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曉風殘月中徘徊的柳永

在曉風殘月中徘徊的柳永

曉風殘月

曉風殘月

楊曉峰

00:00/04:53

文/段雲飛

【作者簡介】段雲飛,女,淮南市作家協會會員,出生於1994年8月。愛好寫作。自2004年以來在《淮南日報》《少年之友報》《農村孩子報》《淮河早報》等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並被多家作文網站轉載收藏。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首《雨霖鈴》讓我在一個夢轉紗窗曉的清晨感受到無名的傷感。許是性格的原因,我甚是喜歡婉約派的詞人,之前就寫過李清照,近日看了柳永的一些詞作,總是覺得柳永風塵僕僕的腳步漸漸敲擊著我的耳膜。

唐宋以來,中國詞人多矣,而寫羈旅行役相思之苦的高手,當屬柳永。

詞,成全了柳永,也害苦了柳永。因為詞,他這個社會最底層的布衣書生竟讓高高在上的皇帝記住了姓名。也因為詞,導致了他與宋仁宗趙楨之間一場不對稱的恩怨糾葛,招致了許多文人士大夫的排斥和鄙視。我翻閱了許多史料,研讀了他許多作品,並對他當時的生活了解了一些。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後來他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北宋前期,內憂外患還凸現,自上而下享樂風氣瀰漫,從皇帝到普通文人都以填詞作曲為能事。而在當時,柳永是個非常有名的詞人,他寫的詞大多都是纏綿悱惻,凄婉動人,我想這或許也是皇帝能記住他,卻不重用他的原因之一吧。

再說柳永,當時他的詞已然是家喻戶曉,而他自己也經常流連於花街柳巷,他的詞也經常被歌伶樂伎所傳唱,這樣的柳永,一直得不到重用,多次科考,卻屢試不中。不能說柳永生不逢時,比起同時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柳永沒有捲入朋黨權爭的政治旋渦;比起後來的李清照、辛棄疾,他沒有家破國亡的憂患。用現代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這是不幸中的大幸,要不,在中國古代的詞壇上,可能會少了一位填詞大家。

關於柳永,課本中也只學過他的《雨霖鈴》和《望海潮》,而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雨霖鈴》。秋天來了,登高望遠,颯颯秋風,落木蕭蕭,柳永覺得京城不屬於自己,自己再怎樣的努力,在仕途上也始終沒有結果,他甚至懷疑起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於是他選擇離開京城這個讓他傷心的地方。我的紅顏,我的知己啊, 斟一杯清酒,與你對酌,讓我們含淚道別。

於季節深處,靜靜望,默默想。單循一首相思曲,淺醉自己展開的記憶,悲泣的歌聲中,瀰漫著一首《雨霖鈴》千古唱響。有時候我也有這種體會,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所以我曾幻想,如果我生在北宋,遇到柳永,便是知音!

景無人便無姿色,人有情天涯若何?多情之人自古存在,沒有一個人能像柳永那樣,把離別思緒寫的如此傳神!誠然,柳詞有它大俗的一面,羈旅行役、閨情幽怨、煙花巷陌,要不就不會受到當時市民的歡迎。可是,柳詞也有它大雅的一面,情景兼容、清勁奇麗、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否則就不可能受到歷代文人的推崇。而那首《望海潮》就大氣氤氳,以致在130年後,金國君主完顏亮就是因為看到了柳永寫杭州的這一闕詞,神往於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投鞭渡江之志。」「人間天堂」享譽中外。雖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但足以見這首詞的影響之大。

受皇帝冷落,遭文人排斥。柳永本以為憑自己的才華,參加科舉考試應該輕而易舉,沒想到一發榜卻名落孫山。

這時他寫了一首詞《鶴衝天》,抒發自己落榜後的滿腹牢騷。「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本來是柳永科舉失意後的恃才負氣,沒想到這首詞傳播四方,讓仁宗皇帝看到了。

後來柳永再參加科舉考試,本來已經考中,誰知宋仁宗一看中榜名單中有柳永的名字,就把他把他的名字給劃掉了,並且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還在他的試卷上批了四個字:「且去填詞。」

原來仁宗皇帝對柳永上次科舉失意後寫了《鶴衝天》來發牢騷,一直耿耿於懷,這次一看柳永又來參加考試,便借柳永自己詞中的句子來嘲諷他,於是柳永流連花街巷尾,喝的 酩酊大醉,還戲謔地稱自己是「奉旨填詞柳三變」。柳永盡情放浪多年,身心俱傷,最後死在名妓趙香香家,當時歌妓們都很喜歡跟柳永酬唱:「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柳永死後,眾妓都為他戴孝守喪。出殯之時,東京滿城的歌妓都來了,半城縞素,一片哀聲。這也成就了「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話。

其實,不管是李清照的委婉纏綿也好,柳永的清新鐫刻也罷,他們都應證了「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於是只能寫進詞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每次拜讀他們的詞,總讓我心生共鳴,他們炳炳烺烺的文字,或許不可以讓我夢回大宋,卻讓我在楊柳岸,曉風殘月中徘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