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三九第一天,您艾灸了嗎?

三九第一天,您艾灸了嗎?

「三九灸」與「三伏灸」相互補充,時間不同,「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陰寒之氣最盛的時候,此時天寒地凍,陰盛陽衰,養生宜大補陽氣以驅寒。「三九灸」能溫和陽益氣,驅寒除濕,活血通經止痛,健脾益肺補腎等。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

三九灸時間表:

引九:12月12日~12月21日

一九: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12月31~1月8日

三九:1月9日~1月17日

加強灸:1月18日~1月27日

何為「三九天」?

三九天是從冬至這一天算起稱一九,往後順數每九天為一階段,稱二九,三九…九九,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腠理不固密,衛外功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為何選在三九天?

在這一時期進行借藥物溫熱之性溫陽益氣,健脾補肺益腎,祛風散寒,可使人體陽氣充沛,抗寒能力增強,減輕病患的癥狀,減少疾病的發作。 「三九灸」是「三伏灸」的補充與鞏固,治療機制和方法以及適應症大致相同,只存在時間的差異。兩者配合,相輔相成,更可提高機體素質與調動機體免疫功能,促進肺、脾、腎等諸髒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夏養三伏、冬補三九,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取得1+1>2的顯著療效。

有了三伏,還要三九?

與三伏天灸相比,三九天灸偏向於溫補,更注重幫助體內元陽蓄積;三伏天灸更注重於祛邪、散寒,趁著夏天寒氣弱的時候來清除病邪。三九天灸是對三伏天灸療效的補充和鞏固,前者是冬病冬防,後者是冬病夏治,均是扶陽補虛療法,三伏天艾灸的患者,在三九天艾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陽氣若足千年壽 艾灸昇陽第一方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黃帝內經》。人的一生,出生的時候陽氣設定為一百,到生命結束,陽氣就降低為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隨時在消耗我們的陽氣,而艾灸能夠補充人體虛損的陽氣,讓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堅持艾灸,偏頗的體質會越來越趨向平和,各種亞健康癥狀將不藥而癒。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里說: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是艾與火的完美結合,艾條燃燒釋放的陽性能量能驅除人體內多餘的風寒濕諸邪,讓人一身輕鬆。常年艾灸者,體內陽氣充足,很少生病。艾灸還能回陽救逆,救人於危難之時。

三九艾灸保健穴位

湧泉

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尚屬微弱狀態時,很多平素體虛多病,陽氣虛弱者或身患各種慢性難治病的患者,陽氣下陷於腎寒之水裡無力升發,這種情況首選灸湧泉!

湧泉穴得溫,腎水不寒則腎陽上升,腎水自升輸佈於全身溫煦四肢而手腳溫暖,全身怕冷的癥狀漸漸就會消失,所以說「榮衛的寒根於腎氣」,從我們和灸友們大量的實踐經驗證明,長期堅持灸足底湧泉者,手腳根本不會冰涼。

命門

命門穴又名精宮,督脈之穴。位於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

命門穴功能:命門者,諸精神之舍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維護生命的門戶,故稱命門。

灸命門能夠補一身之陽氣對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和推動作用,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與運輸,以及水液代謝等都具有促進作用。

關元

關元穴又名丹田,是任脈之穴,位於臍下三寸,是任脈和足三陰經交會穴。

關元穴功能:為一身元氣所在,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具有通調沖任,調理氣血,被腎固精的功效,能調治諸虛百損及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

灸關元穴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

足三里

足三里又名下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位於膝眼下三寸, 脛骨旁一寸。

調補足三里,實即培補後天,增加脾胃的後天之本作用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古語有「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灸足三里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注意事項

三九灸當日不要吃生冷、寒涼、辛辣的東西,比如海鮮、鵝、鴨等。濕氣較重的人可能會引起水泡,應該保護創面,避免抓破感染。

聲明: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艾堂不僅僅是艾灸家 的精彩文章:

艾灸治療婦科病的方法,效果比吃藥強上好幾倍!
天冷手腳冰涼?中艾堂告訴你5個溫暖全身的艾灸穴位!
還在玩「跳一跳」?不如小寒來做艾灸!
艾灸8大穴位,喚醒女人第2春!

TAG:中艾堂不僅僅是艾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