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近王國維,「獨上高樓」亦有煙火

走近王國維,「獨上高樓」亦有煙火

原標題:王國維「:獨上高樓」亦有煙火

如果要列舉出20世紀中國學術界最有成就、最具影響力的大師,王國維是當之無愧的人選之一。雖然只有短短50年的人生,但他的各種成就足以令他成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顆巨星。2017年12月30日,「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羅王之交」「平生交遊」「清園執教」「靜安不朽」四個板塊,按照作品內容和風格分類展示了王國維和故交好友的日記、書法、手札、書信,以及與王國維相關的檔案、王國維遺書的石印本等共118件。

「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海報

王國維(1877—1927),浙江海寧人,近現代史上公認的學術大師,1925年至1927年曾擔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導師。他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後又研究上古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敦煌學和邊疆學等,對諸多學術領域的開創均有貢獻。其一生著書60餘種,曾編訂出版《靜安文集》《觀堂集林》,逝世後另有《遺書》《全集》《書信集》等出版。

王國維自幼便在博學多才的父親王乃譽指導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在書畫鑒賞和詩詞古文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1898年,22歲的王國維來到上海,進入上海時務報館任書記,同時入羅振玉創辦的東文學社學習,從此,二人開始了近30年的密切交往,此後的人生便一直交織在一起。「羅王之交」單元即展示了王乃譽的日記和書法作品,王國維與羅振玉往來書札,王國維、羅振玉題跋金石拓本等。

王國維書贈朱自清詩軸

儘管王國維有著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並給人以「老實得像一根火腿」(魯迅先生評語)般的木訥和迂闊,但是因其過人的才華、開創性的治學方法和了不起的學術創見,而獲得國內外學術同行的廣泛尊重。「平生交遊」主要反映了王國維的交遊圈,不僅有王國維的書法作品,也有其故交好友如梁啟超、沈曾植、姚茫父、伯希和、鈴木虎雄、內藤虎次郎等人的書法作品,從中不難想見王國維在當時的學術影響與學術地位。

1925年2月,王國維受清華學校研究院之聘,擔任國學門導師。直至其去世,王國維人生最後的時光均工作、生活於清華園。其間,他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一道,書寫了中國教育史上一段無法複製的傳奇。「清園執教」單元展件主要是與王國維相關的國學研究院檔案,以儘可能還原其當時在清華的生活軌跡。在王國維去世前,國學研究院有兩屆畢業生,很多都是後來的學術名家,本單元也選取了部分國學研究院畢業生手跡。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一種十分清醒的狀態下自沉於頤和園昆明湖,舉世震驚。其死因撲朔迷離,至今仍是學界一段未決的懸案。「靜安不朽」單元包括王國維遺書的石印本、訃告原件、陳寅恪所擬輓聯等一批珍貴文物,較大程度上還原了王國維去世後的治喪情形與哀榮。

如何真實而全面地展現這樣一位舉世公認的學術大師,並讓觀眾能夠從展覽中收穫更多知識?展覽開幕當天,記者採訪了展覽的總策劃,中國文聯副主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請他介紹了展覽的基本概況。

大家說

展覽總策劃,中國文聯副主席、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長馮遠

《美術文化周刊》:請您介紹一下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此次展覽的初衷?

馮遠:王國維先生與清華大學有著不解的緣分。1925年至1927年,王國維先生任清華國學院導師,在清華園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3年。時間雖短,卻為清華大學留下了寶貴的學術遺產和精神財富,為一代又一代的清華學人所懷念。他去世後,清華校內豎立的王國維先生紀念碑,是無數後人景仰的地方;陳寅恪先生為其撰寫的碑文中所作「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之評價,也成為照耀後世學者的箴言。2017年適逢王國維先生誕辰140周年、逝世90周年,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清華國學研究院、檔案館、圖書館等單位,共同主辦了此次「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以志對這位學術大師的緬懷之情。「獨上高樓」取自王國維先生「三重境界說」之第一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不僅可喻其令後人望其項背的學問之大成就,亦可喻其孤傲的個性和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

《美術文化周刊》:人們對王國維先生的了解一般側重於學術成就,展覽通過什麼來體現他在藝術方面的特色呢?

馮遠:王國維是一位修養非常全面的學術大師,此次展出的手札、書信、書法等作品即是他個人學養、治學精神和人生理念的綜合體現,也折射出這位學術大師的藝術境界。這些展件都是有形的東西,而思想是無形的,這種有形恰恰印證了他多年來的學術高度和研究成果,包括他的「三重境界說」。所以,把無形的思想以提綱挈領的方式,通過他的這些書信、手札等有形的物品展示出來,是希望能夠儘可能豐富地展示一個學者的心路歷程、治學過程和歷史存疑。王國維先生留下的資料非常豐富,他的這些書信、手札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民國學者五彩斑斕、博大精深的學術世界。而民國學界不少名頭響亮的人物如胡適、梁漱溟等寫給他的求教信,也顯示出時人對他深厚學養的尊重與認可。同時,這些書信也揭示了民國時期的名人們在自己主攻方向以外所掌握的諸多學術方法、了解的宏富掌故與史實等大量信息,令人稱奇。當然,王國維的手札也有很多是寫給家人的,他的關注點包括孩子的工作、生活,孫女的病情,以及對物價和時局的憂慮等,處處顯示出其細緻、耐心的特性,這些碎片化的生活場景在信札中娓娓道來,向我們展示了王國維日常生活中的情懷與情趣,塑造了一個立體的王國維。

《美術文化周刊》:「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是一個頗具學術含量的藝術展覽,觀眾如何在展覽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馮遠:毫無疑問,對這樣一個選題本身,觀眾看展之前應該做一些功課,對展覽有一個基本了解,如此才能結合實物更加豐富對王國維的認識。這也是當下觀看各類學術展覽的基本方法。對年輕觀眾來說,王國維無疑是遙遠的,這既有對文言文表述的不熟悉,也有對他們所探討的文史問題的不了解。因此,與純粹的美術展覽不同,觀眾在觀看這一展覽時不能泛泛地、走馬觀花式的只看作品,而應該將他的書信、手札等綜合來看,如此才能對王國維、對他所處的時代,以及與他相交往的這樣一批大師的學術成就有整體認識。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其他通識類博物館最大的不同,是要體現清華大學的學術研究成果,這一研究成果必定結合了王國維先生這樣一類歷史人物的從教、治學和主張等,這就決定了它不是一般性的觀賞型展覽,而是具有更多的學術價值和研究特色。未來,清華藝博館將舉辦近現代學術大師的系列展覽,這也是其職能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化報 的精彩文章:

「泛娛樂+創新」,遊戲產業大發展賦新動能

TAG:中國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