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人們總說張學良是失敗的成功者!這是為什麼哪?真相出現!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
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
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1936年12月9日,中國共產黨組織大規模的群眾遊行示威,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特務軍警開槍打傷一名學生,群眾非常激憤,決定到臨潼直接向蔣介石請願示威。蔣介石強令張學良制止學生運動,必要時可以向學生開槍。張學良接到命令後,趕上遊行隊伍,極力勸說學生回去。東北大學學生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等口號。張學良向群眾表示一周內以實際行動答覆學生要求。
(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時的當天,張學良、楊虎城向全國發出關於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的要求。
西安事變發生後,東北軍、西北軍內部出現主張殺蔣和放蔣的爭執,但張學良、楊虎城二人都主張釋放蔣介石。據楊虎城的機要秘書王菊人回憶,西安事變發生後,楊虎城曾找張學良商議釋放蔣介石的四項條件:一是蔣介石之「安內攘外政策」必須改變,至少以談話方式向全國公開聲明(當時考慮由南京政府正式發表聲明是辦不到的);二是改組國民黨政府為抗日聯合政府,應有行動表現;三是東北軍、17路軍的駐地和政治地位不變;四是紅軍問題,由以後組成的抗日聯合政府解決。
張學良與楊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貴州省修文縣陽明洞,1941年5月張學良轉張學良與張治中在新竹(1947年)囚貴陽市麒麟洞,由於和市區距離很近,不久很多貴州人都知道張學良關在麒麟洞,於是在1942年2月把張移往貴州省開陽縣劉育鄉囚禁,1944年春天再移貴州息烽縣陽郎壩,冬天再到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蔣介石在貴陽市黔靈公園會見張學良。不久之後,張學良被押往重慶歌樂山戴公館,1946年10月被送到台灣,1947年移住井上溫泉(新竹縣)。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灣,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北投居所,在三地都過著軟禁生活。[5]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生三子一女,後有情婦「趙四小姐」。他後期信奉基督教,這是他早年讀教會學校的早期信仰,1964年受洗。依照一夫一妻規則,蔣中正令張與于鳳至離婚,和趙四小姐結婚。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李登輝執政後,1990年起,張學良全面恢復人身自由,之後到美國探訪。1993年4月,受聘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理事長。1995年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在那裡長居,直到逝世。
(少帥中的張學良)
2001年10月14日14時50分(北京時間10月15日8時50分),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張學良故居坐落在天津法租界32號路(今和平區赤峰道78號),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樓房。張氏在二、三十年代來津常住此處。
三層洋樓,前樓建於1921年,為三層帶地下室;後樓為二層,建於1926年。兩幢共有樓房42間,建築面積1270.4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401.65平方米,總佔地面積1.495市畝。
該所建築造型豪華、美觀、大方。前樓正面二、三層設有屋頂平台;室內寬大考究,內部樓梯、地板、門窗等均採用菲律賓木料;衛生設備具全,院內廣植草坪。
該樓以張壽懿(張作霖五夫人)名義購自法國領事館。1949年後張壽懿去香港,由其子張學銓管理出租。1956年進行私房改造後由國家經營,1960年改按公產掌管。
小編為您講解一下為什麼人們張學良是失敗的成功者!
要我說,張學良枉稱「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至多只算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他是一個失敗的成功者!
有道是「虎父無犬子」可是張學良之流竟連家也守不住。如若國家不成,真乃千古罪人,該永遠釘在恥辱柱之上。
一者,不抵抗,以30萬之軍力不敵日之2萬5千餘人;
(炮兵隊)
二者,才不堪用,一生除了吃喝嫖賭,與趙四之風流韻事之外;
三者,叛主亡國,西安之事雖於國有利,但對於當時的國民黨以及後面戰局焦灼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究竟其原因是什麼?
「9.18」事變一爆發,時在北平溫柔鄉里度春宵、銷金窩裡吞大煙的張學良便急令東北軍撤退入關,讓日本人大喜過望,不費吹灰之力得此物資雄厚之沃土,以東北軍遺留之大批軍事物資(步槍約15萬支,子彈約3百萬發; 迫擊炮約6百門,炮彈約40萬發; 山、野、重炮約250門,炮彈約10萬發; 火藥約40萬磅。瀋陽東塔機場的飛機,全部被日軍繳獲,包括已在使用和進口尚未安裝的約110架戰機。),屠殺我百姓,並激起其更大野心,以東北為跳板和滅華基地,將中華民族迅猛推至國亡族滅之邊緣。
其中僅僅是山野重炮這一項,就已經超過了關內蔣介石中央軍炮兵的總和。
可以這麼說,中國近代史尤其是1840年以後的戰爭雖丟臉,也丟臉不過這一次。
(張學良)
就算是可笑的滿清八里橋戰役,好歹蒙古騎兵還衝鋒了幾次,不是剛一開打就開溜。
這種人,憑什麼能背負起「民族英雄」四個大字?
歷史上,有敗家之稱的無外乎,紙上談兵葬送趙國40萬精銳的趙括、樂不思蜀的後主劉禪、南唐後主李煜前三者或因時事、或因歷史、或因人心,可是一槍不發丟棄乃父張作霖苦心經營幾十年、擁有百萬雄兵、千萬百姓、無數兵工廠軍火庫乃至飛機野炮裝甲車之東三省的張學良。
又該當何罪呢?
(張學良部隊)
雖然歷史從來都是成功者的墓志銘,可是歷史又是最聰明的。
它從來不會忘記那些該被懲治的人。


TAG:歷史成為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