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度驕傲人物——牛天明

2017年度驕傲人物——牛天明

牛天明,原名牛祥太,筆名曠代,聽聖閣主人,實力派書法家山水畫家,1975年生,甘肅省甘谷縣人,大專文化,自小受家庭傳統文化易經玄學,風水堪輿的熏陶,酷愛書畫和雕塑藝術。多年來臨池苦練,對褚遂良《倪寬贊》,歐陽詢《九成宮》,趙孟頫《膽巴碑》,《張黑女墓誌》《靈飛經》碑帖精心練習,刻苦鑽研,自成一體,深受歡迎。

現為中書協會員,甘肅省書協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蘭亭書畫院院士,中國最具印象力品牌書法家美術家形象大使高級書法家,作品深受全國愛好者收藏,併入編《全國中青年書法作品集》《甘肅當代書畫藝家典庫第四卷》《甘肅省百名書畫藝術家作品集》小楷長卷《道德經》入編《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家傳世名典》《金剛經》《孫子兵法》《孝經》等長卷作品深受藏家的青睞。被評為資深書法家和山水畫家。

其作品在省內外書法展覽獲優秀獎和佳作獎,文藝傑出貢獻獎。

2003年小楷入展「桔子杯」湖南舉辦獲三等獎。

2012年榮獲「全省民間優秀藝術家」。

2014年獲「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名人五百佳」和「中華傑出藝術家」。

2015年作品受中國藝術書畫研究院院長李西峰之邀參加中日韓書畫交流入選,授予「國際文藝傑出貢獻人物」作品被海外喬胞收藏。

2016小楷作品入選紀念孔子誕辰2567年中國國際書畫藝術大展優秀獎,全國十六屆「廬山杯」書畫大賽獲銀獎,首屆「偉人頌.永遠的懷念」全國書畫大賽獲銀獎,並授予「中國紅色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7年作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被上海華珍閣藝術館永久收藏。

中書協會員牛天明先生書寫的《臨懷素論書貼》獲得首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特等獎;

行草《李白一贈汪倫》獲首屆中俄名人名家書畫展一等獎;

草書《杜甫詩卷》獲首屆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金獎;

草書《王維詩》獲紀念王羲之誕辰1700周年「書聖杯」全國書法大展金獎;

草書手卷《前後赤壁賦》獲西泠印社首屆中國書法大展銀獎;

草書《沁園春.雪》獲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中華文化精粹博覽書法佳作獎;

國畫《太白醉酒圖》獲中國美協新世紀全國畫大展優秀獎;

國畫《北國長城》獲建黨90周年全國美術聯展優秀作品獎等等。

所書《道德經》《金剛經》《孫子兵法》《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

作品分別獲得過金獎、銀獎、特等獎、優秀獎、佳作獎。百餘幅優秀藝術作品被歷史博物館、美術館、民族文化宮和國外藝術機構收藏。其書畫作品被有關部門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並授予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臨帖講座》雜誌社部門主任。

《菊賦》

聽聖閣主人 曠代

夫梅蘭竹菊者,花中四君子也。梅之暗香疏影,蘭之雅室清風,竹之凌雲高致,菊之冷月稱雄。均超然於物外,恪守於寸衷。尤以菊經三冬之岑寂,遠百花之紛爭;就三徑之蕭疏,得五柳之嬌寵。凌霜而發,孑然獨行。其執著一念,傲然不群者,實有別才也!

若夫驚蟄初降,南雁甫歸,青芽未發,枝頭早豐。回欄之北,楊柳吐絮;曲岸之東,桃李爭榮。迎春玉蘭或黃或白,海棠薔薇為紫為紅。自仲春至孟秋,國色未斷,紅榴萬重。芙蓉映日,丹桂香濃。唯伊牆角籬下,寂然蔥蘢。

待西風漸緊,萬木蕭岑;百花肅殺,孤影不群。此其得山川之靈秀,吸日月之精華,韜光養晦,蓄勢待發,百鍊成鋼之至也。至於不欺弱勢,不畏強鄰,或阡陌爛漫,或廟堂繽紛。或牆角葳蕤,或曠野嘯吟。燦然而香泛者,菊之秉性也!況雅號之多,氣韻之美,如繁星浮雲。有名貴妃醉酒,有號紅袍加身;更有曉霜赤壁,或稱佛手觀音。亭亭玉立之姿,幻若仙子;雍容嬌媚之態,驚若麗人。纖塵不蒙,皎皎其身。霜前傲立,高標一門。西山楓林紅葉,不足比美;河下蘆荻花白,難與爭芬。冷雨凄凄,殘秋猶自色艷;寒雲冉冉,芳香亦然醉人。

至若影搖庭戶,彩透窗紗。五光十色,燦若朝霞。重陽登高有日,親朋相聚,菊前邀月;繁英裊娜以始,垂光可睹,香飄萬家。逸士歌浩然之氣,時人賞淡泊之葩。麗質佳姿,冰心有寄;芳聲送暢,靈表可嘉。

嗚呼!物行於輪迴之內,榮枯有時;人生於天地之間,沉浮幾度。南窗寄傲,慕雅士之高風;秋水縈懷,緣蝶夢而同駐。歷三世繁華,知清飈之可待;爭一瞬秋陽,喜燦然而綻怒。

然則,醉東籬以自賞,扶雲箋以寄慨。思造化之嘉惠,發秋興之靈犀。凡傲幽之風,澹逸之致,鑒乎仁者智者之間者,豈不謂君子者乎?噫,信哉斯言!

作品欣賞:

無題

牛天明 曠代

痴心最是不相忘,

滄海月明珠淚長。

今夜重吟蝴蝶賦,

隔空一曲入蒼涼。

賦得無憀當歲杪,有夢到天涯

牛天明 曠代

歲杪初驚夢裡身,無憀長恨漏聲頻。

彩箋欲寄無情客,清魄難留有意人。

錯把相思分兩地,忍將別緒化千塵。

何當綠染江南岸,還借東風四十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