知道《質量效應》是一款承載很大分量的系列,其初代、尤其是二代被稱為神作也毫不為過,對於喜歡科幻遊戲,尤其是對於浩瀚的宇宙有無限想像的玩家來說,可能是你們的啟蒙遊戲也說不定,雖然三代的結尾有些褒貶參半,但也不能算做一款失敗的遊戲。不過你要知道,《仙女座》是經過良久的跳票才最後才上市的,那麼作為科幻遊戲中的扛鼎之作,他理應任何時候都能激發你探索世界的激情吧?

首先小編是先測試,然後才有時間體驗遊戲的,基本的感受就是雖然《質量效應》系列一貫都慢熱,但還是感覺……感覺和以前的《質量效應3》沒有什麼區別啊,雖然畫面是好了非常多。不過逐漸逐漸,就感受到問題所在:好象角色在鏡頭特寫前特別僵硬,甚至就像瞪著眼睛對口型,臉上的都是茫然。雖然遊戲沒有太大的驚喜,顯得跳票有點沒道理,但是也不算有太大的問題,除了表情有些……茫然,不過後面真正讓我驚訝的是,有消息稱BioWare竟然因為怕女權分子攻擊他們把女主角刻畫的很漂亮是物化女性,而涉嫌故意設計很醜的女主角。之所以說是「涉嫌」,是因為小編並沒有看到官方有承認,但是這已經傳播的很廣泛,但是不管BioWare有沒有這層顧慮,女性角色是真的不好看啊。

哦,如果說還有什麼失望的話,那麼這款在3月底發售的遊戲,在5月初就宣布暫停《質量效應》的開發,暫時還不知道這個系列的明天,但是這個結果絕對讓人失望了吧。

#4:《星球大戰:前線2》

這個遊戲好象都不用再介紹的吧,後台里至少有五篇都為圍繞該作的氪金風波而寫的文章,其實在《戰地4》,對於其中的畫面水平雖然表示充分的肯定,但是也沒有達到驚艷的水平。沒想到兩年後的初代《星球大戰:前線》的畫面直接把小編和小編的朋友震驚的流連忘返,沒想到今年因為太出格的氪金政策,續作《前線2》以這種方式被刻在恥辱柱上。

要知道今年是沒有《戰地》、沒有《鏡之邊緣》的年份,所以《星球大戰:前線2》是那種需要挑大樑的作品,沒想到直接一撥讓EA損失31億美元的市值,雖然市值這種東西蠻虛幻的,不過至少是和EA的心愿相去甚遠吧。至於遊戲本身,因為我不是《星球大戰》的受眾,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失望,甚至覺得這場風波看起來蠻刺激的。

#5:所有山寨、模仿《絕地求生》的求生類遊戲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核心要素根本不複雜,從後發優勢方面,其實要做一款比藍洞的《絕地求生》在本身素質上更加成功的求生遊戲並非不可能(這裡要強調是本身的素質,而不是商業上的成功,因為藍洞的成功已經可遇不可求),當然這需要時間、耐心和很大的冒險,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6:其實這裡還想提名一下今年所有的VR遊戲,因為如果說去年還處在蟄伏期的話,那麼今年就是推動硬體增長的關鍵時期,但今年業界並能沒有推出足夠有影響力的VR遊戲(當然《生化危機7 VR》是很棒的作品,但它是跨平台遊戲),導致VR在2016年的發展後幾乎就很少再有足夠有吸引力的VR遊戲,大家都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本來以為2017年會有那種可以合不攏下巴、類似於《光環》、《聖歌》這種大作的VR遊戲,但沒想到並沒有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