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輔奇計破象陣,一戰讓安南由藩屬國變屬地

張輔奇計破象陣,一戰讓安南由藩屬國變屬地

越南,古稱安南、交趾,漢唐時期一直是中國的屬地,此後即便獨立建國,也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然而就在元末明初,中原王朝混亂之際,伺機騷擾我國西南邊境。當時明朝剛建立,無力興兵,只是口頭約束當時的安南國王。

張輔

明成祖朱棣取得政權後,安南國王上表祝賀。這時明朝君臣才知道安南國內發生了變故,原來的陳姓國王因為後繼無人,外戚黎季犛(lí)便以外甥的身份,被越南群臣推戴為新國王。

兩年之後,一個名叫陳天平的安南人,千里迢迢來到京師(今南京),他自稱是陳姓國王之孫,向朱棣泣訴黎季犛如何搶奪王位,殺害陳姓後人。

朱棣也不輕信陳天平的一面之詞,只是靜觀其變。就在當年年底,安南使臣來京朝賀時,朱棣派陳天平與安南使臣相見,這些使臣一見陳天平,頓時大驚失色,躬身跪拜。朱棣這才明白陳天平確實是陳氏後人。

朱棣很是憤怒,斥責黎季犛:「弒子篡位,僭號改元,暴虐國人,攻奪鄰境,此天地鬼神所不容。」當即派人到安南問罪。

黎季犛表面謙恭,表示認罪,願意迎回陳天平,把王位讓給他,其實包藏禍心。就在明朝使者護送陳天平回安南之際,半路派人截殺陳天平。

消息傳到京師,朱棣震怒,讓張輔領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安南。

這張輔是明朝開國名將張玉的兒子,史書上記載他驍勇善戰,頗有謀略,當時領兵征討安南時年僅31歲。

這次張輔率兵征討安南,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安南地勢複雜,民風民俗和人心向背究竟如何,張輔心裡沒底。何況歷史上討伐安南之役,大多以失敗告終,這給軍心帶來不小影響。

為了鼓舞士氣,爭取安南百姓的支持,張輔發布了征討安南檄文,列出了黎季犛父子的二十大罪狀,直指黎氏篡位、攻伐、欺詐等行為,酣暢淋漓,極有感染力。他將檄文刻在木板上,放在河中順流而下,讓安南的百姓了解黎氏罪行,以爭取民心。同時,他還曉諭百姓,明軍此次征討是弔民伐罪,趕走黎氏,「選求陳氏子孫,復其爵位」,以滿足百姓期盼。

象軍

張輔自廣西進入安南境內,另一路沐晟自雲南進擊。此時,安南百姓早已厭惡黎氏,戰爭尚未開始,安南軍心已亂。明軍則士氣高漲,長驅直入,安南軍隊節節敗退,一直退到多邦城固守。

多邦就是今越南諒山,地勢險要,防守嚴密,是安南重鎮,人稱「下諒山而越王降」。安南軍隊更是深挖壕溝,構築防線。張輔仔細查看地形之後,說:「此城一拔,勢如破竹,大丈夫報國立功,就在今日。」他帶領士兵,趁夜攻城。

安南軍隊祭出他們的殺手鐧——象軍。一頭象有幾噸重,一旦奔跑起來,其力量不可小覷。這些戰象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由馴獸師驅使。它們才不管朱棣是誰,明朝有多麼強大,只知道聽從馴獸師的命令。

明軍哪見過這種陣勢,來不及撤退,就被踩死踩傷好多人。

張輔為破象陣,冥思苦想,終於想出計策。他命令弓箭手組成兩個方隊:一隊專門用弓箭射殺馴獸師。馴獸師一死,象群就亂了陣腳;另外一隊專門射大象的鼻子。大象的鼻子一受傷,就變得煩躁不安,不願前攻。

一時間,箭矢鋪天蓋地,如飛蝗一般射向象群。

隨著一個個馴獸師倒下,一頭頭大象的鼻子被射傷,茫然失措的大象朝著歸路狂奔,將安南軍隊沖得七零八落。明軍乘機攻殺,一舉攻克多邦城。

明成祖時期明朝疆域圖

多邦一下,其他各州縣紛紛投降。張輔一路緊追黎氏父子,最終將其活捉,押送京師斬首。

張輔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即攻克安南全境,「得府州四十八,戶三百三十萬」,堪稱奇蹟。消息傳到京師,舉國歡騰。

朱棣命人訪求陳氏後人無果,便設立交趾布政司,從此安南歸入了中國版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人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