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天有時也捉弄人:父親是個東陵大盜 兒子卻為黃帝守陵

老天有時也捉弄人:父親是個東陵大盜 兒子卻為黃帝守陵

一說起孫殿英,人們隨即會想起「東陵大盜」四個字。他的名字,已經牢牢貼上了「盜墓賊」的標籤。

孫殿英(1889年—1947年),歸德府永城(今河南永城馬牧鎮丁辛庄)人。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後為張學良收編。抗戰爆發後,歷任冀察游擊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時被俘,旋投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抗日戰爭結束後又追隨蔣介石反共,打內戰。1947年在人民解放軍解放河南湯陰的戰役中,這個20多年來一直逍遙法外的盜陵主犯,終於被解放軍生擒,後病逝於戰犯收留所。

1928年春,孫殿英以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計劃盜墓行動。用炸藥才把慈禧太后墓的門給炸開,大肆搶奪陵墓里的寶物。

孫殿英部隊以野蠻手段用七天七夜的時間大肆盜掘東陵文物,連帝後屍體也弄的支離破碎,陵寢一片狼藉。消息傳開,輿論大嘩,要求政府嚴緝案犯,孫殿英四處獻寶打點,其盜墓行為才沒有受到什麼處罰,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但是,這次盜墓以後,使得很多國寶流失海外,對國家的文物造成了毀滅性的的打擊。

兒子孫天義

做為一代軍閥,孫殿英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後人之所以更清楚地記得他,也全仗「東陵大盜」四字。試想,敢挖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墓的人,不管是王殿英還是張殿英,一定會成為人們的談資。

孫天義是孫殿英的獨子,1931年6月生於北京市,是孫殿英盜墓後所生。雖然孫天義一直生活在「大盜」父親的陰影下,但他自強不息,成為一代學人,在文物保護方面也是專家。

1948年,孫天義考入輔仁大學,攻克西方語言文學。就在他跨入大學門坎的這一年,與閆妙娟女士結婚。 「文革」中,孫天義夫婦自然難逃厄運,但孫天義並沒有怨天尤人,他學會了砌窯燒磚技術,還把自己擁有的全部時間用於外語學習。「文革」一結束,孫天義便有《羅斯福傳》、《張伯倫傳》、《戴高樂傳》等8部譯作交商務印書館付梓。

孫天義是國際知名的學者,1986—1998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現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黃帝陵基金會會長、政協陝西省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拿國務院特別津貼。他特別熱衷於文物保護事業。退休後留在陝西為黃帝墓守靈,任陝西省副政協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

孫天義在擔任西安外國語學院院長期間,該校同國外二十多所大學、學術機構建立交流合作關係;他大膽改革爭取開設多種應用型專業,並為西安外國語學院爭取一項世界銀行貸款。由於他的努力和成功改革使西安外國語學院成為陝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點單位之一,並實現了與原陝西省外國語師範專科學校的合併,為陝西的高等教育和中國的外國語教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01年8月黃帝陵一期整修工程竣工。他說:「每次看到來自海內外的中華兒女在黃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氣連枝、同根同族,我就覺得非常欣慰,就覺得自己正在從事的是一項功德無量的事業。」

(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寶發現之旅 的精彩文章:

奇石專題(一)——「千面」神石「救世主」
透過越窯雙龍耳覆蓮紋花口瓶解密秘色瓷
史上最全的古陶瓷紋飾寓意大全 品味多彩文化

TAG:尋寶發現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