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美大學之旅之復旦大學

最美大學之旅之復旦大學

盛夏的申城上海依然有著迷人的姿態,在六月這個充溢著考試和畢業氣氛的季節,我們迎來了一周的幹警綜合素質能力培訓班學習,學習地點在復旦大學。

這是我第三次來滬。第一次是在十年前,那時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因為時間緊張,大上海的整體面貌都未看清就匆匆告別了。第二次是2010年,那一年上海世博會正如火如荼的舉辦,我有幸和所在的國土局的全體同事一起前往上海世博會共襄盛舉。但前兩次的上海之行均未有機會去上海的高校逛逛,這次終於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好好體驗一番滬上高校之旅。

第一站當然也是我們本次培訓學習之地復旦大學,並且培訓地點就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也就是老校區。

2017年6月4日,從商丘乘高鐵抵達上海虹橋車站,學校早已安排大巴在車站等候。全體幹警乘坐大巴前往位於上海明星路的莫泰酒店入住。第二天一早乘車前往復旦大學,在校門口甫一停車,好多人紛紛掏出手機和校門來個親密合影。

我也來一張大門的照片

對於這所創建於1905年的百年高校,我早有耳聞。在中國的高校裡面,一直存在著北有清華北大,南有復旦交大之說,復旦在中國高校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自從讀大學後,我就有一種游遍全國有名的大學的想法,然而囿於種種現實原因,到現在也不過去了十幾所,這次復旦的學習之行自然讓我倍加珍惜。

復旦校徽

對於復旦的校名我曾經並不清楚來歷,後來查資料才對復旦的前世今生有了比較客觀的認識。復旦大學是中國知名教育家馬相伯於1905年創建,最初的名字是復旦公學,這也是清末由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校名中的「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了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復旦大學的校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一進復旦大學校門,迎面就是毛澤東雕像,這不僅僅是一處風景的存在,更是記錄了當年那個紅色時代。

毛的前面是擺好的階梯鋼架,準備給我們全體幹警合影用的。很多人都對此有異議,這樣的背景的確不好看,為什麼不在大門口合影呢?答案是校方不允許。的確有點欺負人,畢竟我們交了好幾十萬元的培訓費,連個合影都不讓。最後培訓方洗出來發給我們每個人的照片是經過PS的,後面毛的雕塑已經換成了校門,這也算是一種折中的做法吧,起碼讓其他人看到我們的照片知道我們這是在復旦大學學習過。

這張照片中漏出兩個頭的建築就是復旦的地標光華樓。作為復旦跨入新世紀標誌的復旦百年第一樓——光華樓建於2002年,被列為上海市重大工程,是堪稱國際一流的教學綜合樓。光華樓高142米,被譽為「中國高校第一樓」,地上30層,地下2層。光華樓的取名也頗為講究,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的校名典出:「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下面兩張光華樓的照片,一張是我從南面廣場正面拍攝,另一張是從復旦的東門處拍攝,都不失恢弘大氣。

下面介紹復旦幾處美麗的景點。

相輝堂

圖片來源於網路

相輝堂是復旦校園內最具歷史意義的建築,是復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相輝堂名字來源於馬相伯和李登輝(此李登輝可不是台灣那個臭名昭著的台獨分子哦)兩位先生的名字。馬相伯是復旦大學的創始人,李登輝是復旦的重要建設者,相輝堂是對他倆永恆的紀念,相輝堂見證了復旦近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可惜我們培訓時相輝堂正在修復,不讓靠近,我只好遠遠的照了一張。

日晷

很多著名的大學裡都能看到日晷的身影,我在清華大學裡看到過,在北京大學裡看到過,在天津大學裡看到過,在上海交大里也看到過。復旦的日晷在恆隆物理樓和科學樓之間的草坪上,是1995年由校友捐贈。

復旦詩魂

復旦校史館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曦園、燕園

復旦大學老校門

老校門位於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燕園西側,1921年,立飛檐翹角牌坊式校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拆除。2004年為紀念建校一百周年在原址重建,供觀瞻和紀念。老校門是復旦歷史的見證,校門牌匾上的「敬業樂群」是復旦精神的象徵。

特別喜歡這種復古風格的校門,比起那些鋼筋水泥堆建起來的豪華校門有內涵多了,包括現在復旦的那個校門我都 不太喜歡,所以最後我把我們的經過PS的合影照片重新PS了一遍,明顯的多了幾分文化內涵。

當然,本次去復旦的初衷就是為了培訓,學習還是不能少的,最後用幾張學習的照片結束這段最美大學之旅。

上海高校林立,校園風景也各有區別,你心目中最美滬上高校是哪一個呢?歡迎投票選出你最喜歡的滬上高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