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清代 趙之謙 為季聞行楷冊

周末閑暇,於網友「中國書法博客」中,忽搜得趙之謙信札一幀,喜不自勝。遂轉發於此,聊以數言,言胸中之喜悅。

吾於晚近法書中,尤喜晚清碑學名家,而於晚清諸碑學名家中,獨喜趙之謙。趙氏能化北碑之硬朗古拙為柔美靈動,將北碑筆意寫意化和誇張化,進一步推動了北碑的藝術化進程,別有一番情趣。能將北碑寫得柔美靈動而又不失其內在的風骨,實為難得。有人說趙之謙之書軟媚過之,剛性不足。其實不然。我認為這恰恰是趙之謙的創造力之所在!趙之謙是以柔克剛,外柔內剛,看似用筆斜側軟媚,實則內蘊鋼筋鐵骨之力!

遺憾的是,趙之謙壽命並不長。若之謙能再長壽一些,我以為,其書將更臻於化境。

清代碑學臻於極致,尤其晚清民國之際,碑學盛極一時。習碑者尤能於北碑、隋碑、唐碑中融於一爐,然此中能臻於極妙者夥矣。以余見,趙之謙乃其中之一。趙之謙尤於北碑最擅,然其能化漢隸之法於北碑之中,獨出機杼。今人所見趙之謙大多魏碑及行書中,均以北碑兼融漢隸筆法為主。此楷書冊卻另闢蹊徑,於趙氏一貫風格既有相承,又有區隔。此作以唐楷唐碑為宗,略參魏碑筆意,又融入漢隸筆法,然部分筆畫亦有東坡意,尤其捺畫長處,寫得飄逸瀟洒,既古拙奇崛又淋漓恣肆,筆墨華茲,妙趣橫生。未可多得。


附:作品欣賞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魏碑七言聯,紙本,立軸,128×30厘米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贈鶴年篆隸二體團扇。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行書八言聯軸,紙本,均縱145公分,橫38公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篆書龔儀部詩七言聯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 篆書鐃歌

釋文:上之回所中溢夏將至行將北以承曰泉宮寒暑德游石關望諸國月支臣匈奴服令從百官疾驅馳千秋萬歲樂無極 上陵何美美下津風以寒問客何從來言從水中央桂樹爲君船青絲爲君笮木蘭爲君棹黃金錯其間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芝爲車龍爲馬覽遨遊四海外曰露 初二年芝生銅池中仙人下來飲延壽千萬歲 遠如期益如壽處天左側大樂萬與天無極雅樂陳佳哉紛單于自歸動如驚心虞心大佳萬人還來謁者引卿殿陳累世未嘗聞之曾壽萬歲亦誠哉漢鐃歌三章 同治甲子六月爲遂生書篆法非以此爲正宗惟此種可悟四體書合處宜默會之無悶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篆書鐃歌冊,縱32.5cm,橫36.8cm。此冊篆書錄《鐃歌》「上之回」、「上陵」、「遠如期」三章,計12開,74行,行3字。末識:「同治甲子六月為遂生書,篆法非以此為正宗,惟此種可悟四體書合處,宜默會之。無悶。」下鈐「之謙印信」印。無藏印,未見著錄。 據自題知此冊書於同治三年(1864年),時趙之謙35歲,當是其早年書風初成時期的作品。另從題語分析,此冊應是其為習書弟子所書範本,與《許氏說文敘》冊屬同一性質作品。此冊用漢篆法,又有隸書筆法融匯其中,起筆處多方雋,復具魏碑書法特色,由此可見趙氏書法融鑄古今、各體雜揉、終為己用的獨特書法面貌。結字略長,中鋒用筆,沉實厚重,精氣內斂,是趙之謙篆書代表作之一。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趙之謙楷書冊以及篆書賞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