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哥盤點應城早點

七哥盤點應城早點

談不上盤點,題目是酒鍋整的,隨便聊聊,大家再補充。

前幾年娃還小,周末總是帶娃到處耍,第一項就是全城找好吃的早點。有幾個不起眼的早點,至今印象深刻,有些也不知現在還在不在。

1、新河小籠包。在往特校去的那個小巷子里。這家的小籠包個小、皮薄、餡兒大,剛出籠時熱氣騰騰,能燙得你嘴巴只「呵呵」,蘸上酸辣的醋醬,一口一個,一次吃兩籠沒問題。旁邊又有正宗的豆腐腦和豆漿賣,和小籠包是絕配。物美價廉,食客很多。

2、勸業饅頭。其實不在勸業市場內,在勸業東頭,就業培訓中心附近,專門賣發麵饅頭的。不像外地人做的美顏饅頭那樣又白又泡,這家完全是本土做法,吃起來就是小時候家裡做的饅頭味道,一層一層揪著吃,特別勁道有韌勁。這家店每天限量供應,供不應求,夏天的時候,早上八點過後一般買不著。問過老闆,生意這麼好為什麼不多做點,老闆說:賺幾多為多?做多了不累?對,當時他就是這麼說的。這家現在還在。我娃他娘是這家饅頭店的鐵粉。

3、杉樹路月半粑。杉樹路巷子裡面,曾有一對老夫妻,每天在碳爐子上架著火鉗或者鐵絲網,烤月半粑賣。也賣生的,有人買回家去在鍋里用油炕著吃,但老夫妻始終是用烤的,食客不是很多,大約整個應城只此一家吧,來這裡吃的都是固定粉絲。後來,老夫妻之中有一個去世了,另一個就沒有再做這個生意了。令人唏噓!

4、歐景包面。北方人叫餛飩。包面主要吃一個 「鮮」和「軟」,特別適合老人、小孩,以及想吃葷鮮但消化不好的人。歐景花園芙蓉超市門口,有一個大媽,用一輛三輪車支起全部家當,一邊包一邊下一邊賣,手腳麻利,原料非常新鮮,包好的包面再配以蝦皮、紫菜湯,滴上幾滴小麻油,皮軟湯濃餡兒鮮,格外比別處好吃些。有時會聽到一些老人說:我住得哈遠,特地趕來吃你這家的。

5、各路豬油餅子。這個就要分類說了,很多家都好吃,各家有各家的粉絲群。若是特別推崇哪一家,只怕別家的粉絲會群起而攻之。分頭說幾家:新河大橋那家,豬油厚,起酥脆,體形肥厚,口味極重,這家粉絲很多,還經常外賣到廣州等地。光明市場兄弟鍋盔,較薄,口味稍淡,蔥香濃郁。法院巷子,鞋板餅,條形,口味較清淡,有嚼勁(這個不是豬油餅子啦)。鑽石星辰門口,夫妻攤,普通款外酥內軟,豪華版薄脆焦香。肖灣一家,大蔥生豬油餡兒的,大蔥特別的香,大愛這家,可惜現在修路,不知搬哪兒去了。

6、工農路砂子饃。說實話不是特別喜歡吃砂子饃,聽說長江的砂子饃有名,還特地開車到長江去吃過,也不是很喜歡,就一個字:大。四塊一個,能把你吃撐。但是有一次,在工農路,一個中年婦女的攤位上吃到的砂子饃,立馬驚艷。不油膩,不柴,不幹,不難撕咬(這個詞兒會不會太恐怖),薄、脆、焦、香。吃完只想說:太!好!吃!了!給我再來一個。

當然,還有規劃局後面的羊肉湯、稀飯和蒸餃,新河的牛雜、牛腳板面,海山西門的多福路熱乾麵是後起之秀。還有黃灘街上的青椒回鍋肉(他這個是用來過早下酒的,或者配著麵條吃的,一小碟七八塊錢的樣子),都是深藏功與名、但絕對經典的早點小吃。至於革革、航運、張記之類的,你們都知道啦,不用說了。還有楊河的韭菜水汽包子、油條餅子,絕對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味道,有空再敘了。

對了,最後突然很想給王橋路大藥房旁邊的拉麵館做個宣傳。少數民族兄弟開的,牛肉炒刀削麵超級好吃,不貴,才12塊一份,分量超足。還有羊肉餃子和牛肉餃子,都不貴,12塊或者13塊一碗,一碗能有20多個。為什麼推薦這家呢?該店老闆娘的記憶力和人品超贊。偶爾有一次在她家過早嗎,把東西落下了。事後我根本不記得掉在她家,到處找不著,以為徹底丟了。大約過了兩星期,偶然再次去他家過早,老闆娘一眼認出我來,說我某天在她家吃拉麵落下了東西,她收著呢,然後還給我了。我想我這樣沒特點的人,關鍵是第二次衣服也跟第一次去不一樣,她居然能從紛紛攘攘的食客中能記下來,還記了兩個星期,這記憶力算不算得上是早點界的最強大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應城微訊 的精彩文章:

清平樂?梅花三拍
鏡中,是一條回憶的不歸路
書海琴音之二 痛楚難以避免,磨難可以選擇

TAG:應城微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