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十大民主法治事件:民法總則實施 審議監察法草案

2017年十大民主法治事件:民法總則實施 審議監察法草案

來源:正義網

2017年,是中國民主法治進程中可圈可點的一年。這一年,民法總則、國歌法等審議通過,為滿足民眾建設美麗中國、維護社會秩序基本需求提供有力保障,為維護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提供法律武器;這一年,人大機關通過執法審查、備案審查等手段,發揮了更強有力的監督作用;這一年,從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的頂層設計,到地方立法聽證的廣受關注……我們可以自豪地宣稱,中國法治建設步入了新時代。

1 民法總則審議通過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於2017年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總則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下一步將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2018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後,爭取於2020年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併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

2 監察法草案兩次提請審議

2017年1月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把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相關立法作為常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確保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為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制提供法治保障。2017年11月4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

監察法立法也提上議程。2017年6月2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首次審議監察法草案。2017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次審議了這部法律草案。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經表決,決定將監察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3 國歌法審議通過

2017年9月1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國歌法。該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歌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開幕、閉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會議和地方各級委員會會議的開幕、閉幕等場合,應當奏唱國歌。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重,不得有不尊重國歌的行為。為體現國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國歌法規定,國歌不得用於或者變相用於商標、商業廣告,不得在私人喪事活動等不適宜的場合使用,不得作為公共場所的背景音樂等。在法律責任方面,國歌法規定,在公共場合,故意篡改國歌歌詞、曲譜,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的,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爭議較大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

2017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發布兩個重要工作規範——《關於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調整論證諮詢的工作規範》《關於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的工作規範》。

重大利益調整論證諮詢是指按照規定的程序,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有關國家機關代表、軍事機關和軍人軍屬代表、人民團體代表、專家學者、基層工作者等,對立法中涉及的重大權利義務關係、利益利害關係的設定、變動等調整問題,進行專題論證和諮詢的活動。

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是指由利益利害關係方以外的機構,運用科學、系統、規範的評估方法,對有較大爭議的重要立法事項進行專項研究和綜合評估,並提交評估報告,為立法決策提供參考的活動。

5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最高規格」執法檢查

為了通過執法檢查推動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和法律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此前專門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其中,張德江委員長擔任組長,陳昌智、沈躍躍、張平、艾力更·依明巴海副委員長和環資委主任委員陸浩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相關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共48人組成。

2017年6月至8月,執法檢查組分為5個小組,由張德江委員長和四位副委員長帶隊,分別赴陝西、湖南、山西、天津、浙江、廣西、江蘇、福建、上海、吉林等10個省(區、市)開展執法檢查工作,檢查組深入到33個地市(區),共召開22次座談會,聽取了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彙報,實地查看了112個單位和項目。

6 全國人大常委會力促備案審查

2017年5月,來自全國二十多所大學的108位知識產權研究生聯名致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指出部分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規定了著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制度。這些地方立法大多規定地方「著名商標」採取「批量申報、批量審批、批量公布」的認定模式和「一案認定,全面保護;一次認定,多年有效」的保護模式,不符合現行商標法的立法本意和國際慣例。建議對有關著名商標的地方立法進行審查。

收到審查建議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依照立法法和相關規定,啟動了對著名商標地方立法的備案審查工作。最終,法工委認為,由政府對著名商標進行認定和特殊保護,存在著利用政府公信力為企業背書、對市場主體有選擇地給予支持、扭曲市場公平競爭關係等問題,在操作過程中帶來了一些弊端。

7 地方預算聯網監督有了時間表

2017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地方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三年的階段性目標:

2017年,全國省級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等工作機構與財政部門間實現預算決算等基本信息傳輸查詢。同時,啟動系統的預警、分析和服務功能的開發研究工作。2018年,進一步推動完善系統的查詢、預警、分析、服務等基本功能;逐步實現與政府收入征管、社保、國資和審計等部門的聯網;開展上下級人大之間縱向信息傳輸應用工作;以省為單位,推動所屬地市級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並投入使用。2019年,基本實現地市級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建設和使用全覆蓋,進一步擴大橫向聯網的範圍;引導和鼓勵有條件的縣級人大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工作;繼續加強系統功能開發,有效發揮系統作用。

8 勞動法專家上書審查地方立法

2017年5月,4位勞動法專家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法規備案審查室寄送了一份審查建議,認為廣東等省的地方立法中有關「超生即辭退」的相關規定違反法律規定。為糾正和防止地方立法隨意突破法律規定,建議對地方立法中增設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法定情形的規定予以審查。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認為,地方立法應當積極主動適應黨中央關於計劃生育改革發展的政策精神,用法治思維探索新形勢下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按照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要求,對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規中與改革方向和政策精神不相符的有關規定及時進行調整。2017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分別向廣東、雲南、江西、海南、福建省人大發函,建議根據本省實際情況對地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有關企業對其超生職工給予開除或者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規定適時作出修改。

9 全國人大代表跟進監督反電信詐騙

全國人大代表、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偉才在2017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工信部儘快通知三大運營商,對顯示為政府部門辦公號碼的境外來電全部實施攔截。有28位全國人大代表在建議上附議簽名。

2017年6月,工信部曾就建議辦理情況聽取陳偉才的意見,稱建議很好,需要三大運營商配合,但協調難度很大,政府部門辦公號碼眾多,需投入不少資金擴容數據對比庫,難以實施,希望得到陳偉才的理解。

陳偉才對建議答覆直言「不滿意」。2017年9月初,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應工信部邀請,相約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調研座談。隨後,工信部形成了有時限、可操作、便於監督的工作措施,並再次答覆「推動相關攔截系統的升級改造,將我國公檢法辦公號碼等高風險號碼加入對比庫,對境外來電號碼一致的,在年底前全部予以攔截;在2018年3月前,研究解決不顯示號碼等措施」。

10 廣州停車場新規網上聽證點擊量超1500萬次

2017年8月1日至8月4日,為期四天的《廣州市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網上立法聽證會在騰訊大粵網上舉行。本次聽證會將陳述人辯論環節在大粵網上全程直播,市民群眾可以通過電腦端和手機移動端收看辯論的整個過程。

由於《規定》涉及市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如何解決廣州市停車難、停車貴和停車亂等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本次立法聽證會吸引了眾多網友的參與。

截至2017年8月4日下午5時,立法聽證會曝光量3.69億,點擊量多達1508萬次,總投票數7.3萬次,網友共發表評論1454條,網友對聽證事項、法規草案和聽證方式等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在線觀看現場辯論的網友近16萬次,網友評論119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至縣人民檢察院 的精彩文章:

TAG:周至縣人民檢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