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倒計時3天!劇透近40家機器人行業領袖將在高工年會上說啥?

倒計時3天!劇透近40家機器人行業領袖將在高工年會上說啥?

??

今日推薦

歲末年初,來一場行業的江湖聚首,早已成為機器人業內共同的堅守和默契。

2017年,機器人行業無論在整體裝機量和產值規模上創造了新的記錄,年出貨量超千台的企業今年又有了新突破,國產化、外資本地化趨勢已然明朗;另一方面,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誰如能在中國搶到最大的蛋糕,就是全球的機器人之王。

2018年,以高工年會的名義,兩天大會將從零部件到本體生產,從3C市場、新能源市場應用到國產化使命展開開放而嚴謹的探討,共論市場變幻、共處產業發展、共享戰略抉擇、共擔歷史使命!

1

開啟智能製造新時代

1月11日上午,在埃斯頓冠名的「智能製造新時代 機器人新機會」開幕式大會上,高工產研董事長張小飛博士、中國工程院譚建榮院士、蘇州大學孫立寧教授、美的集團機器人產業項目總經理甄少強、康佳集團製造工藝部總經理鄧伯禾、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機器人技術中心總經理卓越、埃斯頓自動化集團營銷總經理諸春華將共探機器人新機會。

張小飛:2017年機器人產業和企業存在政策與產業、資本運作、供需矛盾、應用領域、國產與進口、人才緊缺、產品與技術、智能製造、產業鏈價值、戰略與戰術這十大問題。國產廠商格局尚未確定,未來三年為行業的「卡位戰」,年銷量率先突破萬台的廠商,才更有機會分享行業紅利。

譚建榮: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主要是階段性、過程、技術三個方面存在不同。但是核心都是智能製造,即以機器人應用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機器人自動化的典型應用與實施案例包括複雜裝備數字樣機與製造布局模擬技術、齒輪堆焊成形自動化生產線設計與集成和工業機器人作業虛擬示教系統開發等。

孫立寧:高性能和智能化是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方向,機器人應用將無所不在。面向軟體結構新材料的應用、面向多機合作的共享、轉移學習等關鍵技術將是未來機器人的前沿技術。

卓越:數字化工廠是西門子數字化變革的產品組合,技術正在驅動工業變革,改變了產品的面市方式、實現過程和創新方式。製造商必須適應潮流並將業務轉換成數字化工廠,運用統一的數據平台實現流程工業變革,壓縮生命周期創新。

諸春華:作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產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的增速尤其突出,中國機器人大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國家的產業政策正逐漸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國內自身的成長和市場優選,逐漸開始往優秀、高端的機器人方向發展。

2

核心技術升級推動機器人換代

1月11日下午,在三菱冠名的「核心技術升級推動機器人換代」專場中,三菱電機大中國區半導體事業部總經理四個所大亮與應用技術經理馬先奎、鎂伽機器人CPO張琰、TDK集團愛普科斯大中華區產品市場部總監徐暉與市場部經理韋延芳、艾利特董事長曹宇男、固高科技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劉越、斯瑞恩機電設備總經理侯松川將共商核心零部件領域的技術突破。

馬先奎:DIPIPM越來越小是因為通過採用最新的IGBT技術降低損耗,提高性能的同時縮小矽片面積;絕緣層材料從樹脂注塑改為環氧樹脂墊片,使得在保持需要的絕緣性能下,使散熱設計更簡單。

曹宇男:七自由度輕型協作機器人不是傳統工業機器人的補充,也不是一個特體,它是下一代機器人,是集成視覺感知、力感知、自主避障、自主路徑規劃、自主能耗評估、AR交互、APP示教、更加安全的機器人。

3

鋰電與新能源汽車、3C智能製造升級

1月11日下午,在勃肯特冠名的「鋰電和新能源汽車製造智能升級」專場中,比亞迪17事業部潘世翼、德梅柯技術總監丁裕冬、欣旺達自動化總經理張建華、吉陽自動化董事長陽如坤、眾為興總經理張芮菊和研發總監楊基鵬、馳眾總經理助理熊輝、佳順智能董事長李特將探尋新能源行業爆發性增長態勢下,自動化到智能化的空間。

1月12日上午,在勃肯特冠名的「3C製造智能化的困難與機會」專場中,富士康集團系統開發處長張作為、康佳集團製造工藝部總經理鄧伯禾、勃肯特機器人總經理王岳超和張曉、中源智人董事長黃道權、斯坦德合伙人王茂林、泰達機器人常務副總吳震東、同川科技總經理沈曉龍、遠榮智能總經理黃海榮、麥荷機器人副總裁王岸、速美達銷售總監曾雅傑、優傲機器人總經理蘇璧凱將共論3C製造智能化的機會。

張曉:機器人由計算機統一控制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自動執行工作,完成3C製造的快速循壞搬運、檢測裝配、精密零部件裝配以及細小螺絲鎖緊等作業。工業機器人柔性調整以應對3C終端產品的頻繁的更新換代,而無需更換設備,也不用對產業工人進行技術培訓。

王茂林:AGV的價值是為機器人製造商賦能——提供核心技術模塊與開發支持;為系統集成商賦能——提供標準移動機器人底盤與整機;為終端優秀客戶賦能——實施機器人集群調度系統,讓生產管理信息高效有序流通部署移動機器人作業,可靠執行調度指令,將管理信息準確映射為生產作業。

沈曉龍:協作機器人本體安全性高、輕便、安裝調試簡便;雲技術讓機器人變得更加智慧;視覺智能化且統一於控制系統;抓手的設計支持拖動示教。基於以上優勢利用協作機器人能夠快速實現自動化生產。

王岸:為降低企業獲得成本,RBM模塊(集成關節軸 承、減速機、伺服電機)+低成本薄型大中孔高精度絕對值編碼器+超小型大功率伺服驅動器=氣、電、信內置式關節模塊,可自由組合成2-7關節機械臂。

李特:只有擁有核心優勢、專業的技術、標準化的系統、精湛的製造能力、人性化的服務才是持續獲得未來商機的唯一出路!

曾雅傑:手機結構件工藝實踐中需要考慮多個問題,包括「怎樣消除操作人員的無價值動作」、「怎麼保證CNC加工的重複定位精度」、「怎樣實現高危工站的無人化」、「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瘦身」、「如何保證品質一致性」等。

楊基鵬:3C行業成為SCARA應用的首個紅海市場,要想在趨同的競爭中突圍,就要以「快」贏得商機,SCARA的「快」可以重新定義市場邊界。

4

打造國產化的生態系統

1月12日下午,在綠的諧波冠名的「打造國產化的生態系統」閉幕式大會上,綠的諧波總經理左晶致辭之後,庫柏特總裁閆琳、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梅卡曼德CE0邵天蘭、大族機器人總經理王光能、勃肯特機器人董事長王岳超、新松機器人廣州中心總經理李鐵成將共商打造國產化生態系統的路徑。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羅煥塔還將進行機器人行業研究數據發布。

邵天蘭:新場景決定了新指標。以前機器人的關鍵指標是定位精度、軌跡精度、速度、負載、運動範圍、防護等級、過載能力,如今則更看中機器人的智能程度、易用性、柔性。

王光能:機器人企業的使命在於再次解放勞苦大眾,協作機器人以其安全、易操作、易部署、輕便、省電、便宜等特性擁有更大的機會,新一代機器人將達到百萬台量級。

王岳超:工業4.0將給製造業帶來顛覆式的變革,自動化將從生產線拓展到全價值鏈,實現生產、供應鏈、人力資源的自動配置。

5

國產機器人使命必達

1月12日下午,在艾吉威冠名的「國產機器人使命必達」閉幕式上,艾吉威項目總監周汝壯、華數機器人總經理楊海濱、埃夫特董事長許禮進和副總經理曾輝、拓斯達董事長吳豐禮、新時達總裁蔡亮將探討如何共擔歷史使命。

周汝壯:與關節工業機器人,外資品牌佔據大半江山不同的是,AGV的國內市場,90%是國產品牌。國內AGV機器人高性價比優勢以及為客戶提供的個性化服務也是國產廠商取勝市場的關鍵因素。

楊海濱:要想產品開發快速適應市場,需要準確提取需求、超越客戶預期、提前預測市場。打磨解決方案解決客戶困惑則要前期積累,做好技術儲備;解決企業痛點;機器人方面幫助客戶看遠3-5年。

吳豐禮:構建智能製造綜合生態圈主要有三大原因,包括產品和行業交集造成無邊界惡性競爭;市場需求更多合作,共同致力服務客戶;未來競爭是生態圈的競爭,而非單一產品競爭。

附:年會總日程表

想了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同川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機器人 的精彩文章:

TAG:高工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