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天真變成一種自覺時,可能已經異質了

當天真變成一種自覺時,可能已經異質了

文 / 因花微笑

1

張藝謀拍出《紅高粱》,陳凱歌拍出《霸王別姬》的時代,電影從業人員還叫做文藝工作者,電影屬於藝術範疇,拍電影有文以載道的意味。宣傳還叫宣傳,不叫炒作;那個圈子,也不叫娛樂圈。

時移世易,短短卅載光陰,衡量的標準已經天翻地覆。

從看過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後,除了看他的文字訪談,再未看過其電影作品,直至這次的《妖貓傳》,因為事涉大唐,所以決定一看。

看過之後,能夠感受到陳導認真工作的態度,力求美輪美奐;《妖貓傳》非爛片。但,最大的困惑是:導演到底要表達什麼?

2

影片依據的是四卷本的日本妖怪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作者是夢枕貘。

夢枕貘,原名米山峰夫,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東海大學文學系日本文學專業畢業

這本小說始寫於1987年12月,至2004年6月止,連載歷時17年。

主人公空海,是日本歷史上確有其人的一代高僧——1200多年過去了,日本現在還有人相信他是入定而非圓寂——在唐德宗到順宗年代,即公元780-805年間,來大唐求取無上密法,回國後創立真言宗。

空海入唐圖

夢枕貘是極度自戀之人,在小說後記的開篇與結尾,反覆嚷嚷自己的小說是「傑作!絕對的傑作!……真的不是誰都能完成的傑作哦。」

這套小說,很多部分一個字就佔一行,比如哈哈哈,就分別佔了三行。

作者對盛唐確乎推崇,卻心情矛盾,一方面嚮往盛唐;一方面竭力描寫空海徹天徹地的聰明睿智,書中出現的唐朝傑出人士,柳宗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惠果,僧俗人等皆對空海推崇備至,一見空海,人生從此與眾不同,充滿大光明;甚至白居易的《長恨歌》,都是在空海啟發下完成的。

白居易畫像

作者意淫,逗自己開心呢。尤其對楊貴妃馬嵬坡後命運的臆想,根本就是廁所文學的水準,純粹是作者個人的惡趣味。我的個人之見。

耗時17年完成一件事情,情不自禁的喜悅由衷,這種心情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就其作品的品相,如果這種書都能稱為傑作,那麼傑作一詞,可能是專門用來諷刺的。

所以,很奇怪,陳凱歌如果想講述自己心目中的大唐盛世,或者是借極樂之宴傳遞凡因緣和合生成者皆無常的理念,為什麼會選取這樣一個底本?自降格調,先天的格局就小了。

3

電影開篇就是唐皇室請空海入宮驅魔,這是原小說作者都沒敢賦予空海的待遇。

那時的日本是蠻荒之地,沒有文化,所以要到大唐留學。中唐時期,李白、白居易的詩歌,尚未傳至日本;後來李白詩歌傳過去,是日本貴族子弟必讀之書。當時,連日本這個名字都還沒有,就叫倭國。

原著小說中的日本人自報家門時,一律自稱倭國人。後來隨著唐詩、佛經傳入,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化人,嫌棄倭國是自我矮化,方始編了個日出之國的由頭,改名叫日本。

空海在長安,除了於青龍寺求得無上密,還把茶道帶回日本推廣。

所以,這個開篇註定了影片視角的混亂。雖然陳導在訪談中強調過:「我們是一個中國電影,我們需要以中國人的視角構建整個故事,把白居易變成我們影片的第一男主角,通過一個詩人的眼光解析幾十年前發生的疑案,我覺得非常有趣。」

電影里,白居易的年齡大約32歲,行事卻像一個中二少年,氣場上被空海全程壓制住。

出現在極樂之宴的李白,嗜酒耍賴,全無氣質。古往今來,能喝酒的人不計其數,唯只有李白「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太白與樂天,可是我們的「詩仙」與「詩魔」啊,他們的詩歌,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影片定位玄宗是「宇宙之王,天真赤子」,以當時唐朝在世界的地位,宇宙之王並非虛言;但天真赤子,怎麼可能?陳凱歌認為唐玄宗因為天真,所以不信安祿山要反。拜託!這是天真嗎?是太平王位坐久後的昏聵!

權力場中血拚出來的人,天真早在入場前就已經棄絕了,其後再重拾標榜赤子天真,愚弄追隨者而已。

玄宗如果是天真赤子,馬嵬坡的他與貴妃,可能就是不一樣的命運結局了。人真是非常自以為是的生物,很多時候情不自禁,自己先把自己感動得涕淚交流。

玄宗28歲登基,是從陰謀詭計中殺出的血路。除了他自己雄才大略,非常重要的是,在他皇帝生涯的前半程,有識人慧眼,連用名相,君臣齊心協力,創下後人心目中登峰造極的煌煌盛唐。

時光流逝,玄宗人到中年,帝國基業,空前輝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玄宗累了,疲倦、空虛,中年危機侵襲了他。撫慰他中年危機的,恰恰是楊玉環。

這個女人,應當不僅僅是貌美,她一定還有生動的人格與性情,迥異於玄宗後宮所有佳麗的獨特人格與性情。再有就是兩人34歲的年齡差,以及楊玉環不能生育,玄宗無需擔憂嗣位變更所掀起的波瀾,此前他已經殺了三個成年皇子。

陳導讓貴妃心懷大愛,做盛唐代言人。可影片中,我們看見的,貴妃她代表的不是盛唐氣象,只不過是盛唐的奢靡氣象。歷史上,貴妃登上大唐舞台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節點,雖然這個責任並不應當由貴妃承擔。但如果沒有貴妃,她的三個堂姐就不會成為三國夫人;她的堂兄楊國忠,也不可能成為宰相。而這位憑藉裙帶關係登堂拜相的楊國忠,並無與其所處位置匹配的才幹與品德。

皇帝耽於享樂,楊國忠沒有做正事的才能,朝堂一片奢靡,將相失和,這才導致「漁陽鼙鼓動地來」。

陳凱歌說白龍是他的投射,他特別感動於白龍的少年意氣與執著,認為只有少年才能只問對錯不問功利,而「少年」就是「初心,有初心才是少年」。

天真是特別美好的特質,但是當天真變成一種自覺行諸言語時,天真恰恰可能已經異質了。初心與天真一樣,當被反覆強調時,它們一定不是原初那個東西了,每次強調,都不自覺的包含了為當下服務的修訂,最後面目全非。

4

留戀盛唐輝煌,是一種執念;動輒拿《霸王別姬》衡量陳凱歌,亦是某些人的一種執念,背後還隱含著對金棕櫚以及金棕櫚所代表的東西的執念。

陳凱歌與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中的雙子星,如果他們能夠放下別人對自己的期望,如侯孝賢般「背對觀眾,進行創作」,愛誰誰,這二位或許可以繼續創作出風格鮮明的作品。

得到的越多的人,越執,有自己的執念,甚至比常人更重的執念,這並無不妥,只是別太求全,既執,又要他人說好。放棄自己的標準,迎合外界要求,美其名曰求變,陷入另一種執念。因這一執,而雜念叢生。由此可見,做自己是多麼高難的一件事情。

人生之苦,不在於執或者不執,而在於當事者一邊執,一邊否定自己的執,不肯接受不合乎自己預期的執或者不執的過程與結果。

執就執吧!世間一切,皆人為造作。沒有人,佛從何來?而造作,也許正是人之為人的意義所在。

願意執的人,可勁兒執,不要辜負自己的執念;不願意執的人,不執就是。大家相互尊重,不嘲笑彼此的執或者不執,並坦然接受自己執或者不執的過程與結果。若如此認知,或者接近無上密了。

非非馬寫在後面:

今天頭條的文來自我們的讀者,二條也是。

昨天夜間凌晨時分讀到因花微笑這篇觀後感時,當即便有驚艷之感,儘管我並不是完全認同其所有觀點。

比如,依我看,以片中陳凱歌對玄宗的刻畫,玄宗並不代表「天真」,而是一個昏聵算計、慾念心重、嫉妒心重的自私「成年人」。

不再天真的人,卻對天真有執念和渴望,這是對現在的自己的不能接納和擰巴。玄宗是這樣的人,其實,陳凱歌自己也如是。

但就如我在頭條文末的「寫在後面」所言,這篇影評中體現出的知識面、視野、思考力、文筆,都很impressive。

所以,立刻決定要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不在於觀點上的全然認同,只要對自己有所啟發即可:)

最後,再說一次吧,非常開心,我們的公號能成為一個大家一起交流碰撞思想的平台,很多獨立、優秀,或者渴望獨立、優秀的女性都彙集在了這裡。從這些字裡行間 、從大家平素的留言里,我們都能看到很多優質的文字、思想。

作為博主,不得不說,有你們這樣優秀的讀者,真心是感到驕傲的。也歡迎更多的朋友投稿,我們一起多多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非馬 的精彩文章:

TAG:非非馬 |