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事隨筆三:初識紫砂-碧波心經(下)

茶事隨筆三:初識紫砂-碧波心經(下)

其實,

就算好用,

有禪意,

也改變不了這把「碧波心經」不具備「收藏價值」的事實。

所以,

為了避免個人的喜好誤導了準備跳坑的新茶友,

分享一下我如今挑壺的標準,

僅供參考。

既然分享,

還需要相對專業點,

同樣避免那些自評的大師挑剔,

盡量通俗易懂,

實戰一點。

「泥」,

那些黑心無良的「化工壺」不加評論和分析,

單說可以被稱為紫砂的泥料。

「不積跬步,無以至江河」,

泥的選擇,

在制壺的最開始階段,

就註定了壺的優劣,

又因為泥的顏色、光澤,

甚至於壺的器型也在選泥的過程中被敲定了。

至於泥料的分類,

這裡就不贅述了,

待有可能,

下文分解。

通俗點,

好泥上手,

有種類似豆沙的感覺

細而不膩,

如果粘手,

可棄之。

至於泥料的吸水性、透氣性,

則是每個商家會和你極力展示宣傳的,

只要不關乎價格,

商家的說法基本是正確的。

這種演示遠比描述的直觀真切,

故不造次。

最後要提醒的是,

壺的泥料選擇也應注意準備泡製的茶種,

例如段泥泡紅湯,

是很容易弄花,弄髒的。

「形」,

形的需求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人各有愛、不能強求。

只需提醒的是,

有些形制需要注意泥料的顏色搭配,

至少我個人覺得一把「紫泥」的「供春壺」有點怪怪的。

我抄襲整理的比較經典的器型就有60多種,

而在經典器型基礎上演化出的器型又不勝枚舉。

個人認為,

紫砂壺的器型選擇,

一定要深究其形狀的由來,

才能領略其形制的魅力。

所以我在眾多壺形中有兩種選擇方式:

其一,單純喜愛這把壺的由來,

類似「鷓鴣提梁壺」這種太過悲切的,

除非很貴很值錢,

又有人免費贈送,

不然我很難為之買單。

其二、某位大師擅長或成名的器型,

也就是「流派」的說法,

類似顧景舟大師的「石瓢」,

只是舉例說明,

本人是不可能有顧景舟大師的石瓢壺的,

應該說連顧景舟大師做的泥蛋蛋都不曾有過。

最後提醒的就是,

對於那些苛求喝茶口感的人來說,

壺的器型,

壺身的容積,

開口的大小,

會對茶的味道有影響的。

比如開口小適合能悶泡的茶,

開口大就不適合。

反正我個人寧可相信出水的快慢,

也不苛求此條,

料想是功力不到吧。

至於壺的器型分類,

我本身就是抄襲整理的,

如果有時間、有心態、有……

以後再說吧。

「工」,

點、線、面是很多壺的基本元素,

「三點一線」、「黃金比例」、「三足鼎立」,

這些要求都是一把好壺的標準。

同樣商家在出售紫砂壺的時候,

會極盡能力的解說,

只要不關乎價格,

多數可信,

不再贅述。

我個人對純手工壺略微包容,

在一些基本因素合乎一把好壺的標準上,

配重合適,好用,

出水流暢即可。

至於常被玩家提及的,

「如工筆繪畫一般,

起筆落筆,轉彎曲折,抑揚頓挫,

都清清楚楚」

我這個毫無藝術氛圍熏陶的工科生,

是無法領略和理解的。

「款」,

很好理解,

就是這把壺他爹是誰。

我個人是很迷信一把壺作者的。

雖然我只是個「只進不出」的窮逼玩家,

但其價格的攀升,

也是眼光的答卷,

裝逼的憑證,

高出場率的保障。

剛剛提到的「流派」,

也是底款的最好說明。

在群星滿天的制壺手工藝人中,

殺將出來的,取得名號的大師,

可以萬人追捧,

無所謂是否有炒作或推手,

他的造詣是一定要肯定的。

其實各個行業大師級的人物,

通常都會有個非常優秀的通病,

就是帶有自己屬性印章的產品,

其用料、工藝、甚至銷售渠道,

都會嚴格的把關。

所以,

一個「正經」的大師款,

可以幫助愛好者減免了很多辨別工作。

我是很迷信大師的,

從不談論或辨識其作品是不是本人親力親為,

只要有著極具其個人屬性的「正經」款即可。

我是很迷信大師的,

哪怕是正兒八經徒弟的作品,

沿用師傅的名號,

或獨樹款識,

只要還沒背叛師門,

只要師傅還認可其身份,

我一樣充滿信任的,

當然價格上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喜歡收藏紫砂壺和瓷器的茶友都知道,

在這個圈裡,

「徒弟」和「學生」是有著嚴格意義上區別的,

在繼承手藝或名號上,

是「非常大」和「等於零」的天壤之別。

所以,

只要有著其大師屬性的「正經」底款,

在我眼中,

無論是誰的手作,

都是大師監管並認可的,

我都是很買賬的。

(上邊的話也並非絕對,

這一點上放在如今,

那些「大師」身上完全不能適用,

自從爆出「丁山醜聞」後,

一大群偽大師的折戟,

導致了紫砂市場的極度混亂,

所以針對「大師」這個概念還是要嚴格定義的。)

當然,

成名已久的大師,

其作品是難覓蹤影的,

價格當然也是不菲的,

無論是新茶友或老茶蟲,

都難以收藏。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查找新興的「大師」,

或者正處在發育期的「大師」是恰當的做法。

當然這就需要做足功課,

了解多了再出手總是沒錯的。

需要提醒的是,

目前國家對紫砂壺作者的評級還是有證可查的,

雖然「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已經很多了,

仍然有很多假大師充斥其中。

更有些直接借用成名已久的大師印章,

以假貨冒充。

紫砂壺這一行,

我奉行的是只會買得貴,

不會撿到漏。

所以,

超低價入手高品的事情,

只能意淫,

切勿當真。

如祥述紫砂壺,

恐要單獨出書立傳的,

以上對與錯,

正與偏,

粗於細,

其實無關緊要,

願認同者持茗同飲;

願鄙夷者各享其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