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海經》里狌狌肉,據說吃了比劉翔跑得更快

《山海經》里狌狌肉,據說吃了比劉翔跑得更快

《山海經》居家旅行、上古神獸烹飪必備的奇書,書中神獸我們都耳熟能詳。那麼,《山海經》里第一座山,第一個被寫上「菜譜」的你知道是哪位小夥伴嗎?

《山海經》南山經有言,南部第一座大山脈,叫做鵲山,山脈上第一座山,叫招搖山,它瀕臨西海上端。這座山上長有一種草,外形像是韭菜,而且會開青色的小花,這種草的名字叫做「祝余」,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這是修仙減肥第一聖葯,這裡就不多做贅述啦!

書里有記載吃了這種草,就不會感到飢餓,《盜墓筆記》里,最終去長白山守青銅門的小哥進長白山之前幾乎是吃的什麼都沒帶,我估計悶油瓶可能吃了這東西。

話說看到這種神奇的東西,現在吃土的小夥伴們,有沒有點想法?

當然這座山上的好東西很多,山上還生長著許多的桂樹,最讓人心動的是這裡還有大量的金礦和玉石。當然這裡面金銀珠寶那麼多,我當然也動過腦筋,奈何目前裝備,財力物力都不不夠,前些日子山海經裡面就有個粉加我,讓我去尋寶的時候號召一聲,也帶他去發財,我也只能無奈的說,有機會一定喊上你。

這座山上還有一種樹,這樹的形狀像楮木,這個楮木是什麼木,我也不知道........

這種樹,身上有黑色的紋路,還會開花。它的花開放時,五光十色的,很是好看,花名叫做「迷轂 mi gu」,據說把這種花帶在身上,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你會迷路了(到底迷谷花是指南針還是迷谷樹是指南針這個資料還有待考證)。

咳咳,扯得有點遠了,我們還是來說說主角吧。

《南山經》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食之善走,看看,又是一道好菜。

用普通話說就是,招搖山上有一種動物,長得像猿猴 卻長著一對白色的耳朵。它有時爬行,有時像人一樣站立行走,它名叫狌狌。

其實,這狌狌,就是猩猩的古文字,根據山海經不同版本的記載,狌狌,大致有三個版本。

第一種,長得像猿猴:

第二種,人面豬身,大概就是這樣:

第三種,人披獸皮,是這樣的:

食之差善走,就是說人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就是能跑的快,走得遠,但是,上面三個,無論哪一個是狌狌的真身,我是下不了口了,我還是天天躺屍不善周走的好!

我找了很久,還發現了一點,狌狌這玩意,是群居動物,更奇特的是,它還會說人話,能通曉過去,卻不知道能不能知曉未來,我估摸著就是後來專門擼人妻妾的白猿。

白猿盜人妻妾的歷史卻由來已久,漢焦延壽《易林?坤之剝》記載有:南山大玃盜我媚妾。其後西晉張華《博物志》等書更有較具體的描述。

但是情節最為完整,細節最為生動的還唐傳奇本《補江左白猿傳》。歐陽紇是唐初書法家歐陽洵的老子,因為歐陽紇長得太像猿猴了,所以有看不慣他的同僚寫詩諷刺,傳到後面被有心人一發揮,硬生生給歐陽紇造了一個老子。說當年歐陽紇率軍南征﹐到了長樂﹐妻子被白猿精劫走了。歐陽紇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白猿,率兵入山採用計謀殺了白猿後才發現妻子已經懷孕孕了。後來,歐陽紇的妻子果然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長得很像猿猴,並且博學多識,文采飛揚在當時很是出名。這個現在看不慣別人就整點花邊新聞污衊別人是一個道理,當時不知道怎麼造新聞,於是就編了個故事揶揄別人的出生,說你是猿日的,和我們今天說的你是狗日的是一個道理。

關於狌狌,我還查了一些資料,傳說狌狌百餘頭為一群,特別喜歡喝酒喝穿人的草鞋,經常出沒在山谷中。因為它的肉有神奇功效,於是就有生活在招搖山一帶的土人,在狌狌活動的路上,擺上酒菜和很多連在一起的草鞋,狌狌走過,看見酒菜草鞋,就想去吃,但是人陰險狡詐,一開始狌狌明顯是不相信人的。

他們一起叫著土人和他祖宗的名字,一邊還大罵,「小比崽子,拿酒誘惑我。」罵完就走開。

但這狌狌可能智商不高,還是個吃貨,本來走了就沒事了嘛。它又攜老帶幼的返回來,酒量又不行,還一堆堆的猜碼喝酒,喝醉了就把草鞋穿在腳上,草鞋一雙連一雙,所以的狌狌全都穿上了,就這樣一隻也沒落誰也跑不了,於是狌狌群就這樣嗚呼哀哉了.........

久而久之,狌狌就這樣被吃乾淨了,一隻也沒剩。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於狌狌的滅亡我也沒啥好哀嘆的,唯一覺得可惜的是,我的老祖宗們太好吃了,也不知道給我留一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海經揭秘 的精彩文章:

《大洪水絕密檔案》之一神秘的《山海經》
要是沒有《山海經》,龍這一物種可能早就在史書中滅絕了!
南山經祝餘修仙減肥界的第一聖葯其實是麥冬?
中華歷史上未解千古謎團
不信鬼神的毛主席為何相信「風水算命」

TAG:山海經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