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全球經濟:逐步重回強勁軌道

2018全球經濟:逐步重回強勁軌道

07

01-2018

編者按:

近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在紐約總部發布了《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18, WESP)。報告著眼於2017年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對2018年世界經濟的發展前景作出了基本判斷,從全球宏觀經濟發展前景、可持續發展目標、不確定性和風險以及政策挑戰與發展四個方面,對全球宏觀經濟的基本走勢和2018年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原文:《2018全球經濟:逐步重回強勁軌道》

熊一舟/編譯

世界經濟正在逐步走強

過去十年,全球經歷了一系列影響廣泛的經濟危機和負面衝擊,先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繼而是2010-2012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2014-2016年的全球商品價格調整。隨著這些危機及其持續影響的消退,世界經濟正逐步走強,為消除阻礙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長期問題提供了更廣闊的政策調整空間。

預計2017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可達3%,與2016年的2.4%相比,經濟提速十分顯著,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最高的一年。許多國家的勞動力市場指標持續改善,與2016年相比,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國家在2017年實現了較強的經濟增長。從全球範圍來看,2018年和2019年有望繼續保持3%的經濟增速。東亞和南亞仍將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和增長速度最快的區域,2017年東亞和南亞區域GDP增長為6.0%,高於世界其他區域。中國2017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6.8%,在強勁內需和寬鬆的宏觀政策帶動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穩定。不過,由於中國正處於平衡經濟發展的過程,其經濟增速將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微調至6.5%和6.3%。

當前,全球總產值增長加速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幾個發達國家的強勁增長,美國2017年的經濟增長預計達到2.2%,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預計將穩定在2.1%。與2016年的1.5%相比,這一增速表明經濟獲得了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通過加大工商業投資實現的。歐洲經濟活動也十分強勁,2018年的GDP增長預計將達到2.1%,居民消費的增加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2017年日本的經濟增速超出人們的預期,達到1.7%,日本政府持續的宏觀政策刺激和內需的快速增長推動、實現了這一強勁的增長。阿根廷、巴西、奈及利亞和俄聯邦國家從經濟衰退中逐漸恢復,為2016-2017年全球經濟的增長貢獻了約三分之一。

但是,近期的經濟增長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的分布並不均衡,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仍沒有實現經濟的健康增長。許多商品出口國的經濟前景仍充滿挑戰,這意味著那些過度依賴某些自然資源的國家仍易受到經濟繁榮與蕭條的交替循環的影響。此外,全球經濟的長期潛力仍然處在全球金融危機後投資不足和生產力增長水平低的不良影響之下。

破解阻礙可持續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不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前景尚不明朗。近期許多國家的經濟遇到困難,2016年四個主要發展中區域的平均收入均有所下降。從2017年至2019年,預計中非、南部非洲、西非、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人均GDP將進一步降低或出現極緩慢的增長,這些地區總共有2.75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這表明,解決一些阻礙可持續發展的長期性和結構性問題,並確保實現消除貧困和為所有人創造體面的就業機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到2030年,非洲總人口中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極端貧困之中。

近期,只有極個別最不發達國家有望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至少7%」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在更多最不發達國家進行更高水平的投資,通過協同使用國內與國際、公共與私人資源,最不發達國家能夠獲得更多必要的金融資源。然而,眾多最不發達國家的快速發展受到了體制缺陷和基礎設施不足的阻礙,更容易受到與氣候和自然災害相關的事件的影響,同時也面臨安全與政治不確定性的諸多挑戰。必須消除這些障礙,確保有限的資金能夠有效運用於生產性投資之中。在過去二十年間,減貧目標主要在亞洲大規模經濟體獲得了進展,如中國。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亞洲人口已經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15億下降到了目前的約3億。基於模型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這一數字還將減半,到時,亞洲所有人口中僅有3%生活在極端貧困中。

經濟增長的提速也帶來了環境成本的提高。與氣候相關的衝擊事件發生頻率日益增加,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恢復能力和減緩環境惡化的速度已成為當務之急。儘管在2013-2016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水平保持不變,但國內生產總值的高速增長很有可能將導致更高的排放水平。國際船運和航空運輸的碳排放並未處在《巴黎協定》的監管之下,而在過去25年間,這兩個行業的碳排放增長速度要大於公路運輸。儘管船運業和航空運輸業已經採取了措施控制空氣污染水平,但尚不清楚目前的政策是否足以減少排放,滿足《巴黎協定》制定的目標的排放水平要求。

全球在向可持續能源過渡方面正在逐步取得成效,可再生能源占近期所有裝機容量的一半以上,但僅佔全球發電量的約11%。中國仍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資者,2017年,澳大利亞、中國、德國、墨西哥、英國和美國對大型風電項目進行了投資。當前,許多國家,尤其是非洲的眾多國家,仍面臨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因此通過制定明智的政策和進行充分的投資來推動對環境友好的可持續增長仍有巨大的潛力。

世界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儘管自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面臨的許多重大問題已逐步消除,但世界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政策不確定性的陰雲持續籠罩全球貿易、發展援助、移民和氣候目標的前景,並有可能延緩全球投資和生產力在更廣泛領域的復甦。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將強化單邊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政策趨勢,全球流動性的增強和借貸成本的降低導致全球債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一旦發生全球流動性收緊或資本突然撤出的情況,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特別是那些擁有更開放市場的經濟體——就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在對全球化日益增長的不滿中,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將對全球貿易前景帶來嚴重威脅,還有可能對全球增長造成不利影響。全球金融危機過後,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貿易限制性措施的使用都有所增加。由於貿易、投資與生產性增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因此這一趨勢將阻礙全球經濟更強勁、更具可持續性的復甦。

目前,全球一些主要貿易關係的調整引發了人們對貿易壁壘和爭端升級的憂慮。英國決定脫離歐盟,美國決定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重新談判,並要求重新評估美國參與的其他貿易協定的條款。如果這些舉動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性措施,其不利影響將被放大。由於貿易、投資和生產力增長之間存在互補關係,限制性的貿易環境將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各國應採取相應政策促進雙邊貿易合作,從雙邊貿易中獲取最大利益。

世界數個地區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與氣候相關的災害事件頻發,將使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從全球範圍來看,朝核危機的升級與中東局勢的緊張,特別是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緊張局勢,值得特別關注。2017年,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嚴重升級。儘管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仍較低,但對緊張局勢的擔憂對全球投資者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更大範圍的金融波動。這一風險對東亞地區經濟影響尤其嚴重。在世界上的許多其他地方,暴力衝突或政治不穩定阻止了朝著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

更廣闊的政策調整空間有待被打開

由於存在許多風險和不確定性,目前經濟環境中的首要問題是調整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周期,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解決商品價格錯位導致的負面衝擊等問題。調整政策,解決這些挑戰,實現發展目標收益的最大化,能夠進一步刺激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可持續的中期經濟增長目標。當前對教育、擴大醫保範圍、應對氣候變化、改善體制缺陷和促進金融與數字包容性的投資將有助於推動短期內經濟的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增加。此外,這些投資還將推動實現社會和環境目標,提升可持續增長的長期潛力。決策者應當抓住當前宏觀經濟的有利形勢,著力聚焦幾個具體領域的工作:

首先,在那些嚴重依賴一些基本商品的國家,實現經濟多樣化的需求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近期商品價格的調整造成的重大經濟成本就證實了這一點。其次,努力消除不平等對於確保均衡和可持續發展是極為關鍵的。這就要求有關經濟體在短期政策制定方面注重提高最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在長期政策方面注重解決機會不均等的問題。如對兒童早教進行投資,擴大醫保和受教育範圍,以及對鄉村道路和電力設施進行投資。第三個關鍵領域是調整全球金融結構,使之符合《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這就需要為可持續金融構建一個新的框架,逐步從當前的聚焦短期收益轉向長期價值創造的目標,並承擔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宏觀審慎政策、貨幣、金融和外匯政策能夠推動實現這些目標,促進金融穩定性並遏制金融風險的升級。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590期第1版,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