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拒絕做小白鼠,拒絕使用這些退熱葯,包括安乃近

拒絕做小白鼠,拒絕使用這些退熱葯,包括安乃近

較真要點:

1、 阿司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安乃近、非那西汀這些退熱葯,有的早就應該被淘汰,有的即使要用也不是作為首選,還有比他更好的藥物替代。

2、 目前,美國FDA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用於兒童退熱的藥物僅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查證者:謝望時 | 藥理學碩士,知貝兒科藥師

歐茜 |兒科醫生,知貝兒科創始人

(更多用藥問題求較真?關注微信公號「全民較真」,點擊底部菜單「查一查」,靠譜知識等你來刷)

前幾天,朋友圈被刷屏了,媽媽們熱議,原來一種國外淘汰近40年的退熱葯「安乃近注射液」,現在竟然還有人在給我們的孩子使用。然而爸爸媽媽恐怕不知道的是:現實中,應該淘汰卻仍在使用的藥物,不只安乃近這一個「典型」。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退熱葯家族」圖譜就發現,除了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其他退熱葯早已「陣亡」。這些葯被淘汰,並不是因為效果不好,而是因為副作用大,其中不少藥物的危害程度較於安乃近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為什麼這些退燒藥在國外被淘汰了?

在不斷的循證醫學證據出來後,副作用大的葯便逐漸被療效更好,更安全的藥物替代。曾經廣泛用於退熱的阿司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安乃近、非那西汀就是這樣被淘汰的。

1、 阿司匹林與瑞氏綜合症

從整個藥物史來講,阿司匹林算得上一個百年好葯。在發現其具有鎮痛、退熱、抗炎作用後,又發現它具有防止血小板凝集,預防心腦血管的重要作用。

但在鎮痛和退熱方面,隨著後起之秀布洛芬的出現,阿司匹林被PK了下去。

由於在作用機制上缺乏選擇性,阿司匹林能引起嚴重的消化道潰瘍、胃出血及耳鳴。如果將其用於治療或預防青少年兒童的流感樣癥狀或病毒性疾病,還會增加罹患瑞氏綜合症的風險。

瑞氏綜合症是一種見於兒童的非常兇險的疾病,能造成腦、肝臟等多器官功能損害,救治難度大,死亡率很高。

正因如此,美國兒科學會、美國疾控中心、美國公共衛生署和美國FDA均建議:對於不滿19歲的病人,不應使用阿司匹林及含阿司匹林的藥物來退熱。

2、 尼美舒利與肝損害

同老大哥阿司匹林一樣,尼美舒利也以類似的機制,發揮著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這個葯1997年在中國上市,起初批准的是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術後創傷疼痛、慢性關節炎等的治療,也沒有強調適用的患者年齡。

到了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接到全國各地關於尼美舒利不良反應的檢測報告。由於嚴重的肝毒性,CFDA於是發文強制要求藥品生產企業,在說明書【兒童用藥】下強調:禁止12歲以下兒童適用。而且將尼美舒利降為抗炎鎮痛的二線用藥,只能在至少一種其他非甾體抗炎葯失敗的情況下適用。

可是現實中,依然有醫生無視藥品說明,給兒童使用尼美舒利。

我還看到下面這樣的微博。由於缺乏對尼美舒利肝損害的認識,對於成人患者的普通的發熱也將其視為常用藥,不得不讓人哀嘆,這樣的處方是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

3、 氨基比林與粒細胞缺乏症

輕微止痛藥在19世紀就已經產生。1883年赫希斯特的「安替比林」開了先河,後來,由於能導致噁心、肝中毒、粒細胞缺乏等問題,安替比林終被淘汰。粒細胞如此重要,是因為作為人體內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它肩負著預防感染的作用。

粒細胞是保護人體免受致病菌侵害的重要保障。如果粒細胞帶來的保護作用被人為地擊垮,那患者就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這時一點點小病菌就可能給人帶來大傷害,甚至可以引起嚴重感染而導致患者死亡。

於是,1938年,美國決定把氨基比林從合法藥品目錄中取消,現行的美國藥典、歐洲藥典、日本藥局方JP16已經找不到這個葯。丹麥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完全禁止該葯。2013年印度也開始禁售安乃近。但中國還沒有完全禁止,市售藥品仍然能找到它的身影。

4、 安乃近與粒細胞缺乏症

從退熱葯「全家福」可以看到,安乃近是在氨基比林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理論上講這種進階式開發的藥品,一般藥效會增強,不良反應也降低不少。但安乃近依然具有不低的導致粒細胞缺乏的副作用(1.1%),差不多每百人就會出現一個。進階藥品安乃近,還不夠好。

1977年,美國FDA基於用藥安全的考慮,撤掉了安乃近全部劑型,日本、澳大利亞、伊朗等幾個歐盟成員國紛紛效仿。

而我們,依然沒有完全禁止這個葯,安乃近的片劑、滴劑、及注射劑還在使用。

5、 非那西汀與腎損害和癌症

1887年發明的非那西汀,當時主要作為止痛藥使用。那時瑞士鐘錶企業的女工們天天盯著精微的鐘錶難免受頭痛折磨,所以她們每天幾乎像消費食物那樣消費非那西汀,結果多數人出現各種健康問題。隨著醫生半個多世紀的觀察,發現長期服用非那西汀可損害腎臟,甚至誘發癌症,其他可能的不良反應包括紫紺反應及溶血性貧血。

最終,1986年,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將非那西汀納入了禁藥目錄。但在中國依然能隨手買到這個葯。比如你去上網搜索「去痛片」這種藥物,就會發現它含有非那西汀和氨基比林兩種可能帶來巨大風險的藥物。僅僅為了控制疼痛而去選擇這種自帶雙重炸彈的藥物,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縱觀退熱葯的研究史,既是一部光輝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優勝劣汰的血淚史。現代醫學製藥學界不斷努力,淘汰舊藥和研發更安全和效果更好的新葯,就是在運用科學技術手段,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醫療水平。

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官網查詢,以氨基比林為例,其成分被製成各種劑型,包括與其他藥物的製成的復方製劑,有多達141個批號,全部都是國產退熱葯。而其中,部分藥品將由兒童患者買單,如果真的需要選擇的話,我期望大家從此拒絕使用此類葯!

二、還有哪些「退熱陷阱」需要警惕?

看到這裡,我們發現,要識別這類「應該被淘汰的葯」不難,記住它們的名字,仔細看說明書就行。可是,還有一些退熱陷阱,不易分辨,讓人防不勝防。

1、「退燒針」

孩子感冒發燒,打針會好得快?很多時候,有些家長認為「退燒針」是退燒最高效的武器。不得不說,輸液帶來的治療安慰確實比口服或不用要帶來的安慰大一些,但其中也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就成分來講,在國內,「退燒針」的有效成分可能是安乃近+氨基比林+地塞米松;也有可能是喜炎平+尼美舒利+利巴韋林+地塞米松;也有可能是這幾個葯的隨機組合。

發熱本是機體對於外來侵害的一種防禦反饋,退熱葯的作用主要是緩解癥狀、減輕不適。如果僅僅是為了退熱,就下「最猛的葯」,即容易掩蓋病情,還容易加大藥物不良反應,對寶寶健康不利。

2、含西藥的中成藥

許多中成藥的藥效學和毒理學評價是寫著尚不明確,對此我們只能進行無聲的抗議。然而還有一些中成藥比較特別,居然是添加西藥的。這類葯的安全隱患在於,當患者同時服用某西藥和含某西藥成分的中成藥時,容易重複用藥。輕則過量、重則有中毒的危險。

這其中以維C銀翹片、小兒感冒顆粒、小兒解感顆粒等感冒藥為代表。西藥這種單一成分藥品尚且有不良反應,中成藥這種混合成分你就更得留心了。

三、哪些是安全有效的退熱葯?

拒絕使用不安全的退熱葯,那該用什麼葯呢?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美國FDA以及醫學界一致認可的,用於兒童退熱的安全有效的藥物便是: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兩者都相對安全。其中,對乙醯氨基酚,商品名叫「泰諾林」,可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布洛芬商品名叫「美林」,可用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具體用法用量需根據寶寶的體重等情況科學使用。家長如有不清楚的,請諮詢兒科醫生和藥劑師。

參考文獻

1. Thomas Y.K, et, al. Aminopyrine-induced Blood Dyscrasias still a Problem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1996(5):215-219.

2. K. Brune, B. Renneer, G. Tiegs. Acetaminophen/paracetamol : A history of errors, Failures and false decis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ain. 2015; 19(7):953-65.

3. Gayle M. Halford, Marie Lordkipanidze, and Steve P. Watson.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discovery of ibuprofen: An interview with Dr Stewart Adams. Platelets. 2012; 23(6): 415-422.

4. K. D. Rainsford. Fifty years since the discovery of ibuprofen. Inflammnopharmacology. 2011(19): 293-297.

5.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Nimesulide Adverse Reactions reported to the CNF. WHO ADR Newsletter 1999; 2:6.6.http://www.medindia.net/news/Unsafe-Drugs-Banned-79989-1.htm

7. Schr?r K. Aspirin and Reye syndrom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Paediatr Drugs. 2007;9(3):195-204.

8. Janice E. Sullivan, et, al. Clinical report- 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 Amere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1(127): 580-587.

9. FDA: Phenacetin、Metamizole Sodium Tablets、Aminopyrine、Nimesulide

(關注微信公號「全民較真」,點擊底部菜單「查一查」,搜索你想知道的關鍵詞,靠譜知識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較真 的精彩文章:

TAG: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